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152篇
  免费   6644篇
  国内免费   5636篇
林业   5207篇
农学   3925篇
基础科学   3459篇
  7360篇
综合类   35946篇
农作物   5295篇
水产渔业   2997篇
畜牧兽医   11615篇
园艺   5229篇
植物保护   3399篇
  2025年   10篇
  2024年   1612篇
  2023年   1748篇
  2022年   3719篇
  2021年   3260篇
  2020年   3217篇
  2019年   3203篇
  2018年   2161篇
  2017年   3598篇
  2016年   2323篇
  2015年   3559篇
  2014年   3668篇
  2013年   4470篇
  2012年   6148篇
  2011年   6346篇
  2010年   5951篇
  2009年   5059篇
  2008年   5177篇
  2007年   4860篇
  2006年   3933篇
  2005年   3118篇
  2004年   1969篇
  2003年   1251篇
  2002年   1234篇
  2001年   1161篇
  2000年   1026篇
  1999年   376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7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12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4篇
  1955年   12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t\t\t\t\t目的\t\t\t\t\t植物内生菌(Endophyte)是近年来深受重视的一种新型的微生物能源,具有固氮、促进植物生长、增强宿主植物抗逆性等作用,目前研究表明:内生菌可增强宿主植物合成活性物质的能力,甚至它们本身也能产生与宿主植物相同或相近的生物活性物质。\t\t\t\t\t\t\t\t\t\t\t\t\t方法\t\t\t\t\t以传统药用植物滇重楼(Pairs polyphylla var.yunnanensis)为研究对象,从滇重楼地下块茎中分离得到23株内生菌,对其进行分子鉴定,之后与滇重楼组培苗进行共生培养,一段时间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组培苗的皂苷含量。\t\t\t\t\t\t\t\t\t\t\t\t\t\t\t\t\t\t结果\t\t\t\t\t最终筛选出2株对滇重楼组培苗皂苷含量有促进作用的菌株。\t\t\t\t\t\t\t\t\t\t\t\t\t结论\t\t\t\t\t人参生柱隔孢和木霉菌能促进滇重楼皂苷类活性成分的积累。\t\t\t\t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初烤烟叶主脉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将每片初烤烟叶中的烟梗主脉完全剥离出来,并从梗基到梗尖平均分成6段(TS1~TS6),分别测定每段烟梗常规化学成分、非挥发性有机酸、纤维素、木质素和果胶质的量。利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研究不同位置烟梗上述几类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和变化趋势,并基于上述几类化学指标对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结果(1)对于烟叶主脉不同位置的烟梗,各单项化学成分的量总体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和规律性变化趋势;(2)从梗基到梗尖,总糖的量呈线性下降趋势,还原糖、钾离子、纤维素的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总氮、总植物碱、木质素的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氯离子的量呈逐渐降低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非挥发性有机酸的总量呈逐渐升高的抛物线形变化趋势,果胶质的量呈线性升高趋势;(3)三类化学指标的聚类结果显示:6个不同位置的烟梗样品可聚为三类,分别为TS1~TS3、TS4~TS5、TS6。 结论不同位置烟梗化学成分的变化趋势及聚类结果为烟梗的差异化加工和分类使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t\t\t\t\t目的\t\t\t\t\t本研究以滇早油16 (DZY16)、滇油1号(DY1)、花油8号(HY8)、ZY511和黄矮早(HAZ)为供试材料,对其花蜜的泌蜜量、化学成分及含量进行检测与分析,以期为研究油菜花蜜对籽粒产量影响提供理论基础。\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采用离心法对不同油菜品种的单花花蜜进行采集与测定;利用显微镜以及相关软件测定蜜腺面积;采用蒽酮比色法测定总糖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葡萄糖、果糖、蔗糖和海藻糖含量;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类黄酮含量;用BCA法测定蛋白质含量。\t\t\t\t\t\t\t\t\t\t\t\t\t结果\t\t\t\t\t不同油菜品种中,滇油1号单花泌蜜量和单花蜜腺面积显著高于其他品种,同时不同油菜品种单花泌蜜量与单花蜜腺面积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相关系数达0.956。不同油菜品种花蜜的糖类、类黄酮和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其中滇油1号和滇早油16的总糖、蔗糖、葡萄糖、果糖、海藻糖和麦芽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滇早油16的类黄酮含量和滇油1号的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品种。\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通过对油菜花蜜的单花泌蜜量、单花蜜腺面积以及化学成分的研究,在油菜育种中可考虑选育吸引昆虫访花授粉的品种来提高产量,为油菜新品种选育和增产提供新的评价指标。\t\t\t\t  相似文献   
14.
