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50篇
  免费   437篇
  国内免费   776篇
林业   688篇
农学   653篇
基础科学   348篇
  803篇
综合类   3587篇
农作物   664篇
水产渔业   513篇
畜牧兽医   1151篇
园艺   607篇
植物保护   449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302篇
  2021年   314篇
  2020年   312篇
  2019年   290篇
  2018年   232篇
  2017年   347篇
  2016年   264篇
  2015年   373篇
  2014年   433篇
  2013年   509篇
  2012年   736篇
  2011年   641篇
  2010年   656篇
  2009年   556篇
  2008年   561篇
  2007年   550篇
  2006年   468篇
  2005年   383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200篇
  2001年   221篇
  2000年   163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34篇
  1995年   29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2篇
  1955年   1篇
  19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骨碎补水提液对大鼠成骨细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观察骨碎补水提液对体外培养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用体外培养新生SD大鼠颅盖骨分离的成骨细胞,将不同浓度的骨碎补水提液分别与第3代大鼠成骨细胞进行体外共同培养,采用噻唑蓝(MTT)法测定细胞增殖能力,对硝基苯磷酸盐法(PNPP法)测定细胞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作用48 h、72 h,骨碎补水提液均能显著促进大鼠成骨细胞的增殖,且与时效有关;作用48 h ,10-3、10-2 mg/mL骨碎补水提液浓度组可显著升高细胞ALP活性(P<0.05).表明骨碎补水提液中存在较高活性的促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物质.  相似文献   
32.
养殖环境生物应激因素对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认识不同养殖环境对肉鸡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的影响,本实验选用1日龄健康AA(Arbor Acres)肉鸡320只,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设4个重复。在不同的鸡舍环境卫生管理条件下,定期测定环境参数气载需氧菌、气载真菌和气载内毒素的浓度,与此同时再对鸡只的新城疫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外观步态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鸡舍环境质量差,使微生物气溶胶含量增高,对鸡的免疫功能和生产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所以,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清洁卫生条件,是健康养殖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33.
美国Feedstuffs饲料成分分析表(2008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玫 《饲料广角》2009,(1):41-42
饲料成分分析表的初衷是期望为饲料营养工作者提供一些常用饲料营养价值的合理估值。这些数值来自最近的分析.而且每年加以校订。但在表中所列的每一种饲料.其成分会因为诸多因素而出现较大变异,例如地域差异、制造业操作惯例和气候状况等。在某些情况.这里主要指废弃动物蛋白质、家禽混合粉、肉骨粉、鱼粉、羽毛粉等,此类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并为满足一个特定的目的.已经过加工精制.  相似文献   
34.
我国气候因素的变化对奶牛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我国气候因素变化的基础上,着重阐述了气候因子对我国奶牛采食,饲料利用率,产奶量和乳成分,奶牛的繁殖力,日增重及发病率等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湿是奶牛生产的主要环境因子。作者不提出了控制奶牛环境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35.
采用2×2因子设计(蛋白水平23%或17%,ZnO100mg/kg或3000mg/kg),选用21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32头,体质量(6.3±0.4)kg,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4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试验期4周。试验结束后,从每个重复中随机挑选1头试猪进行屠宰,收集结肠内容物。结果表明,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中添加3000mg/kg饲料级ZnO,对高蛋白诱发的高腹泻发生率有极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这可能是由于高锌可明显降低结肠内容物挥发性盐基氮和氨氮含量(P0.01),显著提高高蛋白日粮的胰蛋白酶(P0.05)、胃蛋白酶活性(P0.05)和CP表观消化率(P0.05)所致。  相似文献   
36.
氮肥运筹对杂交苏丹草产量饲用品质及再生系数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10,他引:9  
采用大田小区栽培试验,研究了氮肥对杂交苏丹草产量和饲用营养品质及再生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苏丹草干物质总产量氮肥处理显著高于对照,N4处理最高,相同的施氮量分次施用比一次性施用增产效果好。氮肥处理粗蛋白(CP)含量均高于对照,头茬草CP含量最高,随收获次数增加,CP含量降低,分次施肥处理施氮量增加,CP含量降低。对照处理粗灰分(CA)含量最高,随收获次数增加CA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降低,无氮浸出物(NFE)含量升高。杂交苏丹草5大营养成分产量均是N4处理最高,对照最低,CP产量顺序是N4>N1>N2>N3>N0,3次收获的粗脂肪(EE)、CA、ADF、NFE总产量,均是肥料分次施用比一次性施用的处理高。各氮肥处理总能量(GE)均高于对照,其中N4处理最高,其次是N2处理,分次施肥的处理有利于总能量的增加。再生系数表现为相同施氮量分次施用处理高于一次性施用的处理,N4处理可使杂交苏丹草再生系数达到最大。比较发现,生产上采用N4(600 kg/hm2,底肥∶追肥=1∶2)处理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牧草。  相似文献   
37.
