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150篇 |
免费 | 686篇 |
国内免费 | 106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85篇 |
农学 | 663篇 |
基础科学 | 495篇 |
1154篇 | |
综合类 | 6078篇 |
农作物 | 1071篇 |
水产渔业 | 421篇 |
畜牧兽医 | 1588篇 |
园艺 | 847篇 |
植物保护 | 50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7篇 |
2023年 | 249篇 |
2022年 | 579篇 |
2021年 | 594篇 |
2020年 | 516篇 |
2019年 | 452篇 |
2018年 | 336篇 |
2017年 | 584篇 |
2016年 | 386篇 |
2015年 | 583篇 |
2014年 | 639篇 |
2013年 | 743篇 |
2012年 | 1071篇 |
2011年 | 1057篇 |
2010年 | 930篇 |
2009年 | 888篇 |
2008年 | 873篇 |
2007年 | 771篇 |
2006年 | 686篇 |
2005年 | 534篇 |
2004年 | 345篇 |
2003年 | 212篇 |
2002年 | 241篇 |
2001年 | 219篇 |
2000年 | 178篇 |
1999年 | 67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0篇 |
1996年 | 4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62年 | 1篇 |
1956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采用醋酸铅灌胃于成年昆明小鼠,观察铅致小鼠肾脏的病理形态变化。取小鼠分为4组,分别为醋酸铅高、中、低剂量组(40、20、10mg/kg)、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经口灌胃每天定时定量连续给药40d。取小鼠肾脏经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肾脏的组织形态。结果表明,各试验组肾皮质部小管上皮细胞肿胀,胞质疏松,染色浅,空泡变性,发生广泛性颗粒变性,部分肾小管上皮细胞嗜酸性坏死;高剂量组肾皮质部肾小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肾小管上皮细胞表现明显的颗粒变性和嗜酸性坏死,肾小球体积萎缩,结构破坏,出现局灶性硬化;部分肾小管管腔内可见嗜酸性凝固物,肾小球毛细血管扩张充血;中剂量组病变相对较轻;而低剂量组无明显形态学异常。结果提示铅对小鼠肾脏有毒性作用,且随剂量增加损伤加重。 相似文献
42.
安氏隐孢子虫ITS-1序列的PCR扩增、克隆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内三株安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andersoni)即GD株、HN株和AH株的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Ⅰ(ITS_1)序列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和序列分析,旨在确定ITS_1是否可作为C.andersoni分子分类的遗传标记。结果表明:GD株、HN株和AH株的ITS_1序列基本一致,仅AH株有三个碱基的差异;但与GenBank注册的C.muris和C.parvum存在种间差异,而且差异显著。说明ITS_1可作为C.andersoni种的遗传标记,从而为隐孢子虫属的种间鉴定以及进一步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诊断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3.
44.
旨在研究1株连续传代的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 SDZP P126 GP2基因的变异情况,以及GP2对病毒增殖的影响。构建GP2基因全长真核载体pEGFP-N1-GP2,利用生物学软件对GP2基因进行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并将重组质粒pEGFP-N1-GP2转染到Marc-145细胞上,接毒后检测对病毒增殖的影响。通过GP2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析,发现9个碱基的突变,这9个碱基的突变导致了5个氨基酸的突变。其中氨基酸序列中的第10位由亮氨酸突变为苯丙氨酸,这一突变在多株致弱毒株中存在,在Marc-145细胞转染重组质粒pEGFP-N1-GP2对病毒的增殖无显著影响。初步推断SDZP P126 GP2基因的突变对病毒在Marc-145细胞上增殖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45.
46.
收容救护野生动物的救护结果,可概括为“放归野外”“康复饲养”“调配”“救护失败死亡”4种。对云南省2014—2017年期间收容救护野生动物4种救护结果的动物种类、数量和数量占比调查,结果发现:(1)全省共87科超过274种22110只收容救护野生动物归属不同的救护结果。其中:救护成功的动物放归野外超过167种,14552只,占66%;康复饲养超过145种2610只,占12%;调配超过30种339只,占1%;救护失败死亡的动物超过211种,4609只,占21%。(2)放归的动物类群集中,部分动物放归错误或不合理,某类群动物康复饲养数量多,被救护动物死亡率高。(3)放归技术不完善,没有操作规范,调配的合理性未得到重视,落后的救护机构现状与动物救护需求巨大矛盾等因素是形成此现象主要原因。相关部门应建设完整的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组织架构,增加野生动物收容救护编制,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设在救护某一类群动物方面有突出能力的“专科医院”式收容救护机构。根据动物生活习性选择地点,建设适合不同类群动物的场地笼舍,提供设备设施。制定收容救护工作关键节点规范。加强救护技术交流、培训,提高技术能力。 相似文献
47.
48.
试验旨在通过研究黄丝藻粉对大鼠的急性毒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初步评价其饲用安全性。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灌胃给予Wistar大鼠进行急性毒性试验;黄丝藻粉按0、1 250、2 500、5 000 mg/kg 添加于饲料中饲喂大鼠,进行90 d亚慢性毒性试验。每周称量大鼠体重与饲料消耗,分别于喂养 45、90 d 时剖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检测,计算脏器系数,并对主要脏器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表明,5 000 mg/kg体重黄丝藻粉给予大鼠均未出现死亡,LD50>5 000 mg/kg体重,根据WHO对化学物质的毒性评级,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高、中、低剂量黄丝藻粉饲喂大鼠90 d后平均饲料消耗、体增重、脏器系数与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各处理组血常规指标、低剂量组血液生化指标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除血液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外,其他血液生化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高、中剂量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在大鼠正常生化指标范围内;解剖及主要脏器HE染色检查均未发现明显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黄丝藻粉属于实际无毒物质;5 000 mg/kg添加剂量喂养大鼠90 d,未观察到明显的有害作用,有望在动物饲料中添加应用。 相似文献
49.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stability of blue-tongue virus (BTV)storage in cold room for long time, 18 tissue samples which were kept in 4℃ for 10 to 15 years were test by Real-time PCR, and 10 blood samples which were kept in 4℃ for 15 years were subjected to virus isolation process, then was proved by monoclonal antibody staining,research results showed all old samples were positive in Real-time PCR, further more, 5 live virus were isolated from 10 old blood samples. The results suggested the stability of BTV was higher than we thought before.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