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95篇
  免费   2842篇
  国内免费   4439篇
林业   3889篇
农学   2284篇
基础科学   2258篇
  4700篇
综合类   24985篇
农作物   3802篇
水产渔业   2213篇
畜牧兽医   7629篇
园艺   3693篇
植物保护   2223篇
  2024年   413篇
  2023年   1082篇
  2022年   2350篇
  2021年   2392篇
  2020年   2204篇
  2019年   2143篇
  2018年   1478篇
  2017年   2410篇
  2016年   1515篇
  2015年   2399篇
  2014年   2592篇
  2013年   3144篇
  2012年   4252篇
  2011年   4330篇
  2010年   4034篇
  2009年   3638篇
  2008年   3575篇
  2007年   3348篇
  2006年   2800篇
  2005年   2094篇
  2004年   1474篇
  2003年   869篇
  2002年   893篇
  2001年   922篇
  2000年   806篇
  1999年   277篇
  1998年   38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2篇
  1981年   1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2年   15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24篇
  1955年   7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982.
在2004-2005年和2005-2006年小麦生长季,设置不同的灌水时期和灌水量处理,研究了小麦籽粒产量、籽粒淀粉含量、淀粉合成相关酶活性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全生育期不灌水条件下,籽粒中的可溶性淀粉合酶(SSS)和淀粉粒结合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在灌浆初期显著升高,在灌浆中后期显著降低,同时灌浆后期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亦显著降低。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有利于小麦在灌浆中后期保持较高的SSS和GBSS活性,提高灌浆后期籽粒中的支链淀粉、直链淀粉和总淀粉含量;灌水量进一步增加时,灌浆中后期的SSS活性显著降低,GBSS活性升高,灌浆后期的支链淀粉含量降低,直链淀粉含量升高。在两个生长季中拔节期和开花期每次灌水60 mm处理的土壤贮水消耗量较高,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和籽粒产量较高。在此基础上增加灌水量时,开花至成熟阶段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显著升高,土壤贮水消耗量降低,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分利用效率和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983.
The ultra-structure of mother and outer daughter scales of Lilium Oriental hybrid Sorbonne were studied using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o examine the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of starch and lip...  相似文献   
984.
以番茄‘合作908’为试材,在筛选出的3种稻壳基质中进行育苗,通过喷施5种不同浓度海藻肥,研究育苗基质和海藻肥耦合效应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幼苗在3种育苗基质中生长存在显著差异,以腐熟稻壳∶蛭石∶珍珠岩=6∶2∶2(T2)处理幼苗生长最健壮;喷施800倍液海藻肥处理效果最佳,其株高、茎粗、干鲜重、根系活力及壮苗指数均显著高于其他浓度处理;壮苗指数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质种类×海藻肥对壮苗指数存在互作(P=0.029),其中基质种类影响程度大于海藻肥;T2基质+喷施800倍液海藻肥处理幼苗生长最佳,根系活力和壮苗指数分别比对照提高24.04%和19.05%。此结果可以为工厂化番茄优质种苗培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85.
快速获取作物叶片叶绿素含量对及时诊断作物健康状况、指导田间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关中地区2020年夏玉米为研究对象,获取试验区无人机多光谱影像,提取植被指数,分析所选植被指数与SPAD的相关性,筛选得到模型的输入变量,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随机森林回归(RF)和分层线性模型(HLM)分别构建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以及全生育期的SPAD估算模型,最终选出最优估算模型,以期为快速获取夏玉米SPAD提供参考。研究发现:除NRI之外,NDVI、OSAVI、GNDVI、RVI、MCARI、MSR、CIre与SPAD均显著相关,其中,OSAVI、NDVI与SPAD呈现出较强且稳定的相关性;各个生育期的最优模型均是RF模型,在拔节期、抽雄期、灌浆期和全生育期,验证集R2分别为0.81、0.81、0.73、0.61,RMSE分别为1.24、2.32、3.13、3.20;对于SPAD估算模型,将降雨量、最高气温这两个气象因子与植被指数耦合的HLM模型可以一定程度提升线性模型的估算精度,但其精度低于RF模型。因此,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RF模型可以实现夏玉米SPAD的快速准...  相似文献   
986.
