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连续2年种植29个德国引进黑麦草Lolium spp.品种,以Tetragold和野生黑麦草为对照,综合评比各黑麦草品种的分蘖力、株高、植株鲜质量、抽穗期和成熟期等生长性状,筛选性状优良、在四川具有较强适应性的黑麦草品种。结果表明:Taurus、Barfort、Gemini、Fastyl 4个黑麦草品种表现出优良的综合生长性状,在四川地区适应性强,可用于引进品种推广应用研究;Licarno、Bartissimo、Alamo拔节速度快,抽穗前植株较高,Tosca、Zarastro、Remy分蘖力强,Lolita植株鲜质量产量高,Defo、Prestyl、Pomerol花期迟,生育期、供草期长,可作为选育当家品种的远缘优良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油菜抗菌核病、根肿病育种和抗病品种利用现状,采用人工接种辅以自然病圃诱发方式,连续7年对西南区(云、贵、川、渝)油菜新品种/育种材料和主栽品种进行抗病性评价。结果表明近7年共获得OM109、华油杂706R、南油1958R、川农油2251和川农油2252共5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其中,2023年获得3份高抗根肿病新品种和16份育种材料,抗根肿病育种进展最为显著。油菜菌核病抗病新品种选育尚无明显突破,抗病类型主要以低抗菌核病为主,达到43.69%,中高抗菌核病品种抗性不稳定,连续两年鉴定显示无高抗菌核病品种。主栽品种根肿病、菌核病跟踪监测发现,抗病品种应用少,无兼抗根肿病、菌核病品种。本研究结果直观解析了油菜抗病育种成效,将为油菜抗病育种及抗病品种利用、推广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3.
4.
为明确西南地区主栽油菜品种根肿病抗性,以期为合理品种布局提供依据,降低根肿病的危害和损失。结合病圃根肿病菌生理小种鉴定,在四川安县、大邑、广汉三地区,采用病圃自然发病法,对80个油菜品种进行根肿病抗性评价,并对22个品种连续3年进行抗性跟踪。结果表明:三地区病圃根肿菌为存在基因型分化的4号生理小种;供试油菜品种中无免疫根肿病品种,安县、大邑、广汉三地感病品种分别占比88.75%、83.75%、87.50%,其中55个品种在三地区均表现感病,即不适宜在根肿病菌为4号生理小种区域种植;抗性跟踪评价显示不同品种的抗性稳定性存在差异。‘浙油50’‘、油罐罐’适宜安县地区种植‘,黄金荚’‘、金油858’‘、油研9号’‘、种都油998’和‘渝黄4号’适宜大邑地区种植‘,志远油8号’适宜广汉地区种植。‘绵丰油5号’‘、德名油1号’表现抗性丧失趋势;‘丰油精’‘、高油48’抗性不稳定;‘矮架早’抗性完全丧失。 相似文献
5.
6.
核盘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属于世界性分布的植物病原真菌,可以危害油菜等多种经济作物。研究不同地域核盘菌的遗传多样性对了解核盘菌的遗传演化过程和指导病害防控具有重要意义。实验采用序列相关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标记对四川省17个不同地理来源的66株核盘菌菌株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分析。10对检测引物共获得129个位点,其中123个为多态位点,占95.35%。UPGMA聚类结果显示,在相似性系数为0.7时,66个核盘菌菌株分为5类(Ⅰ、Ⅱ、Ⅲ、Ⅳ、Ⅴ),分别包含60、2、2、1和1个菌株。在相似性系数为0.74时,第Ⅰ类又可分为3个亚类(Ⅰ-1、Ⅰ-2、Ⅰ-3),分别包含21、37和2个菌株。聚类及组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四川省各地区的核盘菌菌株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但其遗传变异与菌株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的防病促生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Bs2004菌株对生姜姜瘟、大白菜根肿病和莴苣霜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及对作物的促生作用。结果显示:Bs2004菌剂可以显著降低生姜因姜瘟导致的死亡率,并使姜苗和生姜分别增产52.5%、51.2%;对大白菜根肿病的防效达到52.3%,增产14.7%,显著优于庄伯伯和生石灰土壤处理;对莴苣的增产和霜霉病的防治效果与施药次数和施药浓度有一定关系,在莴苣生长前期和中期用药可提高对霜霉病的防治效果,防效达到69.0%,生长后期一次性高浓度用药,莴苣增产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9.
10.
氯氰菊酯对鲤鱼亚急性毒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饲养方法,研究氯氰菊酯杀虫剂对鲤鱼的亚急性毒性效应。鲤鱼幼鱼经急性毒性试验和0、0.28、0.58、1.14μg·L-1氯氰菊酯暴露35d后,测定生长指标并对鳃组织病理切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氯氰菊酯对鲤鱼幼鱼的96hLC50为12.6μg·L-1;在1.14μg·L-1浓度组,可以明显地观察到氯氰菊酯对鲤鱼生长的抑制作用,在0.58和1.14μg·L-1浓度组,可以观察到鳃组织有明显损伤。因此氯氰菊酯对鲤鱼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28~0.58μg·L-1。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