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49篇 |
免费 | 1086篇 |
国内免费 | 1662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415篇 |
农学 | 1140篇 |
基础科学 | 733篇 |
1673篇 | |
综合类 | 9312篇 |
农作物 | 1463篇 |
水产渔业 | 854篇 |
畜牧兽医 | 2583篇 |
园艺 | 1463篇 |
植物保护 | 6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56篇 |
2023年 | 320篇 |
2022年 | 794篇 |
2021年 | 831篇 |
2020年 | 837篇 |
2019年 | 804篇 |
2018年 | 594篇 |
2017年 | 851篇 |
2016年 | 570篇 |
2015年 | 852篇 |
2014年 | 913篇 |
2013年 | 1163篇 |
2012年 | 1598篇 |
2011年 | 1614篇 |
2010年 | 1530篇 |
2009年 | 1395篇 |
2008年 | 1403篇 |
2007年 | 1299篇 |
2006年 | 1041篇 |
2005年 | 789篇 |
2004年 | 508篇 |
2003年 | 331篇 |
2002年 | 337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266篇 |
1999年 | 7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10篇 |
1995年 | 9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6篇 |
1991年 | 3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4年 | 1篇 |
1966年 | 1篇 |
1965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58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11篇 |
1955年 | 1篇 |
195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81.
3种豆科牧草山地红壤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山地红壤中对印尼大绿豆、印度豇豆和白扁豆等3种豆科牧草进行适应性种植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印尼大绿豆具有生育期长(201d),鲜草产量高(59774.4kg/hm^2),粗蛋白含量高(16.92%),生长表现良好,饲用价值高特点,便于推广利用。 相似文献
82.
由于精氨酸及其代谢产物具有广泛生物学作用,使得近年来研究者们在生理、生化和营养等方面对其作了大量的研究。母乳严重缺乏精氨酸,仔猪精氨酸内源合成对精氨酸的平衡起了重要作用,使得哺乳仔猪精氨酸的内源合成成为精氨酸营养的研究核心。通过对精氨酸内源合成路径和场所的了解,研究者们进一步研究了精氨酸内源合成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仔猪日龄、日粮中精氨酸的水平、乳酸盐和皮质醇的浓度等。本文就仔猪精氨酸内源合成的途径和场所、内源合成的量、影响因素以及精氨酸的需要量等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了精氨酸内源合成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83.
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结构、功能、活性与多态性、脂代谢中的作用、表达与调节等方面综述了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是一种重要的脂质转运蛋白,着重论述了MTP与脂代谢关系、MTP表达与调节.MTP的活性、基因表达状态是控制极低密度脂蛋白合成、装配和分泌速率的重要因素,研究MTP基因表达与调节对预防动物脂肪肝、提高畜禽生产品质,探讨人类脂类代谢性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等重要疾病形成机制,对防治这些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4.
高铜对肉鸡肾脏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了解高铜对肉鸡肾脏线粒体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1日龄科宝肉仔鸡120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喂以对照日粮(Cu 11 mg/kg,对照组)和高铜日粮(Cu 110 mg/kg,高铜Ⅰ组;Cu 220 mg/kg,高铜Ⅱ组;Cu 330 mg/kg,高铜Ⅲ组),检测梯度剂量硫酸铜在不同的饲喂时间(12日龄、24日龄、36日龄、48日龄、60日龄)肉鸡肾脏线粒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的指标.结果显示:高铜Ⅱ组与高铜Ⅲ组SOD、GSH-PX、MDA都呈现代偿性升高,然后有降低的趋势.提示日粮中铜浓度达到220 mg/kg时,肾脏线粒体功能紊乱. 相似文献
85.
动物源大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与头孢菌素酶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重庆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及头孢菌素酶(AmpC)基因型的分布,利用初筛及表型确认方法,从临床分离的192株仔猪白痢大肠杆菌、65株奶牛乳腺炎大肠杆菌、69株鸡大肠杆菌中筛选出19株产ESBLs、6株产ArnpC酶大肠杆菌,并应用PCR扩增及PCR产物测序方法进行ESBLs及AmpC基因型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地区动物源大肠杆菌携带TEM型、CTX-M型、DHA-1型和CMY-2型基因的阳性率分别为2.15%、5.21%、0.61%和0.61%.其中,有5株同时携带2种基因.而DHA-1型基因为国内兽医临床首次检出,获得GenBank登录号为FJ386455.结果提示,重庆地区以TEM型和CTX-M型β-内酰胺酶为主,且产ESBLs与AmpC酶大肠杆菌为多重耐药菌株,需引起兽医临床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6.
