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5篇
  免费   63篇
  国内免费   99篇
林业   67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77篇
  110篇
综合类   585篇
农作物   69篇
水产渔业   18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9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44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48篇
  2016年   31篇
  2015年   56篇
  2014年   52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27篇
  2011年   87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211.
试验旨在探究孵化期单色绿光不同光照强度对鸡孵化和早期生长发育的影响。选用810个大小均匀的新浦东鸡种蛋,随机分为3组(n=270),孵化期1~18.5 d分别在黑暗、低照度(20~50 lux)和高照度(200~300 lux)的LED单色绿光(λ=525 nm)条件下孵化,每天光照24 h,各组种蛋于第18.5天转至同一台无光出雏器中,各组温度和湿度等其他孵化条件始终保持一致。检测各组受精蛋孵化率、死胚率、初生重、10周龄体重、初生雏鸡及3周龄公鸡的血清激素浓度(甲状腺素、降钙素、生长激素、褪黑激素和骨钙素等)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碱性磷酸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和钙等含量)。结果表明:各组种蛋的死胚数和死胚率差异较小;孵化的20.5 d低照度组和高照度组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黑暗组的2.3倍和5.2倍;孵化的21.5 d黑暗组的受精蛋孵化率为82.8%,低照度组和高照度组的孵化率分别比黑暗组高6.5%和1.9%;黑暗组的健雏率为98.6%,低照度组的健雏率比黑暗组低0.4%,而高照度组与黑暗组的健雏率接近;高照度组公雏初生重显著低于黑暗组(P<0.05),而低照度组与黑暗组无显著差异(P>0.05)。母雏初生重趋势与公雏基本一致,高照度组母雏初生重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其他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10周龄,各组公鸡和母鸡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1日龄公雏血液生理生化和激素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3周龄公鸡高照度组和低照度组褪黑激素含量显著高于黑暗组(P<0.05),其他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在种蛋的孵化过程中,与黑暗条件下相比,给予适宜强度的单色绿光能够促进鸡胚发育,在不影响雏鸡健康的前提下使出雏时间提前,孵化期光照对后期生长发育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12.
为提高紫花苜蓿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的损失,以无添加剂为对照,研究了添加剂:苯甲酸钠、酪蛋白酸钠、十六烷酸、糖蜜和丙酸,对紫花苜蓿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和脂肪酸的影响。青贮65 d后开窖,检测发酵品质指标和各种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对照组的pH低于4.50,乳酸含量达到54.25 g·kg-1 DM,丁酸含量低于5.00 g·kg-1 DM,弗氏评分为64.33,具有良好的发酵品质。与青贮前相比,青贮后苜蓿青贮饲料中的亚油酸(C18:2n6)和亚麻酸(C18:3n3)的含量显著增加(P<0.05)。青贮后,与对照组相比,十六烷酸和酪蛋白酸钠添加组分别不显著(P>0.05)和显著地(P<0.05)降低了乳酸含量;酪蛋白酸钠添加组增加了丁酸含量(P<0.05);二者的弗氏评分低于50.00,降低了发酵品质。与此相反,苯甲酸钠、丙酸和糖蜜添加组不同程度地增加了乳酸含量,降低了pH,减少了氨态氮和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弗氏评分分别为70.33、74.33和67.67,进一步提高了青贮发酵品质。与对照相比,苯甲酸钠和丙酸添加组不同程度地增加了C18:2n6或C18:3n3的含量,而糖蜜添加组降低了C18:2n6和C18:3n3的含量(P<0.05)。综上所述,丙酸和苯甲酸钠适宜于作为青贮添加剂生产优质紫花苜蓿青贮饲料。  相似文献   
213.
A split-plot experiment in a rice-winter wheat rotation system was performed to study theeffects of water regime and wheat straw application in rice-growing season on N2O emission from followingwheat growing season. Water regime in the rice-growing season was designed as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flooding/drainage cycle) and the permanent flooding. Wheat straw was incorporated with three rates of 0,225 and 450 g m-2 into the paddy soil for each water regime just before rice was transplanted. N2O emissionwas measured by static chamber-gas chromatograph method. Results from the varianc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the permanent flooding in rice-growing season markedly enhanced N2O emission in following wheat growingseason (P=0. 003), and that the effect of straw application on N2O emission was distinguished between twowater regimes. Under the conventional irrigation, incoporation of wheat straw reduced N2O emission in thefollowing wheat growing season, while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emission for the straw appli-cation rates of 225 and 450 g m-2.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N2 O emissions were observed among the threerates of straw application for the permanent flooding regime. In addition, the seasonal variation of N2O emis-sion was regulated by soil temperature and moisture. The daily N2O flux (Y, mgm-2 d-1) can be quantitativelydescribed by soil temperature (T, ℃ ) and moisture (W, WFPS %) as Y=A0+A1T+A2W+A3 W2 (n=23, R2≥0. 4159** )or Y=C0 +C1W+C2W2 (n=23, R2 ≥0. 4074**). Compared with the effect of soil temperature onN2O emission, soil moisture was an important factor regulating the seasonal pattern of N2O emission.  相似文献   
214.
