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368篇 |
免费 | 515篇 |
国内免费 | 65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666篇 |
农学 | 365篇 |
基础科学 | 263篇 |
656篇 | |
综合类 | 4099篇 |
农作物 | 598篇 |
水产渔业 | 372篇 |
畜牧兽医 | 1498篇 |
园艺 | 734篇 |
植物保护 | 28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8篇 |
2023年 | 150篇 |
2022年 | 373篇 |
2021年 | 337篇 |
2020年 | 355篇 |
2019年 | 341篇 |
2018年 | 257篇 |
2017年 | 427篇 |
2016年 | 279篇 |
2015年 | 447篇 |
2014年 | 480篇 |
2013年 | 513篇 |
2012年 | 745篇 |
2011年 | 753篇 |
2010年 | 705篇 |
2009年 | 650篇 |
2008年 | 570篇 |
2007年 | 545篇 |
2006年 | 419篇 |
2005年 | 362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20篇 |
2002年 | 131篇 |
2001年 | 143篇 |
2000年 | 119篇 |
1999年 | 35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1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3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海盐胁迫对苏牧2号象草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象草苏牧2号和N51(对照)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海盐胁迫下幼苗叶片内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海盐(0~6g/L)胁迫下,苏牧2号和N51的SOD和POD活性在胁迫后第14d、21d和28d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MDA含量在胁迫后第7d、14d和28d随海盐浓度的升高而升高,CAT活性随海盐浓度的变化与海盐胁迫时间存在交互作用;相同浓度海盐胁迫下,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7~28d),苏牧2号和N51的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升-降-升"的变化趋势,第14d达到第一个峰值;苏牧2号的SOD和POD活性均极显著高于N51.除海盐浓度为4g/L和6g/L时,胁迫后第7d苏牧2号与N51的CAT活性无显著差异外,苏牧2号的CAT活性均显著高于N51.除海盐浓度为0g/L时,胁迫后第28d苏牧2号与N51的MDA含量无显著差异外,苏牧2号MDA含量均极显著低于N51;10g/L海盐胁迫下,苏牧2号和N51生长至21d时已全部死亡,苏牧2号7d和14d时的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均极显著高于N51. 相似文献
62.
63.
旨在探讨铜中毒对大鼠肾组织炎性因子的表达和细胞增殖功能的影响。本研究选用32只20日龄健康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8只,其中,对照组日粮的铜(Cu)浓度为15 mg·kg-1;高铜Ⅰ组日粮Cu浓度为30 mg·kg-1;高铜Ⅱ组日粮Cu浓度为60 mg·kg-1;高铜Ⅲ组日粮Cu浓度为120 mg· kg-1。连续饲喂6个月,检测肾组织Ki-67、PCNA、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的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随着日粮中铜含量增高,肾组织中Ki-67、PCNA mRNA及其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炎性因子IL-1β、IL-2、IL-6、IL-18、NF-κB、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IL-1β蛋白的表达水平呈剂量依赖性上升,IL-6和IL-18蛋白表达水平先上升,后下降。结果表明,日粮铜含量高于30 mg·kg-1时,将不同程度地抑制大鼠肾组织的细胞增殖,促进炎性因子的表达,造成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64.
65.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以及背最长肌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的影响。选择3月龄左右、健康且体重相近的湖羊36只,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12只(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50和100 mg/kg BW芦丁的饲粮。试验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2)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血清过氧化氢酶、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100 mg/kg芦丁组试验第14天血清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50 mg/kg芦丁组试验第35天血清中GSH-Px活性显著提高(P<0.05),100 mg/kg芦丁组试验第56天血清中GSH-Px活性极显著提高(P<0.01)。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芦丁对湖羊背最长肌中基本营养成分(水分、粗蛋白质和粗脂肪)、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 相似文献
66.
克隆测序了牦牛、犏牛TSPY基因的编码区全序列,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了该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结果表明,牦牛和犏牛TSPY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均为954 bp,编码317个氨基酸,牦牛与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犏牛与牦牛、普通牛TSPY基因序列的一致性分别为98.95%、99.79%,杂交后代犏牛与亲本序列差异表现在第113位核酸位点发生了改变(T→T→C),导致第38位氨基酸发生变化(V→V→A).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含有TSPY家族典型的SET/NAP保守结构域,与人、鼠TSPY蛋白结构域一致,推测牦牛和犏牛TSPY蛋白在雄性减数分裂过程中参与了精原细胞和初级精母细胞的调节. 相似文献
67.
Fat is an essential element for animal.The paper reviewed recent research progress on fat nutrition in monogastric animal at home and abroad, combining with the fat digestion and absorbing form in animal body, and summarized biological fun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fat in production,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better utilization of fat in animal production and exploration its mechanism of action. 相似文献
68.
69.
从细胞角度揭示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机制。以两者亲和性互作系统为研究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技术研究了苜蓿假盘菌与苜蓿叶片亲和性互作的超微结构特征。结果表明,病菌侵入寄主组织后,菌丝直接穿透寄主细胞壁进入寄主细胞形成胞内菌丝,以胞内生长并向相邻细胞扩展。病菌菌丝穿透寄主细胞壁时,菌丝中的液泡给予了较大的压力帮助其穿透。进入寄主细胞内的病菌菌丝,被内陷的寄主原生质膜包裹,菌丝与质膜始终是隔离的,寄主原生质膜和细胞壁之间沉积电子致密度深的物质。病菌菌丝不断地在寄主原生质膜区域扩展,伴随菌丝体在寄主细胞内的不断扩大,周围的原生质膜也相应扩大其面积,但始终将寄主原生质与菌丝体隔开,而脱离质膜的菌丝形成菌丝鞘包裹。随侵染程度的增加,未被穿透的寄主原生质膜区域逐步被降解。病菌侵染叶绿体等细胞器时,首先是菌丝鞘与叶绿体等细胞器膜相连,然后降解其基粒片层结构,被降解的细胞器组织沿菌丝和胞壁周围沉积。侵染后期,菌丝胞内和胞外扩展,但处在细胞降解物中的菌丝显示较厚的细胞壁,寄主细胞内充满了大量的黑色物质和结晶状的颗粒物。 相似文献
70.
脑心肌炎病毒及其蛋白结构和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心肌炎病毒(EMCV)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高危感染动物是猪,自然宿主是啮齿动物,人也可以感染这种病毒。也有研究报道,病毒可分解为前体蛋白P1、P2、P 3和L蛋白,最终切割成11个蛋白终产物,其中VP1蛋白存在主要抗原表位,具有良好的中和作用。目前尚不能阐明病毒感染后的发病机制,宿主感染病毒的影响因素等。因此,对病毒特性进行的研究有助于对该病的预防及控制,对病毒基因组及它所编码蛋白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对新型疫苗及动物机体的抗感染免疫机制的研究有重要的生物学作用。论文综述了脑心肌炎病毒基因组结构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