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58篇
  免费   1189篇
  国内免费   1989篇
林业   1550篇
农学   1949篇
基础科学   1233篇
  2442篇
综合类   7453篇
农作物   1329篇
水产渔业   919篇
畜牧兽医   2905篇
园艺   961篇
植物保护   995篇
  2024年   97篇
  2023年   289篇
  2022年   705篇
  2021年   785篇
  2020年   762篇
  2019年   802篇
  2018年   567篇
  2017年   873篇
  2016年   702篇
  2015年   940篇
  2014年   955篇
  2013年   1004篇
  2012年   1355篇
  2011年   1480篇
  2010年   1360篇
  2009年   1195篇
  2008年   1212篇
  2007年   1109篇
  2006年   1015篇
  2005年   891篇
  2004年   538篇
  2003年   401篇
  2002年   436篇
  2001年   400篇
  2000年   364篇
  1999年   283篇
  1998年   190篇
  1997年   141篇
  1996年   139篇
  1995年   137篇
  1994年   100篇
  1993年   112篇
  1992年   86篇
  1991年   67篇
  1990年   67篇
  1989年   59篇
  1988年   33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23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7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阐述了英美烟草公司(BAT)与云南省文山州烟草合作历程,从烟叶物理质量特征、化学成分、感官评吸质量、安全性等方面介绍了文山州出口烟叶的质量特点及其等级与可用性,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2.
以胶体甲壳素作为惟一碳源,从自然界微生物中筛选并诱导到一株产甲壳素酶活性较高的菌株,经16S r DNA鉴定为Aeromonas sp.。并以该菌株作为出发菌株,经过一次紫外诱变,酶活是初筛菌株的1.48倍。再经过二次紫外诱变或者紫外-Li Cl复合诱变,酶活分别是初筛菌株的3.16和3.87倍,最高酶活达到3.48 U/m L。最后通过连续传代培养,确定了菌株HMX-16经过紫外和复合诱变后突变性状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03.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rhubarb on cell lesion, which was caused by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 (PEDV), and its mechanism had been studied in this research.The maximum safe concentration of rhubarb solution applied to Vero cells was determined throug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then the PEDV infected Vero cell model in vitro was established, by which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rhubarb on virus was studied.The experimental method had also been established based on this cell model.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maximum safe concentration was 3.28 mg/mL.Both morphological observation and MTT assay were indicated that rhubarb could not only block the attachment of the virus to Vero cell and inhibit the synthesis and reproduction of the virus, but also could directly inactivate the virus.This research showed that rhubarb had an inhibitory effect on PEDV, and provided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clinical 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相似文献   
104.
近年地震多发,震中地区的水电机组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研究地震后机组运行的可靠性,根据恢复运行后其运行条件和方式较灾前变化情况,把承受转动部件的上机架纳入分析对象,对应不同工况在上机架上采用应变片测试来验证计算分析的正确性。为了准确计算转动部件承受的载荷,采用CFD对水轮机内部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将流场的计算结果作为结构场的初始条件。以地震力和地震加速度两种方式加载地震载荷,采用单向流固耦合方法对各部件进行地震载荷下的仿真计算与工程实测数据对比发现二者吻合较好。结果表明,文章采用的方法能正确评估水轮机结构强度,对机组灾后运行安全性分析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5.
在2010~2013年对宁波地区有瓣蝇类进行了专项调查。用网捕法和笼诱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采集,将采集到的有瓣蝇类制成标本并进行形态鉴定,共鉴别了宁波地区有瓣蝇类6科45属82种,其中有15种为浙江省首次记录。  相似文献   
106.
107.
为了研究自制中药复方颗粒剂对腹泻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和营养消化率的影响,试验选用人工感染大肠埃希菌引起腹泻的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仔猪36头,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抗生素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盐酸林可霉素2.0 m L/头饮水,2次/d,连续5 d;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在饮水中添加2.0 g/头饮水,2次/d,连续5 d。分别于用药后14 d时,每组每个重复随机抽取1头屠宰,无菌采集小肠黏膜,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观测小肠黏膜病理组织学变化。其余仔猪继续饲养14 d,采用内源指示剂法进行消化试验。结果显示,小肠黏膜组织结构: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小肠黏膜除有少量出血外,未发现明显病理变化。抗生素治疗组小肠黏膜脱落,有广泛充血、出血;黏膜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有大量以淋巴细胞杯状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微绒毛排列紊乱、脱落;细胞受损严重,线粒体等细胞器结构异常。养分消化率:对于有机物质、磷的消化率,各组之间无显著差异,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钙的消化率为57.1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56.10%),并与健康仔猪组(57.4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蛋白质的消化率为79.30%,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78.50%),并与健康仔猪组(79.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纤维的消化率为48.3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46.10%),并与健康仔猪组(48.20%)差异不显著。中药复方颗粒剂治疗组对粗脂肪的消化率为63.40%,极显著高于抗生素治疗组(62.10%),并与健康仔猪组(63.60%)差异不显著。结论:抗生素治疗仔猪腹泻造成小肠黏膜明显的病理变化和功能障碍,而中药治疗有利于仔猪小肠黏膜组织结构的修复,并能显著提高小肠的养分消化率。为防治仔猪腹泻、提高仔猪的生长性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8.
为研究两种不同包装材料对扒鸡产品品质的影响,分别对扒鸡贮存不同时间的微生物指标、质量损失进行检测分析,并进行感官评价。结果表明,不同包装材质对高温灭菌后扒鸡的微生物指标影响不大;包装B的氧气及水蒸气透过量明显低于包装A,并且在保护扒鸡色泽和香气、延缓脂肪氧化方面明显优于包装A。因此,高阻隔包装材料能够提高扒鸡的产品品质,延长保质期。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利用同源克隆法以苹果属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叶片为试验材料,克隆得到4个SERK基因家族片段,并分析了SERKs家族基因在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不同器官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分离获得的4个SERK基因家族片段的氨基酸序列与模式植物拟南芥、烟草等植物的同源性均在84%以上,同时与其他物种的氨基酸序列进行Blast比对都具有较高的同源性;RT-PCR定量分析结果表明SERK1、SERK2、SERK3、SERK4基因主要在生殖器官中表达。因此,推测SERKs基因在平邑甜茶和杂种后代生殖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无融合生殖的发生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0.
从协同学的视角,探索基于第一课堂和课外科技竞赛活动一体化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出实现培养创新人才师生观念上的协同是前提,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协同是关键,第一课堂理论教学与课外科技竞赛活动的协同是载体,建立以学生创新能力发展变化为序参量的激励与约束制度是保障,共同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