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323篇
  免费   2648篇
  国内免费   3528篇
林业   3344篇
农学   2165篇
基础科学   1820篇
  4049篇
综合类   21089篇
农作物   2923篇
水产渔业   1914篇
畜牧兽医   6461篇
园艺   2960篇
植物保护   1774篇
  2024年   363篇
  2023年   855篇
  2022年   1879篇
  2021年   1847篇
  2020年   1748篇
  2019年   1730篇
  2018年   1214篇
  2017年   1961篇
  2016年   1334篇
  2015年   2018篇
  2014年   2270篇
  2013年   2478篇
  2012年   3716篇
  2011年   3627篇
  2010年   3390篇
  2009年   3135篇
  2008年   3173篇
  2007年   2850篇
  2006年   2407篇
  2005年   1898篇
  2004年   1219篇
  2003年   747篇
  2002年   807篇
  2001年   771篇
  2000年   658篇
  1999年   238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3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62年   7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为实现油菜磷肥减施增效和保障生态环境,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较低的黄棕壤和酸紫砂土开展试验,建立土壤-磷肥-作物体系相匹配的磷肥施肥方案.以甘蓝型油菜中双11号和圣光168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研究黄棕壤和酸紫砂土上施用过磷酸钙(SSP)、磷酸二铵(DAP)、聚磷酸铵(APP)和钙镁磷肥(CMP)对油菜苗期生长及成熟期产量、...  相似文献   
992.
水稻灌浆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氮素调控的研究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31  
以中粳稻武育粳3 号和杂交中籼稻汕优63 为材料, 采用不同密度、施肥等栽培措施, 形成成穗率不同的群体, 研究水稻抽穗期源质量与产量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 水稻高产群体抽穗期叶面积指数(LAI) 适宜, 有效叶面积率高, 高效叶面积率为75%~80% , 灌浆期光合势在2. 10×10 6 m2·d 以上, 势粒比在47 cm2·d 粒以上。势粒比(光合势与总颖花量的比值) 能反映抽穗后群体源库发展动态的优劣, 是经济产量形成期源库质量的较好表述。本试验条件下, 通过穗肥等措施,在抽穗期适宜叶面积基础上, 降低抽穗后叶面积下降速率, 提高光合势和势粒比是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3.
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和优势,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指出高校图书馆应立足自身优势。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地方文献资源建设;参与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采集;建立非物质文化阅览室等方面展开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94.
不同密度下棉花果枝、叶枝特征及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棉花果枝和叶枝的干物质积累、养分积累、成铃特征以及对产量的影响.[方法]通过设置田间密度试验小区,进行田间调查,并对样品进行室内测定.[结果]密度能明显影响植株形态,低密度A1处理的叶枝数为4台左右,明显高于高密度处理;果枝成铃数也相对较多,与最少的A5处理相差4个棉铃.单株干物质积累差异显著,尤其是叶枝,A1与A5处理相差多达70 g/株.氮、磷、钾养分含量上,趋势基本一致,但果枝叶钾素含量高于叶枝叶.棉铃空间分布,内围铃占主导,其他成分所占比例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而上、中、下各部分比例随密度变化各异,产量按密度顺序先增大后减小.[结论]低密度处理的叶枝干物质积累高,是产量形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养分积累各密度差异不大,产量形成主要依靠内围铃,皮棉产量最高为A3处理3 247.4 kg/hm2.  相似文献   
995.
