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96篇
  免费   702篇
  国内免费   910篇
林业   965篇
农学   558篇
基础科学   328篇
  851篇
综合类   5659篇
农作物   951篇
水产渔业   462篇
畜牧兽医   1421篇
园艺   872篇
植物保护   441篇
  2024年   52篇
  2023年   188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442篇
  2020年   420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03篇
  2017年   512篇
  2016年   345篇
  2015年   538篇
  2014年   568篇
  2013年   645篇
  2012年   941篇
  2011年   928篇
  2010年   920篇
  2009年   833篇
  2008年   838篇
  2007年   745篇
  2006年   644篇
  2005年   506篇
  2004年   322篇
  2003年   169篇
  2002年   226篇
  2001年   210篇
  2000年   183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162.
我国是重要的柑橘原产地之一,现有栽培面积和产量居世界首位。广东的气候和地理条件非常适宜柑橘生产,栽培历史悠久,主栽品种多为地方品种,产业特色明显,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然而,目前柑橘生产上存在主栽品种品质退化、成熟期集中、品种结构不甚合理、品种改良滞后等问题,制约着广东柑橘产业健康发展。广东柑橘种质资源丰富,开展种质资源多样性分析评价,综合运用常规育种方法与生物技术手段,培育高产、抗逆、不同成熟期的优质新品种,是新时期广东柑橘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广东共选育出金葵蜜橘、无籽砂糖橘、少核贡柑等33个柑橘新品种,品种不断更新换代,为全省柑橘产业发展和品种结构调整提供了有力支撑。回顾了广东柑橘产区分布情况和品种结构调整概况,介绍了广东柑橘种质资源多样性以及柑橘品种改良的主要方法,总结了广东柑橘新品种选育成绩,提出了广东柑橘品种改良中的存在问题,并进一步探讨了今后广东柑橘品种改良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3.
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植被覆盖变化及人类活动对改善关中地区及西北地区的生态环境影响,利用植被覆盖和地表温度数据,结合Sen趋势与Mann-Kendall检验分析关中-天水经济区2001—2016年的植被覆盖变化趋势,并根据估算的土壤湿度因子,应用残差法评价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影响程度及影响方向。结果表明:1)从时间变化维度来看,2001—2016年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变化总体呈良好趋势,且整体表现为在不断波动中递增,表明关天经济区进行的生态环境建设工程正在慢慢凸显它的生态效应。2)从空间变化维度来看,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显著增长的区域面积占35.87%,主要集中在研究区南北两侧。而显著下降的面积区域占3.21%,主要分布在城市中心,即经济发展活跃的地区,如西安市区,宝鸡市区,天水市区,铜川市区等。3)关中-天水经济区植被覆盖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小,受其他因素影响大。其正相关区域占13.43%,不显著相关区域占85.26%。4)关中-天水经济区人类活动对植被覆盖变化的正作用大于负作用。其中,正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和东南地区,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不频繁,建设生态屏障、加强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保护以及水土保持等生态工程促进植被NDVI增长。负作用区域主要分布在渭河沿线、经济活动较高地区,其主要原因有:人类活动频繁、过度城市化、工业化等抑制植被生长。5)植被覆盖的增长和下降区域与人类活动对植被影响的正作用和负作用区域大致相同。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关天经济区植被覆盖情况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总之,在负作用区域,在经济建设发展的同时也要注重植被建设、以及对植被乃至生态环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64.
重金属毒性强、不可降解,在环境中可持续存在,土壤中的重金属可通过食物链累积,对生物体的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土壤微生物修复重金属污染方法具有经济成本低、周期短、效率高、无二次污染等优点,也存在外源微生物在土壤环境中不易存活和繁殖的缺点。通过形态观察、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对前期研究中分离保存的一株铜富集细菌HNU1菌株进行鉴定,鉴定该菌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找出该菌株的最适发酵条件,该菌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蔗糖2 g·L-1,酵母粉4 g·L-1,胰蛋白胨6 g·L-1,MgSO4 5 g·L-1。培养条件为初始pH为8.0,温度37 ℃,接种量0.1%,摇床转速180 r·min-1,50 mL三角瓶中装液量20 mL。鉴定的解淀粉芽孢杆菌HNU1菌株对Cu具有良好的富集作用,可进一步开发为微生物肥料用于重金属污染农田土壤的修复,对土壤修复和改良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65.
