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444篇 |
免费 | 2645篇 |
国内免费 | 355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60篇 |
农学 | 2172篇 |
基础科学 | 1824篇 |
4074篇 | |
综合类 | 21130篇 |
农作物 | 2919篇 |
水产渔业 | 1913篇 |
畜牧兽医 | 6472篇 |
园艺 | 2956篇 |
植物保护 | 18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4篇 |
2023年 | 858篇 |
2022年 | 1884篇 |
2021年 | 1850篇 |
2020年 | 1763篇 |
2019年 | 1739篇 |
2018年 | 1221篇 |
2017年 | 1970篇 |
2016年 | 1342篇 |
2015年 | 2025篇 |
2014年 | 2274篇 |
2013年 | 2482篇 |
2012年 | 3736篇 |
2011年 | 3629篇 |
2010年 | 3399篇 |
2009年 | 3147篇 |
2008年 | 3172篇 |
2007年 | 2851篇 |
2006年 | 2407篇 |
2005年 | 1903篇 |
2004年 | 1219篇 |
2003年 | 752篇 |
2002年 | 804篇 |
2001年 | 772篇 |
2000年 | 660篇 |
1999年 | 240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2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16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4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5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92.
93.
94.
为探索宁夏干旱荒漠区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s L.)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区系组成,为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从宁夏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同植被和土壤类型的6个样区采集苦豆子样品30份,采用组织匀浆法从植株的根、茎、叶和种子中分离内生真菌,根据培养性状、菌落、孢子等形态特征,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对菌株进行鉴定;根据内生真菌的相对频率、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相似性系数分析其区系组成特点。结果表明,从30份样品中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213株,分别属于19个属,其中镰刀菌属(Fusar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和茎点霉属(Phoma)为优势属。苦豆子内生真菌的分布具有一定的组织特异性,根部的内生真菌数量高于其他部位,茎部内生真菌多样性指数最高。植被类型中,沙生植被草原(样区Ⅴ)分离的内生真菌物种多样性指数最高,而荒漠草原(样区Ⅲ)最低。荒漠草原(样区Ⅰ)和沙生植被草原(样区Ⅴ)内生真菌群落有密切的相似性。可见,苦豆子蕴含丰富的内生真菌资源,其内生真菌具有很高的宿主特异性,且分布受生境影响。 相似文献
95.
9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质量为(0.78±0.05)g的白甲鱼幼鱼900尾,随机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分别饲喂豆油添加水平为0(对照组)、2%、4%、6%、8%和10%(实测脂肪水平为2.83%、4.52%、6.68%、9.14%、11.35%和14.07%)的试验饲料,养殖期为60 d。结果表明: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增重率(WGR)、特定生长率(SGR)、蛋白质效率(PER)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饲料系数(FCR)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WGR、SGR达到最大(分别为362.98%和3.06%/d),显著高于除6.68%和9.14%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PER达到最大(3.70%),而FCR达到最小(1.34),显著高于/低于除11.35%组之外的其他各组(P<0.05)。白甲鱼幼鱼的肝体比则随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而上升,6.68%、9.14%、11.35%和14.07%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白甲鱼幼鱼的脏体比无显著差异(P>0.05)。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可知,白甲鱼幼鱼WGR、SGR、FCR及PER最优时,饲料脂肪水平分别为10.12%、9.56%、9.42%和10.18%。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粗脂肪含量逐渐升高,而全鱼及肌肉粗蛋白质含量则呈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饲料脂肪水平对白甲鱼幼鱼全鱼及肌肉水分和粗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随着饲料脂肪水平的升高,白甲鱼幼鱼的血清胆固醇(CHO)和甘油三酯(TG)含量先升高后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胆汁酸(TBA)含量以及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碱性磷酸酶(ALP)活性逐渐升高,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则逐渐降低。饲料脂肪水平为9.14%时,血清CHO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饲料脂肪水平为11.35%时,血清TG含量达到最高,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适宜的饲料脂肪水平可促进白甲鱼幼鱼的生长,提高其饲料转化率和免疫能力;饲料脂肪水平过高则可引起其肝损伤或组织病变。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生长性能、体组成及血清生化指标,白甲鱼幼鱼饲料中适宜的脂肪水平为9.42%~10.18%。 相似文献
97.
为探讨水貂皮肤和毛囊发育机理,试验运用组织学和免疫组化方法对水貂毛皮成熟期皮肤及毛囊中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IGF-Ⅰ)及其受体(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Ⅰreceptor,IGF-ⅠR)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水貂皮肤表皮细胞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都有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的强阳性表达,3种基因主要分布于细胞质中,细胞核呈空泡状未见到阳性染色,呈苏木精复染的蓝色,皱褶区域和表皮下胶原结缔组织出现了阳性染色为非特异性阳性结果。IGF-Ⅰ、IGF-ⅠR和EGF基因在水貂皮肤表皮和毛囊外根鞘细胞中广泛表达,直接参与调控皮肤和毛囊的发育。表明EGF、IGF-Ⅰ和IGF-ⅠR基因在水貂皮肤及其衍生结构的发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8.
以自产饲料为试验组、外购饲料为对照组、广东省云浮市某“番鸭一号”养殖户为基本单元,开展饲料营养对比试验,对“番鸭一号”饲料营养标准进行研究探讨.结果表明:①“番鸭一号”应分3个阶段饲养(番小鸭料:1~18日龄;番中鸭料:19~40日龄;番大鸭料:41日龄至上市).②番中鸭料宜使用超低代谢能标准,限制长速;作为补偿,后期使用高代谢能饲料,可有效控制“斤鸭料本”.③在夏季条件下,番大鸭(项鸭)饲料粗蛋白标准设定在15%,代谢能设定在12.33 MJ/kg时,上市项鸭“斤鸭料本”“次鸭率”明显优于外购料. 相似文献
99.
为阐明鹅肥肝形成的机制,使用mRNA差异显示技术研究朗德鹅和淑浦鹅在超饲养和正常饲养条件下肝脏基因表达差异.基因IDH1被证实在2个品种鹅肝脏中表达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果,得到了该基因1269 bp的CDS序列,与鸡IDHI有95%的同源性.序列分析表明,该序列含有1个1 248 bp的开放读码框(ORF),编码含415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序列存在1个保守结构域Icd,与其它物种该蛋白的同源性分别为:鸡99%、大鼠89%、人90%、猿90%、牛88%、小鼠88%.应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该蛋白质的功能和结构进行了分析.组织表达分析表明,鹅IDH1基因在肝脏中表达丰富,在脾、肾和肌胃中中等表达,在其它组织中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显示,超饲可以抑制鹅肝脏IDH1基因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100.
延胡索系罂粟科紫堇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延胡索(Corydalia yanhusuo W.T.Wang)的块茎,《本草纲目》曰:“延胡索能行血中气滞,气中血滞,故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用之中的,妙不可言,盖延胡索活血化气,第一品药也”,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延胡索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其强度为阿片的1/100。临床上延胡索常与其它药物配伍治疗各种疼痛,血瘀气滞所致疼痛配伍川芎,阳明头痛配伍白芷,风湿痹阻配伍当归。笔者采用热板法和扭体法,观察延胡索、延胡索配伍川芎、延胡索配伍白芷、延胡索配伍当归的镇痛作用,为中医的临床用药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