酸雨胁迫下镧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呼吸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胁迫强度为pH 2.0,2.5,3.0,3.5,4.0,4.5,5.0的模拟酸雨和具显效剂量的稀土镧[La(Ⅲ)]复合处理水稻种子,置于常温下萌发,测定镧对不同酸雨胁迫强度下种子萌发和呼吸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 mg/L的La(Ⅲ)溶液浸种对水稻种子萌发有稳定促进作用,被确定为显效剂量.在高强度酸雨(pH 2.0~2.5)胁迫下,水稻种子的各项萌发指标均为0,低强度酸雨(pH 3.0~5.0)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小,当胁强为pH 2.0时,La(Ⅲ)浸种无明显效果,胁强为pH 2.5时,La(Ⅲ)浸种能促进部分水稻种子萌发,胁强为pH 4.0时,La(Ⅲ)浸种处理的各项萌发指标接近或超过对照,促进作用较明显.进一步测定La(Ⅲ)对特定剂量酸雨胁迫下呼吸作用的影响表明,经La(Ⅲ)浸种后种子呼吸速率显著增强,呼吸商更接近1.由此可见,La(Ⅲ)对种子萌发的促进作用可能与La(Ⅲ)浸种能提高种子呼吸速率,增加糖类呼吸基质等有关.  相似文献   
996.
茶尺蠖生物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茶尺蠖是我国茶园的主要害虫之一,对它的生物防治有关学者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本文从利用天敌、昆虫信息素、生物农药等方面对茶尺蠖的生物防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97.
介绍了茶园绿肥新品种茶肥1号的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998.
【目的】在两种不同饲养方式下,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行为特征和唾液皮质醇激素水平作对比分析,以期说明发酵床饲养可提高仔猪动物福利。【方法】按照密度一致原则 (0.67 m2/头),将88头体重相近(10.42±0.36 kg)的35日龄断奶苏钟仔猪(公母各半)随机分为两组,即漏缝地板饲养组(slatted-floor house, SFH)和发酵床饲养组 (deep-litter house, DLH)。每组设4个重复,SFH和DLH组中每个重复分别为6和16头。适应14 d后,进入试验期,试验期为21 d。自由采食和饮水。试验期间记录仔猪日采食量,分别于仔猪49日龄和70日龄时进行个体称重,按重复计算仔猪的日增重和料肉比;于仔猪68日龄时,进行24 h录像采集,每个重复随机挑选3头仔猪用于行为学观察,观察时间为07:00-17:00;于69日龄上午9:00-10:00,每个重复选择3头仔猪用于唾液采集,测定其皮质醇激素含量。【结果】①SFH和DLH组仔猪末重、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和料肉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②与SFH组相比,DLH组仔猪站立和犬坐行为时间比例显著增加(P<0.05),躺卧行为显著降低(P<0.05);仔猪主要活动时间为08:00-10:00和12:00-15:00;DLH组中仔猪运动和探究行为(特别是翻拱垫料行为)时间比例显著高于SFH组(P<0.05),操纵圈舍行为和攻击行为显著低于SFH组(P<0.05);与SFH组相比,DLH显著提高了仔猪饮水时间比例(P<0.05),但对排泄(排尿和排便)行为无显著影响(P>0.05);DLH组仔猪总采食时间显著低于SFH组(P<0.05),但因采食次数的显著增加(P<0.05),使DLH组仔猪每次采食持续时间显著高于SFH组(P<0.05)。③DLH组仔猪唾液中皮质醇激素含量显著高于SFH组(P<0.05)。【结论】发酵床饲养能够增加断奶仔猪的探究行为、运动行为以及每次采食持续时间,降低其攻击和操纵圈舍行为,提高了仔猪动物福利。  相似文献   
999.
