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286篇
  免费   3464篇
  国内免费   5105篇
林业   4828篇
农学   3761篇
基础科学   2626篇
  5785篇
综合类   27636篇
农作物   4031篇
水产渔业   2621篇
畜牧兽医   9054篇
园艺   4037篇
植物保护   2476篇
  2024年   414篇
  2023年   1043篇
  2022年   2340篇
  2021年   2352篇
  2020年   2230篇
  2019年   2225篇
  2018年   1566篇
  2017年   2500篇
  2016年   1823篇
  2015年   2690篇
  2014年   2964篇
  2013年   3380篇
  2012年   4895篇
  2011年   4908篇
  2010年   4581篇
  2009年   4150篇
  2008年   4194篇
  2007年   3759篇
  2006年   3387篇
  2005年   2699篇
  2004年   1683篇
  2003年   1236篇
  2002年   1432篇
  2001年   1306篇
  2000年   1118篇
  1999年   537篇
  1998年   237篇
  1997年   201篇
  1996年   149篇
  1995年   139篇
  1994年   131篇
  1993年   110篇
  1992年   104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65篇
  1989年   66篇
  1988年   35篇
  1987年   28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3篇
  1972年   2篇
  1970年   2篇
  1967年   2篇
  1962年   10篇
  1956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高海娟  云锦凤  李红 《草业科学》2010,27(10):54-59
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是异花授粉植物,种群内株丛间变异较大,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表明,冰草形态方面存在多种变异类型,地下茎形成了疏丛型、疏丛-根茎型、根茎型3种类型;叶片表皮被毛有上下表皮均密被刺毛,上表皮被较密微毛、下表皮被较少微毛,上表皮被少微毛、下表皮光滑无毛变异类型;种子外稃有密被长柔毛、疏被短柔毛、光滑无毛变异类型。染色体研究查明,冰草染色体存在二倍体和四倍体2个倍性水平,二倍体冰草染色体为14条,核型公式为2n=14=10m(1sat)+4sm(2sat),核型类型为1A型;四倍体冰草染色体为28条,核型公式为2n=28=22m+6sm,核型类型为1A型。  相似文献   
142.
通过营养调控改善鸡肉品质与风味。选100 d宣城黄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分别饲喂优化日粮(OD)、OD+风味改良剂(MD)、MD+茶粉与甲壳质混合物、MD+昆虫蛋白硒,对照组饲喂原场饲粮。试验期55 d。结果表明:(1)试1、2、3、4组较对照组试鸡腹脂率分别降低45.28%,44.67%,64.04%,14.65%,其中试1、2组试鸡较对照组腹脂率显著降低(P〈0.05),试3组降低极显著(P〈0.01);试3组肝重率显著降低33.59%(P〈0.05);试2组腺肌胃率显著提高45.11%(P〈0.01)。(2)肌间脂肪1、3、4组较对照组降低,但试2组提高15.66%(P〈0.05);肌苷酸试1组较对照组低,试2、3、4组分别高17.48%(P〈0.05),9.35%,10.16%;试4组胸肌硒含量较试2组提高了163%(P〈0.01)。(3)鸡肉弹性试1、2、3组较对照组分别高7.32%,7.89%(P〈0.05),9.21%,而试4组则低2.63%;粘聚性试1、2与3组较对照组分别高2.78%,5.71%(P〈0.05),4.29%,试4组则低1.43%。日粮补饲茶粉与甲壳素混合物可显著降低腹脂沉积,有防止肌肉脂肪氧化,降低MDA水平,维持高pH值趋势;配制的风味改良剂也可显著降低腹脂率,并有提高肌苷酸、羟脯氨酸含量与肌内脂水平趋势,能显著提高肌肉弹性与粘聚性;昆虫硒可显著提高鸡肉中硒沉积量。  相似文献   
143.
对西安地区单播草坪匍匐翦股颖根际联合固氮菌进行分离的基础上,采用PKO无机磷培养基和蒙金娜有机 培养基对匍匐翦股颖根际分离的联合固氮菌(共获得188种分离物)中具有溶磷能力的菌株(占29.3%),通过对菌株溶 磷圈大小的测定,最终筛选出溶磷能力较强菌株4株,分离物溶解无机磷D/d值在1.324~3.014之间;而溶解有机磷的能力 在1.239~2.156之间。  相似文献   
144.
为比较巴玉、长玉二元杂交猪屠宰、肉质性能差异,本试验选取2窝日龄相同、体重接近的巴克夏×玉山黑猪、长白×玉山黑猪作为材料,在相同半放养饲养方式条件下进行饲喂试验,在试验猪只平均体质量达到135 kg(平均350日龄)以上级别时按NY/T825-2004方法进行屠宰测定,结果显示:体长、皮厚、皮率、失水率、a(红度)、...  相似文献   
145.
