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72篇
  免费   309篇
  国内免费   597篇
林业   633篇
农学   818篇
基础科学   486篇
  964篇
综合类   1830篇
农作物   303篇
水产渔业   251篇
畜牧兽医   1005篇
园艺   189篇
植物保护   399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76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68篇
  2020年   196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171篇
  2017年   202篇
  2016年   200篇
  2015年   278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79篇
  2011年   429篇
  2010年   420篇
  2009年   362篇
  2008年   320篇
  2007年   314篇
  2006年   358篇
  2005年   270篇
  2004年   130篇
  2003年   125篇
  2002年   119篇
  2001年   13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38篇
  1998年   89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05篇
  1995年   106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69篇
  1992年   63篇
  1991年   48篇
  1990年   49篇
  1989年   41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19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3篇
  1972年   3篇
  197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1948年   1篇
  194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1浙江大学 昆虫科学研究所, 浙江 杭州 310058;2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浙江 桐庐 311500;3浙江省嘉兴市农业经济局, 浙江 嘉兴 314000;4温州医学院健康与环境生态研究所, 浙江 温州 325035;5中国科学院 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东 广州 510650  相似文献   
992.
紫色观赏辣椒基因组DNA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为探索紫色观赏辣椒基因组DNA的最佳提取条件和建立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对比了三种基因组DNA提取方法,并通过正交设计实验优化了ISSR-PCR反应体系。结果表明,采用高盐低pH法从两种观赏辣椒中提取的基因组DNA的A260/A280值分别为1.807和1.818,DNA电泳条带明亮整齐,无拖尾;ISSR-PCR最优反应体系(20 μL)为:1×PCR buffer,1.5 mmol/L Mg2+,0.6 μmol/L引物,0.2 mmol/L dNTPs,1.0U Taq DNA聚合酶,60 ng模板DNA,扩增所得分子图谱稳定性高、重复性好;唯有高盐低pH法提取的DNA经该ISSR-PCR体系扩增能体现出两个辣椒品种间分子图谱的差异。  相似文献   
993.
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垂直传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证实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是否存在垂直传播,为控制该病提供可靠的流行病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RT-PCR和病毒分离技术,对患病种鹅病料、不同孵化阶段死胚、出雏蛋壳内部冲洗液、弱雏样品进行黄病毒分离及基因检测.[结果]在患病种鹅、孵化过程中死亡鹅胚尿囊液、出雏蛋壳内壁洗液和雏鹅中均能检测和分离到黄病毒,其中患病种鹅病料的黄病毒阳性率为100.0%,孵化死亡鹅胚黄病毒阳性率为39.6%,出雏蛋壳内部冲洗液黄病毒阳性率为45.0%;1日龄和15日龄弱雏黄病毒阳性率为80.0%.[结论]黄病毒可以通过鹅胚传到下一代,即新型黄病毒在种鹅中存在垂直传播的现象.  相似文献   
994.
为了给小麦远缘亲本的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根据已定位于普通小麦1DS和1BL上的EST序列设计96对STS引物,对中国春、簇毛麦、中国春-簇毛麦的1V附加系和易位系进行多态性分析,开发出4个簇毛麦1V染色体臂的STS标记。其中,BE499250-STS和BE591682-STS/RsaⅠ为共显性标记,可以扩增出1条1VS片段,同时还可以扩增出1条1DS片断,能将1DS和1AS、1BS区分开来;BE581358-STS/HaeⅢ和BE585781-STS/RsaⅠ是显性标记,能分别扩增出2条和1条1VL片段,但扩增的小麦染色体片段不能区分1DL和1A、1B。这些标记已成功地应用于小麦-簇毛麦整臂互补易位系T1DL.1V#3S和T1DSo1V.3L的筛选。  相似文献   
995.
本研究在一膜一管四行大豆膜下滴灌的栽培模式下采用小管径小流量φ12-1.6L/h滴灌带与常规大管径大流量φ16-2.8L/h滴灌带对膜下滴灌大豆进行了4个主要性状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φ16-2.8L/h滴灌带在干物质积累、叶面积指数、群体光合势、产量等方面均高于φ12-1.6L/h滴灌带。  相似文献   
996.