\t\t\t\t\t目的\t\t\t\t\t试验主要研究了3种真菌和2种酶处理对杂交狼尾草干式厌氧发酵产沼气的影响。\t\t\t\t\t\t\t\t\t\t\t\t\t方法\t\t\t\t\t分别采用不同用量糙皮侧耳培养液、长根菇培养液、香菇培养液、纤维素酶、漆酶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在中温(35 ℃)、总固体(total solid,TS)质量分数20%、总挥发物(volatile solide,VS)接种率20%、初始pH为7.0条件下,进行厌氧消化试验。\t\t\t\t\t\t\t\t\t\t\t\t\t结果\t\t\t\t\t采用真菌及酶处理均能有效提高系统产气率,3种真菌最优处理用量(按150 g原料算)分别为:糙皮侧耳培养液(100 mL)、长根菇培养液(100 mL)、香菇培养液(50 mL);2种酶最优处理用量(按250 g混合物料算)分别为纤维素酶(100 mg)和漆酶(75 mg)。上述5种处理条件下,系统产气量比无处理组分别提高了51.50%,38.97%,46.69%,40.61%,28.04%。\t\t\t\t\t\t\t\t\t\t\t\t\t结论\t\t\t\t\t整体而言,采用真菌进行原料预处理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相对温和,有更好的应用前景。\t\t\t\t  相似文献   
15.
该研究利用干法授精对短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wangchiachii)与鲈鲤(Percocypris pingipingi)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子一代(F1)胚胎及仔稚鱼发育进行观察,旨在为以后的杂交育种和品种选育提供基础资料。结果显示,水温(14.5±1.0) ℃、pH 8.10~8.81,短须裂腹鱼(♀) ×鲈鲤(♂)杂交F1代胚胎发育良好,受精率为95.33%,孵化率为71.12%,完成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为144.33 h,有效积温为2 092.79 h·℃。在相似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快于两亲本,各器官的形成顺序与亲本存在差异,仔稚鱼生长良好,发育速度与生长速度均慢于父本鲈鲤。在同等实验条件下,鲈鲤(♀) ×短须裂腹鱼(♂) F1代胚胎不能正常发育,发育至原肠期所需时间为51.25 h,所需积温为743.13 h·℃,原肠期末的死亡率高达85.83%,最后仅12尾出膜,且出膜后均畸形,出膜3 d后全部死亡。研究表明短须裂腹鱼(♀) ×鲈鲤(♂)杂交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6.
蚜虫报警信息素 [(E)-β-farnesene,简称EBF] 是蚜虫腹管分泌的一种物质,它能对同种其他个体产生报警反应,使其迅速逃离危险现场。作为天然蚜虫信息素,EBF通过蚜虫嗅觉系统的气味结合蛋白OBPs和嗅觉受体ORs发挥作用,具有驱避、杀蚜、增效等多种生物活性,可用于蚜虫的行为调控,但由于其结构中存在的共轭双键而导致其稳定性差,从而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本文在简介蚜虫报警信息素EBF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EBF的结构修饰和改造进展,并对EBF及其类似物的生物活性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综述,最后对EBF及其类似物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为开发具有实用价值的生态友好型蚜虫控制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茵 《中国食用菌》2020,(7):134-136
将口蘑造型应用于儿童玩具室的设计中,从儿童玩具室的背景装饰、功能装饰、美观性等角度探讨了口蘑造型的应用,并对儿童玩具室不同功能空间的划分进行了研究,为儿童玩具室的设计装饰和艺术表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深入了解燕麦(Avena sativa)研究现状,本研究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0–2019年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包括中文核心期刊、CSCD) 1 492篇、WOS核心合集2 283篇燕麦主题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探讨了燕麦的发展和研究热点问题。结果表明:1)近10年来对燕麦的研究总体呈现出上升趋势,就发文量来看,发文前五的国家为美国、中国、加拿大、巴西和波兰,发文量占比均超过8%;2)燕麦研究热点包括β-葡聚糖、育种、理化性质、抗性、产量及品质;3)目前,对燕麦β-葡聚糖的结构、性质、提取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已比较深入,今后应加强对其生理功能作用机制的研究;4)中国在燕麦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方面的研究较少,加强此方面的研究成为国内燕麦遗传育种工作者面临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9.
为了明确从湖北省丹江口市核桃病幼果上分离到的一株核桃细菌性疫病菌DW3F3的基本形态、生理生化特性、致病性相关特征以及与寄主内生菌的互作关系,对该病原菌进行了显微观察、生物膜形成测定,不同培养基上多糖和色素含量测定,18项生理生化指标测定,通过毛细管法和滴落法观察其趋化作用,并测试其与寄主内生菌的竞争能力。结果表明,病原菌DW3F3为杆状,极生鞭毛,有运动性,能形成生物膜。DW3F3在YPGAI、King's B和NA培养基上生长较好,而在NYG、PDA和LB培养基上产生多糖和色素较多。DW3F3有较强的耐盐性,致死温度达60℃,对纤维素和淀粉都有较强的分解能力,对HCl、NaCl和寄主叶片表现出一定的趋性。在与核桃叶部内生菌的共培养中,DW3F3表现出一定竞争优势。DW3F3有树生黄单胞菌核桃致病变种(Xanthomonas arboricola pv.juglandis,Xaj)的基本特征及致病相关特性,这些特征可能与其致病性强及病害难以控制有关。  相似文献   
20.
[Objectives]To establish suitable quality standards of children antipyretic lotion.[Methods]Qualitative identification was performed for Paederia scandens and 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