复方恩诺沙星250mg/L试验剂量对家蚕黑胸败血病的治疗保护率达95.24%,对灵菌败血病的治疗保护率在91.44%,是保护率大于90%的最低配比。  相似文献   
146.
利用长距离RT-PCR技术扩增病毒基因组3'端覆盖口蹄疫病毒Asial/JS/China/2005株近全长的3个片段(共约7.5 kb),并利用单一酶切位点将其分别克隆到pBlueseriptSK+载体上.利用融合PCR扩增到基因组5'端含有15个C碱基的基因片段(约700 bp),并将其连接至pGEM-T载体.最后将这4个片段的阳性克隆装配至剔除T7启动子的低拷贝载体pcDNA3.1/Zeo(+)中构建该病毒株的全长cDNA克隆.以构建的FMDV Asial/JS/China/2005株全长cDNA为模板,使用TTRNA聚合酶在体外转录得到病毒RNA,通过脂质体将其导入BHK细胞获得拯救病毒.对收获的病毒分别用RT-PCR、间接免疫荧光、电子显微镜观察和乳鼠致病性分析结果证实,通过体外转录获得了具有感染性的口蹄疫病毒.该株感染性克隆的构建为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的致病机制及研制新型疫苗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7.
从龙牧803(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 803)苜蓿群体中选择优秀单株,通过无性扦插繁殖,3次混合选择、开放授粉及品种比较试验、区域与生产试验,历经12年育成龙牧807苜蓿(Medicago sativa L.cv.Longmu807)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直立,在黑龙江省地区4月中下旬返青,生育期120 d左右,开花期株高75.7~105.3cm,成熟期株高98.5~133.8 cm。2年生干草产量为11739.14 kg·hm-2,比对照龙牧803苜蓿(9797.99 kg·hm-2)增产17.10%;种子产量284.60 kg·hm-2,比对照(230.00 kg·hm-2)增产18.25%。初花期粗蛋白含量19.38%,适口性好,饲用品质优良。其抗性强,生态适应性广,适宜在黑龙江省各地及毗邻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8.
鹅副粘病毒病油乳剂灭活苗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鹅副粘病毒病是1997年本组王永坤等首先发现的一种新的鹅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7.7%和18.2%。为了控制该病的流行传播,本课题组在研究该病的病原特性和防制方法的基础上,尽快研制了油乳灭活疫苗。从该疫苗的免疫结果观察,疫苗在免疫后第七天即可产生抗体(平均为2^3.9),15天达到2^6.7,30天可达到2^8.8;从免疫保护试验看,免疫后15天,用强毒攻击,免疫组全部保护,而对照组5只鹅全部发病,3只死亡。从区域性中试调查结果来看,该苗安全、有效,能较好地控制该病的流行。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是观察鸡传染性贫血多次免疫对肝微粒体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对20只SPF鸡随机分为2组,每组10只,免疫组鸡用鸡传染性贫血弱毒苗免疫4次,每次间隔2周,对照组鸡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最后一次免疫后10d取肝脏制备微粒体,利用测试盒测定肝微粒体中的GSH-Px活性、SOD活性、CAT活性和MDA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免疫组肝微粒体中GSH Px活性、SOD活性和CAT活性都显著提高(P<0.05),MDA含量显著减低(P<0.05).结论为鸡传染性贫血多次免疫可提高鸡体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0.
葡萄糖-甲醇-胆碱氧化还原酶(glucose-methanol-choline oxidoreductases,GMC)家族是昆虫体内一大类以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FAD)为辅酶的氧化还原酶类,家蚕基因组中含有43个GMC家族基因。以家蚕5龄幼虫cDNA为模板克隆到一个家蚕GMC家族基因,命名为BmGMCβ2(GenBank登录号:JQ965926)。该基因cDNA全长1 875 bp,编码624个氨基酸,预测蛋白质分子质量为69.3 kD,pI为6.21,定位于家蚕16号染色体的nscaf3058上,编码蛋白质含GMC家族共有的ADP-bindingβ-α-β折叠结构域。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该基因是家蚕GMC家族β亚家族基因成员。RT-PCR检测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和5龄第3天幼虫不同组织中BmGMCβ2基因mRNA转录水平,以5龄盛食期最高,并且主要在表皮、脂肪体和气管中转录表达;Westernblotting分析BmGMCβ2蛋白主要在5龄第3天幼虫的脂肪体中表达。将BmGMCβ2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E.coli BL21表达菌株,IPTG诱导表达BmGMCβ2融合蛋白,通过His-亲和层析得到纯化的融合蛋白并制备多克隆抗体,为后续研究该蛋白在家蚕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