畜禽养殖废水中过量的磷排放易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为有效去除畜禽废水中的磷和对园林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本研究探讨La和Fe分别改性木芙蓉树枝粉(HM)和龙牙花树枝粉(EC)得到的4种材料(La-HM、La-EC、Fe-HM和Fe-EC)在不同投加量、溶液pH、吸附时间和初始磷浓度等条件下对模拟废水中磷吸附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改性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单位吸附量随投加量的增加呈指数或幂函数下降(P0.05);随溶液pH的升高,La改性的两种材料对磷的吸附量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Fe改性的两种材料则相应呈幂函数下降(P0.05)。它们的吸附动力学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更适合用Freundlich模型拟合。4种改性材料对模拟废水中磷的理论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5.00、12.02、7.18 mg·g~(-1)和8.43 mg·g~(-1),对实际养猪废水中磷的吸附量为11.63~21.71 mg·g~(-1),是未改性前的1.58~3.23倍。因此,La和Fe改性木芙蓉和龙牙花树枝粉是吸附畜禽废水中磷的潜在材料。  相似文献   
166.
红叶甜菜-花生和油葵-花生轮作修复土壤Cd的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生物量高的经济作物进行轮作,可在加快修复土壤Cd污染进程的同时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本研究在长沙市望城区群力村Cd轻度污染的土壤进行冬季种植红叶甜菜、夏季复种植花生和春末种植油葵、夏季复种植花生的轮作模式试验,探究重金属修复潜力。结果表明:花生、油葵、红叶甜菜各部位Cd富集系数除花生果实外均大于1,对Cd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油葵-花生、红叶甜菜-花生轮作模式种植一季可提取土壤Cd总量分别为40.80 g·hm-2和53.34 g·hm-2。红叶甜菜-花生轮作将土壤Cd含量由0.316 mg·kg-1降至0.286 mg·kg-1,油葵-花生轮作一季将土壤Cd含量由0.316 mg·kg-1降至0.283 mg·kg-1。研究表明,红叶甜菜-花生、油葵-花生轮作模式均对土壤重金属Cd有较好的修复潜力。  相似文献   
167.
利用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体外筛选模型,分析了来源于传统乳制品的10株乳杆菌对猪小肠提取的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活性;对这些菌株的基本益生特性,包括对人工模拟胃肠液的耐受性及对肠上皮细胞的粘附性等进行了评价;最后,通过Caco-2细胞建立的Transwell模型分析了乳杆菌对人肠道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这10株乳杆菌对猪小肠提取的α-葡萄糖苷酶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乳杆菌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在菌株生长的对数期或稳定期达到高峰,随后出现下降的趋势;结合菌株的基本益生特性评价发现,有3株具有较高抑制活性的乳杆菌能够耐受人工模拟的胃肠液,并具有较强的黏附肠上皮细胞HT-29的能力;由Transwell模型发现,乳杆菌能同时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及基因表达量。研究表明,筛选出的3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L14和Z3-11以及植物乳杆菌NL42)均具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和较好的益生特性,可作为潜在的辅助降血糖的益生菌株。  相似文献   
168.
以棉花幼苗下胚轴和茎尖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外源茉莉酸合成抑制剂,观察棉花下胚轴生根及愈伤组织的形成率以及对茎尖分化的影响,探究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对棉花脱分化及茎尖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可以显著地促进愈伤组织的生成,加快生根,但是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愈伤组织POD及SOD的活性。当茉莉酸合成抑制剂浓度为0.075 mg·L~(-1)时,对生根及愈伤组织形成方面作用效果最显著。而在茎尖培养过程中,2.0 mg·L~(-1)的茉莉酸合成抑制剂在棉花茎尖培养初期对分生组织分化起显著促进作用,棉花生长量最大,植株SOD酶和POD酶活性最大。  相似文献   
169.
为了研究四川地方猪的种质特性,本试验测定了成华猪、雅南猪、青峪猪、内江猪、丫杈猪和凉山猪6个纯种地方猪的肥育性能、胴体性能、肉质常规理化指标和代谢组(滋味物质和挥发性风味物质)相关肉质指标.结果:丫杈猪的日增重、料重比、屠宰率和眼肌面积均显著或极显著地优于成华猪(P<0.01或P<0.05),油酸+亚油酸和己醛+壬醛含...  相似文献   
170.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红柳、侧柏和合头草等3个树种的抗旱性与9项抗旱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电导率与3个树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767 4、0.700 5、0.679 3和0.628 7,它们可作为3个树种重要的抗旱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