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37篇
  免费   43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5篇
农学   60篇
基础科学   36篇
  67篇
综合类   497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189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55篇
  2012年   100篇
  2011年   105篇
  2010年   102篇
  2009年   103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3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41.
为观察淡豆豉提取物对NO/NOS系统的影响,探讨其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保护作用的机制。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加小剂量链尿佐菌素腹腔注射的方法复制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给药56 d后检测大鼠空腹血糖(FBG)、血清胰岛素(FIN),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ISI),放免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一氧化氮(NO)水平,RT-PCR法检测主动脉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mRNA表达。结果显示:淡豆豉提取物能显著降低T2DM大鼠FBG、FIN、TNF-α、NO水平,显著提高ISI,显著降低iNOS mRNA表达,对eNOS mRNA表达则无明显影响。淡豆豉提取物可影响2型糖尿病大鼠NO/NOS系统,并可能通过此途径对2型糖尿病大鼠大血管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2.
建立淡豆豉中多指标成分含量测定方法,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淡豆豉中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含量,UV法测定总异黄酮含量。色谱条件: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4.6 mm,5.0μm);甲醇-0.1%冰醋酸(50∶50)为流动相;流速1 mL.min-1;检测波长261 nm;柱温30℃;进样量10μL。紫外分光光度计采用261 nm波长测定淡豆豉提取液的吸光度值。结果表明:大豆苷元和染料木素色谱峰的分离度良好,淡豆豉中大豆苷元、染料木素的保留时间分别为9.79和14.87 min,峰面积积分值与进样量呈良好的线性(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8.90%和100.53%。总异黄酮含量测定线性范围为1.44~7.20μg.mL-1,平均回收率为102.26%。该法简便易行,能够用于评价淡豆豉质量。  相似文献   
143.
云计算在农业信息资源整合模式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决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过程中的共知、共建和共享问题,将云计算模型引入农业信息资源整合建设中。本文在介绍云计算概念、特点、体系结构及应用模式的基础上,分析云计算环境下农业信息资源整合的实现机制。该方法的提出对于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等问题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4.
以生长势一致的温克提子为试材,研究蚯蚓粪、牛粪和常规施肥3种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温克提子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蚯蚓粪处理的温克提子正造果和二造果的产量、百粒重、横径、纵径、总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高于牛粪和常规施肥处理,而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牛粪和常规施肥处理。二造果的百粒重、横径、纵径、总糖、糖酸比、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均低于正造果,二造果的可滴定酸含量高于正造果。  相似文献   
145.
丝瓜络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系统预试法,对丝瓜络的水和乙醇浸提物进行化学成分定性检验,石油醚浸提物进行GC-MS分析,并采用电感耦合等高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对丝瓜络中13种微量元素进行定量分析.初步推断丝瓜络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多肽、多糖、甙类(皂甙,强心武)、有机酸、蒽醌类、酚类、鞣质、黄酮、香豆素、萜内酯及生物碱;可能含有甾体、三萜类化合物;不含挥发油、油脂.丝瓜络石油醚提取物经CC-MS分析,共鉴定出32种化合物,主要为酸、酯、烷类化合物,其中酸类11种,酯类7种,烷类9种,分别占检出化合物总含量的52.27%、13.34%和5.23%.各成分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是棕榈酸(28.33%),其次依次为十八烷酸(14.98%),二乙二醇硬脂酸酯(7.87%),顺式-9-十六烯醛(7.56%),十八烷酸丙酯(3.48%).丝瓜络中人体所必需的钙、镁、磷、钾、铁元素含量相当高,而铅、镉等有害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却很低.其含量顺序为:钙>镁>磷>钾>铁>铝>钠>锌>锰>铜>镍>铅>镉.  相似文献   
146.
 【目的】观察“seed”区T>C多态对鸡mir-1644基因“茎环”结构和靶基因选择的影响,分析其在不同鸡群的遗传分布,为揭示其对mir-1644表达调控的影响及表型效应奠定基础。【方法】利用mfold和miRanda软件进行mir-1644二级结构模拟和靶基因预测,采用引入酶切位点RFLP技术对6个鸡群的179个个体进行基 因型检测。【结果】①T→C突变可导致pre-mir-1644空间构型和自由能改变,稳定性降低;②预测到21个mir-1644-T和mir-1644-C基因差异调控的靶基因。③在汶上芦花鸡群体内以C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与其它鸡间的基因型分布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seed”区T>C 突变可能干扰或破坏mir-1644基因的表达调控,且CC基因型可能与汶上芦花鸡某些表型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47.
一个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鉴定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阐明新育成的雄性不育系农系928cms-Q1261的胞质类型、败育时期和遗传机制,为其育种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将不育系在不同年份、不同地点种植,鉴定育性表现,通过测交、姊妹交、反交对不育性的遗传进行分析,利用特异引物进行PCR扩增鉴定胞质类型,通过石蜡切片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孢子发育过程。【结果】农系928cms-Q1261雄穗无花药外露,花粉败育彻底,不育性表现稳定;质不育基因来自自交系Q1261,为S型;核不育基因来自农系928,由1对隐性基因控制;小孢子从单核晚期开始自溶,成熟期完全降解;自交系郑58能保持其不育性。【结论】农系928cms-Q1261属于S型不育胞质,是一种无花粉型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其恢复系广泛。  相似文献   
148.
混合工艺处理猪场养殖废水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规模化的猪场养殖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悬浮物高、氨氮高的特点,目前控制猪场养殖废水污染的方法主要以厌氧+好氧生物处理为主,辅助物化法、自然处理法。本研究借助实际工程,采用ABR+SBR+生态氧化塘混合处理工艺,探索其处理规模化猪场养殖废水的可行性和运行效果研究。  相似文献   
149.
利用SSR进行品种纯度鉴定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品种纯度鉴定现状和困难、分子标记SSR原理和优点以及SSR在品种纯度鉴定中的应用等进行综述,并对高通量、高效率的DNA指纹图谱构建技术和全自动基因分析技术的实现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0.
气候变化情景下黄淮海冬麦区降水量及其适宜度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线性插值法将RegCM3模式模拟的A1B情景下该区域1951-2100年0.25°×0.25°的格点数据插值到各站点位置,然后利用黄淮海冬麦区1971-2000年83个站点逐日气象资料对其进行误差订正,再将情景数据分为1951-1980年、1981-2010年、2011-2040年、2041-2070年和2071-2100年共5个阶段,计算各阶段冬小麦主要生育期降水量及其适宜度,并分析相应的时空变化特点。结果表明:黄淮海冬麦区在暖湿化的气候情景下,冬小麦各主要生育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总体上呈现南方多北方少的分布特点,返青-拔节期降水量最少,抽穗-成熟期降水量最多,相应各主要生育期的降水适宜度表现为返青-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较高、拔节-抽穗期较低的特点。分时段分析结果显示,随着时间推延,各主要生育期内降水适宜度与降水量基本呈正相位的变化关系,即降水量越大,适宜度也相应增大。返青-拔节期的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现北部增加、南部明显减少的趋势,拔节-抽穗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减少-增加-减少-增加的波动变化趋势,抽穗-成熟期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先减少后相对稳定的变化趋势,全生育期内降水量和降水适宜度均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未来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黄淮海冬麦区北部可以考虑根据实际情况小幅扩大种植规模;南部可以考虑保持现有种植规模或小幅减小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