控释肥在大葱育苗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采用金正大公司生产的控释掺混肥(21—6—15)进行大葱盆栽育苗试验,并与普通复合肥进行肥效对比,分析不同施肥处理对大葱株高、茎粗、叶绿素、可溶性糖、体内全氮、全磷、全钾的影响,探讨控释肥在大葱育苗上应用的可行性及最佳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控释肥养分的释放能满足大葱整个苗期对养分的吸收需求。与同量有效养分的普通复合肥相比,控释肥能明显提高土壤中的有效养分含量,可以改善葱苗的品质,提高其产量及肥料的利用率,氮素利用率达40%-50%。营养钵直径为25cm,高30cm,施入控释肥量为10g/钵时,育苗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7.
湿地松组培继代增殖的影响因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湿地松抗病家系和非抗病家系的成熟合子胚为外植体,以不同的基本培养基成分、不同的激素成分及浓度配比和不同的培养方式,研究湿地松离体培养继代增殖的关键技术及主要影响因子。  相似文献   
988.
【目的】探讨黄芪、黄芩、大黄、金钱草体外对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传统的水提法制备黄芪、黄芩、大黄、金钱草等中药的提取液,测定其对PK-15细胞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采用细胞病变观察法确定4味中草药对TGEV致PK-15细胞病变的抑制作用,并通过MTT法计算药物的最小抗病毒质量浓度和抑制指数。【结果】黄芪、黄芩、大黄、金钱草的最大安全质量浓度分别为50,12.50,6.25和6.25mg/mL。黄芩、黄芪能抑制TGEV对PK-15细胞的吸附,抑制指数分别为8和4;大黄、金钱草能直接灭活TGEV病毒,抑制指数均为8。【结论】黄芩、黄芪、大黄、金钱草体外对TGEV均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89.
为构建和筛选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山羊痘病毒弱毒株,用已构建的口蹄疫病毒O/Chi-na99毒株的EGFP-P7.5-P1-2A-3C基因整体通过平末端连接到KpnⅠ酶切后的线性载体pUC119-TK中,得到重组载体pUC119-TK-EGFP-P7.5-P1-2A-3C。重组载体通过缺失的TK基因与羊痘病毒弱毒株在BHK-21细胞中同源重组,用EGFP作为标记筛选出重组毒株,并进行PCR鉴定、抗原捕获ELISA试验检测及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该重组弱毒株能在1~10代BHK-21细胞中稳定传代,扩增出约3000bp片段,并经测序确证为基因P1-2A-3C;抗原捕获ELISA试验检测均为阳性;Western blot分析表明转移载体pUC119-TK-EGFP-P7.5-P1-2A-3C在感染的GTPV AV41BHK-21细胞中表达的蛋白可被O型FMDV高免血清特异性识别,并具有反应原性。这些结果表明获得了表达O型口蹄疫病毒P1-2A-3C基因的重组山羊痘弱毒株。  相似文献   
990.
采用盆栽套种方法探讨了不同程度根系互作对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的生长和吸收利用土壤Zn的影响,以及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系是否能活化土壤中难利用态Zn.不同程度的根系互作采用不同隔膜处理,即无隔膜处理、400目尼龙筛布隔开和PVC板隔开.结果发现,当两种生态型东南景天套种时,不同程度的根系互作对非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地上部和根系的生物量、根系Zn含量有显著影响.当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的根系完全交互作用或采用400目尼龙筛布隔开时,非超积累生态型的根系Zn含量显著增加,其地上部和根系生物量比其单种时显著减少.这些结果间接表明,超积累生态型东南景天根系能够活化土壤中的难溶态Z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