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2326篇 |
免费 | 2645篇 |
国内免费 | 352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3344篇 |
农学 | 2165篇 |
基础科学 | 1820篇 |
4049篇 | |
综合类 | 21089篇 |
农作物 | 2923篇 |
水产渔业 | 1914篇 |
畜牧兽医 | 6461篇 |
园艺 | 2960篇 |
植物保护 | 177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63篇 |
2023年 | 855篇 |
2022年 | 1879篇 |
2021年 | 1847篇 |
2020年 | 1748篇 |
2019年 | 1730篇 |
2018年 | 1214篇 |
2017年 | 1961篇 |
2016年 | 1334篇 |
2015年 | 2018篇 |
2014年 | 2270篇 |
2013年 | 2478篇 |
2012年 | 3716篇 |
2011年 | 3627篇 |
2010年 | 3390篇 |
2009年 | 3135篇 |
2008年 | 3173篇 |
2007年 | 2850篇 |
2006年 | 2407篇 |
2005年 | 1898篇 |
2004年 | 1219篇 |
2003年 | 747篇 |
2002年 | 807篇 |
2001年 | 771篇 |
2000年 | 658篇 |
1999年 | 238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20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4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3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3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7篇 |
1956年 | 14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豆粕粉碎粒度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过3.0mm、2.0mm、1.2mm和0.8mm孔径筛片的蒸炒豆粕(测定的几何平均粒度分别为2565μm、529μm、449μm、334μm和210μm)进行体外消化,研究豆粕粒度与蛋白质消化率的关系,结果表明:粒度为449μm组的粗蛋白消化率最高,比2565μm、529μm和334μm组分别提高了10.75%、4.43%和1.37%(P〈0.01);比210μm组提高了0.17%(P〈0.05);粒度为449μm组和334μm组的干物质消化率(分别为68.95%,68.89%)较高,分别比2565μm和529μm组提高了(3.52%,3.44%)和(8.14%,8.06%)(P〈0.01);粒度为449pm的豆粕的赖氨酸、精氨酸、胱氨酸、甘氨酸、谷氨酸、天门冬氨酸、丙氨酸、酪氨酸和脯氨酸的消化率均高于其他粒度组。 相似文献
62.
贵州足球场草坪主要病虫害发生及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 1999年对贵州省足球场草坪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研究 ,其主要病虫害有 :锈病、禾草云斑病、褐斑病、禾生腐霉病、粘虫 ,麦二叉蚜等。并阐述了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旨在为足球场草坪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3.
本试验利用染色体银染技术,对纯隐性黑色互助猪,纯显性白色约克夏及其杂交一代,杂交二代和杂交三代的体细胞分别进行核仁区染色,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猪的Ag-NORs平均数与毛色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r=0.945)。 相似文献
64.
65.
江河源区不同建植期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及微生物量磷和磷酸酶活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研究了"黑土滩"退化草地上建植的2,4和6龄垂穗披碱草人工草地土壤养分、微生物量磷、中性磷酸酶活性变化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随建植期的增加,土壤pH值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人工4龄草地土壤pH值最低,人工6龄草地最高。从时间尺度看,人工2龄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量磷含量和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较"黑土滩"退化草地明显升高,随着建植期的增加,人工4龄草地各测定指标明显下降,而人工6龄草地各测定指标再次升高。4种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量磷含量和中性磷酸酶活性在土壤剖面中均呈现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递减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磷与有机碳、全氮、速效氮和速效钾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全磷含量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中性磷酸酶活性与大多数土壤养分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其中与土壤有机碳的相关系数最大;土壤微生物量磷与中性磷酸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6.
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边缘无浆体(Anaplasma marginale)高度保守的msp5基因,建立了奶牛无浆体病PCR诊断方法。特异性试验表明与牛巴贝斯虫、双芽巴贝斯虫、温氏附红细胞体、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牛白细胞DNA无交叉反应;敏感性试验表明可检测到约200个感染红细胞。利用该方法对黑龙江省西部多个养牛场送检的140份血样进行检测,其中曾出现过高热、气喘、流涎和贫血等临床症状的"无名高热"奶牛血样95份、无临床症状奶牛血样45份,结果有上述临床症状奶牛PCR血样阳性率为44.2%,无症状奶牛血样PCR阳性率为13.3%。从而证实无浆体是引起奶牛"无名高热"的病原之一。 相似文献
67.
68.
69.
SOE PCR重构SLA-Ⅰ复合体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剪接重叠延伸PCR(SOE PCR)技术,中间加一富含甘氨酸/丝氨酸的linker(G4S)3,将SLA-Ⅰ重链基因SLA-2和轻链基因β2m连接,形成复合体基因链SLA-2-(G4S)3-β2m,然后将复合体基因链克隆入p2X表达质粒,导入受体菌TB1并进行表达。结果显示,利用SOE PCR技术成功得到了复合体基因链SLA-2-(G4S)3-β2m,并且克隆入p2X载体。SDS-PAGE检测表明,复合体基因导入宿主菌后获得了融合蛋白MBP-SLA-2-(G4S)3-β2m,大小为84.1 ku。试验结果为今后在体外进行相关基因重组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0.
分别在犊牛代乳粉中添加酵母β-葡聚糖和杆菌肽锌,研究其对早期断奶犊牛生长性能及肠道微生物菌群变化的影响。选取20头新生荷斯坦公犊牛,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个处理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分别饲喂以下日粮:试验A组为基础日粮组(对照组)、试验B、C组均为基础日粮+酵母β-葡聚糖75mg·kg-1、试验D组为基础日粮+杆菌肽锌60mg·kg-1。试验全期共28d,每日记录犊牛采食量、每2周逐一称重并计算日增体质量,在试验第21天晨饲时,给A、B、D3组犊牛口服大肠杆菌(O141∶K99)肉汤培养基进行攻毒,C组继续正常饲喂。于试验第28天晨饲前,采集犊牛直肠内约10cm处靠近上壶腹黏膜部的粪便样品用于测定肠道微生物区系变化。结果显示,大肠杆菌攻毒前,B组犊牛0~14d和14~21d两阶段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26.18%和24.93%(P0.05);攻毒后,B、D组21~28dADG比A组分别提高了30.38%、30.82%(P0.05)。试验各期F/G,B、D组均显著低于A组(P0.05)。与A组相比,B、D组犊牛攻毒后12和24h时,直肠中大肠杆菌数量显著降低(P0.05),同时D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也显著降低(P0.05);C组犊牛直肠中乳酸杆菌数量显著高于A组(P0.05)。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技术分析显示,B、C两组条带数多于A、D组,且C组与A、D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不同试验组犊牛的总菌区系相似性处于50%~75%。结果表明,在代乳粉中添加75mg·kg-1酵母β-葡聚糖可改善犊牛肠道微生物区系,优化肠道微生物结构,从而保证犊牛健康生长,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或减少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