通过将猪细小病毒CG-05株同步接种于ST细胞,测定不同时间收获的病毒液的TCID50和HA,研究了CG-05株病毒在ST细胞上的增殖规律。病毒接种后镜检观察接毒细胞,在接种病毒后24 h,即可在细胞较少的区域看到非常轻微的病变。测定病毒TCID50,检测到接毒后培养17h病毒已经明显增殖;当培养到40h左右,其TCID50即接近高峰,达到10-7.2/0.1mL以上,并进入平台期;继续培养,TCID50最高可达到10-8.5/0.1mL,且直到122 h也不见明显降低。病毒HA价也出现同样的平台期,但比TCID50的平台期出现得晚,到50 h才进入平台期。结果表明,用ST细胞培养CG-05株病毒,接种病毒培养56~96 h后,如病变达到80%以上,且细胞脱落已形成20%以上空斑,此时收获病毒可获得高效价的病毒液。该研究可为制备高效价的PPV病毒抗原提供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87.
利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虎纹蛙前肠、中肠和后肠微生物结构和功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虎纹蛙(Rana rugulosa)肠道核心菌群是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Romboutsia属、鲸杆菌属(Cetobacterium)、叶杆菌属(Phyllobacterium)是绝对优势菌属。肠道中存在弧菌(Vibro)、邻单胞菌(Plesiomonas)、气单胞菌(Aeromonas)、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脱硫弧菌属(Desulfovibrio)、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伊丽莎白菌(Elizabethkingia)等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芽孢杆菌(Bacillu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和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等潜在益生菌。比较发现,前肠和中肠微生物丰度和多样性显著高于后肠,且在门和属水平菌群结构差异明显;前肠和中肠微生物功能相似,与能量代谢、维生素代谢、氨基酸代谢、脂代谢、外源物质降解和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而后肠中与核酸代谢、碳水化合物代谢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前肠和中肠中与信号转导、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转运和分解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后肠中与信号分子互作、细胞过程与信号、增殖与修复、免疫系统、翻译、转录、酶家族、环境适应、膜转运等关联微生物丰度较高。本研究解析了虎纹蛙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为虎纹蛙健康养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云南省断奶仔猪腹泻的致病性原因,通过对30个发生断奶仔猪腹泻猪场的210份粪便、60份饮用水,总计270份样品,进行病毒及致病性细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致病性大肠杆菌严重污染饮用水,致病性大肠杆菌在饮用水中检出40株,阳性率为66.7%,粪便中检出100株,阳性率47.6%;致病性沙门氏菌在饮用水中检出10株,阳性率为16.7%,粪便中检出24株,阳性率为11.4%,均对亚胺培南敏感。在粪便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orcine epidemic diarrhea virus,PEDV)、猪圆环病毒2型(porcine circovirous type 2,PCV2)、猪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PRRSV)及猪轮状病毒(porcine rotavirus,PoRV)的PCR扩增阳性率为5.2%~13.0%,在饮用水中未检出。通过对云南省断奶仔猪腹泻进行病因分析,了解断奶仔猪腹泻的具体原因,本试验结果为从病因入手防制该病提供更合理、更切合实际情况的理论依据与试验参考。 相似文献
89.
This experiment was inten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long non-coding RNA (H19) expression levels in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and regeneration,and lay the foundation of its mechanism reach in 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C2C12 cell line and ICR mice were used as experimental material,bioinformatics assay was used to exploit its non-coding character and low conservatism in different species,and the expressions of H19 in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skeletal muscle development and the phase of muscle regeneration were detected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qRT-PCR).The results showed that,H19 expression levels in postnatal mouse skeletal muscle decreased with increasing age;during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H19 mRNA increased gradually,and then maintained a high level;The expression of H19 was maintained at a high level through days 4 to 6 after injury.In consideration of its express character in C2C12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skeletal muscle damage repair model,H19 may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myogenesis and skeletal muscle regeneration.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