目前内蒙古地区典型草原退化较为严重,要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可从建群种之一克氏针茅Stipa krylovii的人工辅助繁殖入手.自然状况下,克氏针茅的种子萌发率太低,为此采用多种无机化合物、不同温度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赤霉素(GA3)对克氏针茅种子处理不同时间,研究不同处理对克氏针茅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当的理化措施可提高克氏针茅种子发芽率与活力指数,其中效果最显著的处理为30%过氧化氢浸种20min,发芽率可达50%,发芽势为25%,分别比对照增长9倍,25倍;其次为300mg/L GA3浸种48h,发芽率为45.70%,发芽势为28.33%,分别比对照增长8倍,28倍.克氏针茅种子出芽率低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种皮限制.该研究结果可为规模化繁殖克氏针茅,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提高草原生产力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15.
DMSO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素质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绵阳26及绵阳95-319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二甲基亚砜(DMSO)对小麦种子发芽率及其幼苗素质的影响。结果发现:适宜浓度(0.1%-0.5%)的DMSO处理小麦种子,可以提高种子发芽率、活力指数、地上部干重、地下部干重和根系活力等。  相似文献   
216.
通过对柴达木地区气候、土壤条件和绿化树种现状的分析,提出绿化树种引种方案和引种名录,并阐述了引种栽培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17.
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施磷对土壤水库的调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休闲期覆盖配施磷肥对土壤水分运行规律、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在山西省闻喜县进行了休闲期覆盖与不覆盖条件下75 kg(P2O5)·hm-2、112.5 kg(P2O5)·hm-2、150 kg(P2O5)·hm-23个施磷量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与不覆盖相比,休闲期覆盖后,播种—孕穗期0~100 cm土壤蓄水量显著提高,小麦播种期提高38~41 mm;增加施磷量,越冬—孕穗期土壤蓄水量提高,尤其拔节期40~100 cm土层。覆盖后,播种—拔节期土壤贮水减少量及其占整个生育期比例显著提高,拔节—开花期土壤贮水减少量增加;增加施磷量,拔节—开花期土壤贮水减少量及其比例显著提高,开花—成熟期80~100 cm土层贮水减少量显著提高。覆盖后增加施磷量,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产量提高1 452 kg·hm-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6%。覆盖配施磷肥条件下,拔节—开花期60~100 cm、开花—成熟期80~100 cm土层贮水减少量与产量呈极显著相关。因此认为,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有利于蓄积休闲期降雨,提高底墒,可实现伏雨春夏用;覆盖促进小麦生育前期和中期吸收土壤水分;增施磷肥有利于提高土壤水分,促进小麦生育后期深层吸水;旱地小麦休闲期覆盖配施磷肥150 kg·hm-2有利于蓄水保墒,达到增产、高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218.
为解决由于长期种植,温室内病虫害严重的问题,探索了密云区芹菜无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栽培架、设备系统等配的配置及管理,合适的种植模式、高产优质品种的选择,以及良好的水肥管理、优化的病虫害防治等措施的应用,实现了营养液利用率95%以上,节肥率达到30%,产量提高15%以上,产品价格也比普通栽培高,品质好,同比增收10%以上,且符合密云区农业绿色、高效发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19.
受机械加工与安装水平的限制,磁通门传感器的三个分量相互之间无法保证绝对正交,由此会带来三分量磁测数据误差。本文通过建立一种三轴正交角度与磁总场误差关系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正演模拟、反演分析及建立一种修正算法,达到推算三个分量不正交角度并修正的目的。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对实际三分量磁通门传感器进行不正交度的测试与修正后,能够使其在测量总场时的误差减小到±10 n T,减小了测量时所带来的误差。  相似文献   
220.
哈尼梯田景观水源林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持水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ThetaProbeML2x土壤水分测定仪和环刀取样法对哈尼梯田景观水源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林地和草地)下0—3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样地Ⅰ(林地),样地Ⅱ(林地),样地Ⅲ(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双峰"波动型,样地Ⅰ和Ⅲ波动弱,样地Ⅱ波动剧烈,拐点出现在60,140和230cm土层附近,土壤水分运动趋势在拐点处受邻层土壤含水量影响大;(2)粉沙性质地土壤(样地Ⅱ)水分变异系数高于黏性质地土壤(样地Ⅰ,Ⅲ);林地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大于草地土壤;(3)样地Ⅰ土壤和草地Ⅲ土壤蓄水量均较样地Ⅱ高,且其值相近,黏性壤土的蓄水能力优于粉沙性土壤;(4)水源林区0—160cm土层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均表现为: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Ⅱ;非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表现为:样地Ⅱ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Ⅰ和样地Ⅲ的土壤水源涵蓄能力较强,样地Ⅱ土壤调节水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