Non-fouling surfaces that resist non-specific adsorption of proteins, bacteria, and higher organisms ar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in diverse applications ranging from marine coatings to diagnostic devices and biomedical implants. Poly(ethylene glycol) (PEG) is the most frequently used polymer to impart surfaces with such non-fouling properties. Nevertheless, limitations in PEG stability have stimulated research on alternative polymers that are potentially more stable than PEG. Among them, we previously investigated poly(2-methyl-2-oxazoline) (PMOXA), a peptidomimetic polymer, and found that PMOXA shows excellent anti-fouling properties. Here, we compare the stability of films self-assembled from graft copolymers exposing a dense brush layer of PEG and PMOXA side chains, respectively, in physiological and oxidative media. Before media exposure both film types prevented the adsorption of full serum proteins to below the detection limit of optical waveguide in situ measurements. Before and after media exposure for up to 2 weeks, the total film thickness,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total adsorbed mass of the films were quantified using variable angle spectroscopic ellipsometry (VASE),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optical waveguide lightmode spectroscopy (OWLS), respectively. We found (i) that PMOXA graft copolymer film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stable than PEG graft copolymer films and kept their protein-repellent properties under all investigated conditions and (ii) that film degradation was due to side chain degradation rather than due to copolymer desorption.  相似文献   
997.
白缘(鱼央)维氏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从发病白缘(鱼央)病变组织分离纯化1株G-细菌,经过染色镜检、生理生化试验、16S rDNA序列分析和动物试验鉴定为气单胞菌属维氏气单胞菌,并编号为LA201001。采用Kirby-Bauer法检测了维氏气单胞菌分离菌株对30种常用抗菌药敏感性。结果显示,维氏气单胞菌分离株LA201001对小鼠和白缘(鱼央)具有致病性,且耐药性较强,对强力霉素、四环素、复方阿莫西林、氨苄青霉素、头孢氨苄、头孢噻吩、卡那霉素等21种受试药物耐受,仅对庆大霉素、丁胺卡那、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5种受试药物敏感。  相似文献   
998.
针对旋耕机带内花键的直齿圆柱齿轮齿廓结构复杂,在So1idWorks中三维建模步骤繁琐、效率低下的问题,建立其数学模型,通过录制宏、编辑宏的方法,编写了齿轮参数化建模的源程序。使用VB6.0软件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对编写的源程序进行调试与修改,实现对So1idWorks的二次开发,生成可执行程序文件,实现了输入旋耕机内花键直齿圆柱齿轮基本参数和输出其三维模型的功能,为进一步旋耕机整机的参数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99.
以Motoman SV3X采摘果实为研究对象,在果实空间位置坐标和竖直类障碍物空间位姿已知的情况下,提出了一种机械手多关节角度计算和路径规划方法。首先根据果实位置和竖直类障碍物的分布计算出若干组机械手终点关节角度,然后选择其中一组作为终点角度,利用A*算法规划出一条机械手从初始角度到达终点角度的避障路径,解决了避障规划中的多关节角求解问题,规划方法对于竖直类障碍物的避碰路径规划具有一般性。Matlab仿真试验表明,求解的机械手关节角度能够避开竖直类障碍物,而且使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在预设的误差范围内,验证了规划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00.
冯江  孙伟  尹金东 《农机化研究》2012,34(10):143-147
膜下滴灌技术具有节水与增产等诸多优势,但由于残膜回收不净会带来"白色污染"的问题。按照将地膜"搂集成束"的思路,设计了JM-1400型卷绕式拾膜机。针对机车前进速度、集膜轮工作角度、起膜铲入土深度、两起膜铲横向距离和分膜铲入土深度等5个拾膜率影响因素进行试验研究,通过方差分析得到了影响拾膜率变化的3个主要因素,并找到各因素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