人地协调视角下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评价与提升策略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是乡村振兴的一种具体表现,综合开展农村居民点质量评价、全面改善质量障碍要素是科学编制村庄规划和优化农村要素配置的基础。该研究以北京市平谷区为例,从土地集约利用和人居环境品质相互协调的视角界定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内涵并构建评价体系,综合运用熵权-TOPSIS法、变异系数修正的弹性系数法和障碍度诊断模型,对农村居民点利用质量进行评价并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结果表明:1)平谷区农村居民点土地集约利用水平中等偏高,人居环境品质和农村居民点利用综合质量则中等偏低。2)平谷区农村居民点类型表现为中等质量主导、高质量次之、低质量偏少,对应着从脱钩F弱型、脱钩T弱型、正向挂钩F强型、负向挂钩F弱型、正向挂钩T强型、负向挂钩T弱型、正向挂钩T-F同强型、负向挂钩T-F同弱型的村庄数量依次降低。3)平谷区农村居民点高质量利用的障碍要素主要体现在规模强度、空间布局、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4个维度,从高质量到低质量利用类型,障碍因素数量增多、作用程度逐渐增大。4)平谷区应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在\  相似文献   
38.
采用基质栽培试验,研究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对3月生巨尾桉9号苗木生长及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羟基苯甲酸各处理浓度(10、50、100、500 mg/L)下的苗高增长量、地径增长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且在10 mg/L时,苗高增长量最大,为52.33 cm;肉桂酸10 mg/L时巨尾桉苗木苗高增长量较对照高,且随着其浓度的增加,苗高增长量和地径增长量均逐渐降低。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各浓度下巨尾桉9号苗木叶片叶绿素总含量均极显著低于对照,丙二醛含量略高于对照;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各浓度对巨尾桉9号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对羟基苯甲酸10、50、100 mg/L及肉桂酸10 mg/L处理下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正,对羟基苯甲酸500 mg/L及肉桂酸50、100、500 mg/L处理下的综合化感效应指数为负。可见,对羟基苯甲酸、肉桂酸对巨尾桉9号苗木的生长具有“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的规律,拐点浓度分别为100、10 mg/L;且在处理浓度相同时,肉桂酸的化感作用较对羟基苯甲酸强。  相似文献   
39.
基于Landsat影像获取1986年、1996年、2006年和2016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使用变化轨迹模型和景观格局指数研究黄河三角洲近30年土地利用/覆被结构变化、变化轨迹时空特征及景观格局。结果表明:1996—2016年黄河三角洲耕地、人工水体、建设用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未利用地、林地、草地和天然水体面积减少,其中未利用地面积减少2 072.75 km2,变化幅度最大。人工水体、建设用地及耕地的增加速度不断减缓;草地和天然水体于1986—1996年缓慢增加,1996年后持续减少;林地、未利用地在3个时段均呈快速减少趋势。“人为因素”驱动轨迹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13%,主要类型变化为耕地与人工水体,分布在河流两侧和滩涂向陆一侧;“自然因素”驱动轨迹占比15.80%,主要类型为变化为海域、草地和天然水体,集中分布在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研究区28.07%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未发生变化。黄河三角洲“人为因素”驱动轨迹的景观破碎度、集聚程度和结构复杂程度均高于“自然因素”驱动轨迹,人类活动在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该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开发、管理与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AIM: To explore the mechanism by which over-expression of enhancer of zeste homolog 2 (EZH2) in a panel of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is involved in tumorigenesis of gastric cancer. METHODS: Real-time PCR and Western blot were employed to examine the mRNA and protein levels of EZH2, respectively. MTS assay, cell migration and soft agar assay were performed to investigate the role of EZH2 in the regulation of stomach cancer behaviors. The effect of EZH2 on NF-κB target gene expression was determined by Luciferase reporter and real-time PCR. Co-immunoprecipitation was used to analyze the interaction of EZH2 and p65 in HEK293T cells. RESULTS: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EZH2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gastric cancer cells compared with normal gastric epithelial cells. Pharmacological inhibition by DZNep or knockdown of EZH2 significantly compromised AGS and SNU-16 cell activity, cell migration and anchorage-independent cell growth. Moreover, siRNA knockdown of EZH2 impaired NF-κB downstream targets, such as IL-8, CXCL5 and CCL20. In addition, the interaction of EZH2 and p65 was detected. CONCLUSION: EZH2 mediates the growth of gastric cancer cells through the regulation of NF-κB downstream gene express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