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860篇
  免费   1073篇
  国内免费   1519篇
林业   1901篇
农学   1415篇
基础科学   767篇
  1593篇
综合类   9434篇
农作物   1431篇
水产渔业   796篇
畜牧兽医   2898篇
园艺   1419篇
植物保护   798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243篇
  2022年   693篇
  2021年   728篇
  2020年   672篇
  2019年   733篇
  2018年   464篇
  2017年   780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901篇
  2014年   937篇
  2013年   1207篇
  2012年   1634篇
  2011年   1704篇
  2010年   1681篇
  2009年   1519篇
  2008年   1438篇
  2007年   1364篇
  2006年   1105篇
  2005年   929篇
  2004年   578篇
  2003年   357篇
  2002年   464篇
  2001年   440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208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93篇
  1996年   71篇
  1995年   74篇
  1994年   54篇
  1993年   63篇
  1992年   56篇
  1991年   36篇
  1990年   29篇
  1989年   24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6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5 毫秒
991.
992.
参照已发表的犬瘟热病毒(CDV)核蛋白基因(N)序列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用RT-PCR方法对从发病狐、貉中分离的MS01、SC01、ZD01三株CDV的N基因进行扩增,并分别将其PCR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测序结果表明:3病毒分离株N基因阅读框架全长均为1572bp,编码523个氨基酸。利用DNAstar的MegAlign生物软件,将3病毒分离株与Genbank数据库中现有的CDV毒株的N基因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发现:3病毒分离株与强毒参考株A75/17等野毒株高度同源,核苷酸同源为96.2%~99.1%,氨基酸同源为96.0%~99.8%,而与疫苗株Onderstepoor相对较远,核苷酸同源为93.6%~94.0%。N基因的系统进化关系分析显示:3病毒分离株均归为强毒株,并且与中国新疆的TN株、中国台湾的Kaohsiung株基因型最近,表现出一定的地理位置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3.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淀粉与溶剂(乙醇:水=7:3)按1:5的比例混合,调整pH值至8.0,在80℃左右糊化4h,经冷却、过滤、乙醇脱水,最后于60℃下烘干,产品的α度值、粘度和含水量均基本达到预糊化淀粉的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994.
仁用杏发展及综合利用现状与潜力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杏原产于中国,2000多年前已有栽培。杏按用途可分为鲜食杏、加工杏、仁用杏和观赏杏四大类。凡以杏仁为主要产品的杏统称为仁用杏。我国的仁用杏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山杏(西伯利亚杏)和辽杏(东北杏),其杏仁味苦,苦杏仁甙含量高,统称为苦杏仁;另一类是大扁杏(是普通杏和西伯利亚杏自然杂交形成的地方良种群体),其杏仁味甜,苦杏仁甙含量低,统称为甜杏仁。  相似文献   
995.
竹荪4个菌种酯酶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996.
为选育优质绿茶新品种,以薮北种(♀)×优混(♂)人工杂交后代为育种材料,经系统选种、无性繁殖,育成了早生优质高产绿茶新品种“玉绿”.经多年品比试验、省级区试和多点试种,结果表明,“玉绿”为早芽种,春季萌发期与福鼎大白茶(对照)相当;产量高,经方差分析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内含物丰富,水浸出物、茶多酚和氨基酸均高于对照;适制绿茶,成品茶、汤色和叶底具有明显的“三绿”特征;抗寒性、抗旱性较强,均超过对照,抗瘿螨与对照相当.“玉绿”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登记.  相似文献   
997.
采用RPA方法对番茄乙烯过表达单基因突变体Epi和野生型VFN8中LeETR2 mRNA的表达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所有被检组织中LeETR2 mRNA均表达,其表达丰度在叶组织中呈发育调节模式,但不受内源乙烯含量的影响;而在果实成熟后期受乙烯的轻微诱导。LeETR2的这种表达模式明显有别于其他乙烯受体基因。为了进一步研究LeETR2的功能,构建了LeETR2反义基因表达载体系统。  相似文献   
998.
北美鹅掌楸的主要有害生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北美鹅掌楸在美国的虫害、病害、动物和藤本植物等有害生物,及其危害症状和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999.
斯氏线虫对亚洲玉米螟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均匀设计和自然种群生命表方法,研究了斯氏线虫Steinemema feltiae对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的控制作用.通过试验得出了应用斯氏线虫在甜玉米地控制亚洲玉米螟的最佳施用剂量和施用次数组合,即施用剂量为1.0万条/株,施用次数为2次(心叶中期喷第1次,5d后喷第2次).  相似文献   
1000.
采用放射化学法(RC)与放射免疫法(RIA)分别测定了被玉米螟赤眼蜂(Trichogramma ostriniae)寄生的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卵内保幼激素酯酶活力与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结果发现,被寄生的卵内,保幼激素酯酶活力和蜕皮激素滴度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玉米螟赤眼蜂从卵到蛹的个体发育过程中体内激素的动态变化。与玉米螟卵内激素变化显不同,说明早期被寄生的玉米螟卵内进行的是玉米螟赤眼蜂的个体发育,而玉米玉米螟的胚胎发育受到了抑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