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912篇
  免费   3294篇
  国内免费   6096篇
林业   6028篇
农学   7428篇
基础科学   4965篇
  8647篇
综合类   21347篇
农作物   3431篇
水产渔业   2320篇
畜牧兽医   8084篇
园艺   2527篇
植物保护   3525篇
  2024年   227篇
  2023年   790篇
  2022年   2014篇
  2021年   2420篇
  2020年   2260篇
  2019年   2311篇
  2018年   1546篇
  2017年   2500篇
  2016年   2071篇
  2015年   2940篇
  2014年   2886篇
  2013年   3420篇
  2012年   4373篇
  2011年   4840篇
  2010年   4457篇
  2009年   3932篇
  2008年   3812篇
  2007年   3539篇
  2006年   3017篇
  2005年   2462篇
  2004年   1365篇
  2003年   1142篇
  2002年   1151篇
  2001年   1172篇
  2000年   1074篇
  1999年   1010篇
  1998年   872篇
  1997年   695篇
  1996年   636篇
  1995年   575篇
  1994年   498篇
  1993年   460篇
  1992年   389篇
  1991年   374篇
  1990年   307篇
  1989年   239篇
  1988年   179篇
  1987年   11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38篇
  1984年   31篇
  1983年   22篇
  1982年   22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9篇
  1963年   5篇
  1962年   5篇
  1956年   6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野生稻抗病虫基因的挖掘和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合国内外文献,简要介绍了野生稻抗病虫基因发掘、定位、克隆及育种应用研究的进展,讨论了野生稻优异抗病虫基因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2.
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而东北三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常规育种技术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水稻产量及品质的追求,分子标记以其独特的优越性正在广泛地应用到东北水稻的各项研究中。本文从东北水稻抗瘟性分子研究、耐冷性分子研究、直立穗型研究、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及籼粳分化研究4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查明东北水稻分子育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系统地开展东北水稻分子育种研究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993.
分析了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不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控制水土流失,有利于农田生产,提高生产力.只有坚强水土保持和生态环境建设,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更好的保护我国的生态资源.  相似文献   
994.
针对联合收割机割刀机构的工作特点,采用2K-H型行星齿轮机构,分析了割刀机构工作原理。通过建立2K-H型行星轮系的优化设计模型,应用NSGA-2算法对2K-H型行星齿轮机构进行多目标优化设计。以最小体积和最大承载力为优化设计目标,通过编制MATLAB程序得到Pareto前沿,进而得到最优解,与以往多目标优化设计比较,设计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相似文献   
995.
油菜作为除粮食以外种植面积最大的大田作物,主要由人工进行种植、田间管理和收获,而油菜机械化生产是我国油菜生产发展的方向。文章针对油菜机械化生产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如何正确发挥农机农艺相互融合的模式,进而提高油菜机械化生产的产量。  相似文献   
996.
喹诺酮类抗生素是一类人工合成含有氟原子的抗生素药类,常称这类药为氟乙酰苯醌(FQs)。FQs具有抗菌谱广、疗效显著、低毒、廉价等特  相似文献   
997.
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外植体的选择及其消毒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筛选出红花山玉兰组织培养适宜的外植体类型及其消毒方法,为红花山玉兰的无性繁殖提供技术支持,对灭菌时间、外植体类型和取材时间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分别为40.0%和33.33%,较叶片和叶柄的存活率高,且茎段和顶芽的存活率较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二者的死亡率均与叶柄和叶片的存在显著差异;茎段和顶芽为适宜的外植体。茎段在6月取材优于12月,且采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其存活率为40.0%;顶芽在6月和12月取材均可,消毒后去除托叶能够有效地降低顶芽的污染率,提高其存活率。最佳消毒组合:先用75%的酒精表面喷洒预处理,再用0.1%的升汞消毒10 min,之后去除顶芽的托叶。该方法污染率和死亡率低,存活率最高,依次分别为6.67%、7.78%和85.55%,且芽启动率高。  相似文献   
998.
以4种野生豆科牧草苦豆子(Sophora alopecuroide)、线叶野豌豆(Vicia tenuifolia)、光果甘草(Glycyrrhizae glabrae)、罗马苜蓿(Medicago romanica)种子为研究对象,测定各种子在绵羊消化道作用前后的形态、生物学特性变化以及在绵羊消化道内的运移和排放规律。结果表明,4种种子排放过程均符合高斯模型,且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排放峰值均出现在饲喂后24~36h,罗马苜蓿种子排放峰值则出现在18~30h。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和罗马苜蓿种子总回收率分别为14.513%、4.463%、10.811%、4.608%,在绵羊消化道内的平均滞留时间分别为36.3、29.6、31.2和31.9h。除苦豆子外,其它3种植物种子在经过消化道后单粒重显著降低(P0.05),4种种子消化后的形状指数较经过消化道前显著减小。经过绵羊消化道后种皮颜色加深,纹理模糊,出现褶皱及明显侵蚀斑。与经过消化道前比较,4种植物种子经过消化道后的发芽率均有显著提高,其中发芽率提高效果最明显的时间段在消化24~48h后。消化道作用可有效打破苦豆子、线叶野豌豆、光果甘草、罗马苜蓿种子的硬实,4种植物种子均可通过绵羊消化道传播。  相似文献   
999.
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探讨了省级农业科研院所创新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从科研创新基础能力、科研创新投入能力、科研创新产出能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能力4个方面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评价计算方法,为省级农业科研院所科学评价科研创新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营造绿色健康的生活环境已成为我国社会乃至全人类十分关心的问题。着重介绍人造板装饰环保工艺的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