新现猪Delta冠状病毒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猪Delta冠状病毒(Porcine Deltacoronavirus, PDCoV)是近年来新发现的可引起猪只,特别是新生仔猪腹泻的冠状病毒,其引发的腹泻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是造成新生仔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试验拟建立新现PDCoV RT-PCR检测方法,并调查当前江西腹泻猪群中PDCoV的感染情况。【方法】通过对GenBank数据库中PDCoV全基因组序列的比对分析,找出保守序列,用Primer 3.0在线软件设计1对扩增PDCoV核衣壳(N)蛋白基因片段的特异性引物,基于该引物建立PDCoV RT-PCR检测方法;用建立的方法检测腹泻猪粪便及肠道样品,挑选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用本试验获得的PDCoV序列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PDCoV序列以及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共同构建进化树,分析PDCoV各毒株及其与PEDV和TGEV之间的进化关系;以PEDV、TGEV、猪库布病毒(PKoV)、猪星状病毒(PAst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及猪瘟病毒(CSFV)RNA为模板验证引物的特异性;构建PDCoV核衣壳蛋白基因片段重组质粒,并以系列稀释的重组质粒为模板确定所建立的PDCoV RT-PCR方法的敏感性;应用建立的RT-PCR方法调查249份2012-2015年江西省猪群腹泻样品中PDCoV的存在情况,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RT-PCR阳性扩增产物进行克隆、测序进一步验证反应的特异性。【结果】①以腹泻猪粪便样品RNA为模板,应用所设计的特异性引物扩增出了329 bp的单一条带,与预期目的片段大小一致,扩增产物经克隆后测序,将获得的序列与NCBI GenBank数据库序列进行比对,比对结果表明试验所获得的序列与数据库中PDCoV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1%,证明所扩增的序列属于PDCoV;②将8条本试验获得的PDCoV N基因片段序列与18株其他国家或地区的PDCoV毒株以及PEDV、TGEV的相应N基因片段序列构建进化树,结果表明26条PDCoV序列属于同一个分支,而PEDV和TGEV则分别属于不同的分支。试验获得的PDCoV序列与韩国PDCoV毒株KNU14-04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高达99.1%;与两株香港毒株HKU 15-44和HKU 15-155亲缘关系相对较远;③本试验建立的RT-PCR方法特异性强,仅能扩增出PDCoV,而对PEDV、TGEV、PKoV、PAstV、PRRSV及CSFV核酸无交叉扩增现象;④所建立的RT-PCR方法灵敏度高,将含扩增片段的重组质粒以1.0×106拷贝/μL为起始浓度依次10倍稀释至1.0×101拷贝/μL作为模板验证方法的灵敏度,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对PDCoV最低可检出量为1.0×103拷贝/μL;⑤应用建立的RT-PCR方法检测了249份2012-2015年采集自江西省各地区的腹泻母猪粪便及腹泻仔猪粪便/肠道样本,结果显示腹泻样本中PDCoV的检出率为31.33%(78/249),母猪粪便中PDCoV的检出率(27.78%)稍低于仔猪粪便及肠道样品PDCoV的检出率(31.92%),最早可从2012年的样品中检测出PDCoV。【结论】试验成功建立了检测新现PDCoV的RT-PCR方法;应用所建立的RT-PCR方法检测了249份2012-2015年江西地区猪群临床腹泻样品中PDCoV存在情况,结果表明PDCoV是一种普遍存在于腹泻猪群中的病毒;研究建立的RT-PCR方法对猪群PDCoV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等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为研究杂交三倍体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的形成机制,探寻其产业化生产的有效途径,通过对GISH的多项试验参数进行优化,建立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并对天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与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2n=48)正、反杂交后代进行GISH分析。结果表明:杂交三倍体泥鳅GISH技术反应体系中,探针DNA在温度为105℃、持续时间为2 min时,片段化后探针DNA片段长度为500~1000 bp;封阻DNA在温度为110℃、持续时间为10 min时,片段长度为100~500bp;标记后的探针DNA与片段化后的封阻DNA混合比(P/B)在1∶25和1∶50时均可以得到较好的杂交信号;以大鳞副泥鳅全基因组DNA为探针DNA、天然四倍体泥鳅全基因组DNA为封阻DNA,与二者正、反交后代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试验,结果显示,来源于亲本大鳞副泥鳅24条染色体在着丝点处均有杂交信号,无杂交信号染色体50条,来源于亲本泥鳅。该研究结果不仅为杂交三倍体泥鳅后代的鉴定提供了最直观的证据,也为中国天然四倍体泥鳅是含有四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并能产生2n的配子提供了分子细胞遗传学基础数据,对泥鳅三倍体育种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