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500篇
  免费   1160篇
  国内免费   1634篇
林业   1400篇
农学   1142篇
基础科学   734篇
  1688篇
综合类   9326篇
农作物   1466篇
水产渔业   819篇
畜牧兽医   2593篇
园艺   1467篇
植物保护   659篇
  2024年   121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785篇
  2021年   819篇
  2020年   824篇
  2019年   792篇
  2018年   579篇
  2017年   853篇
  2016年   558篇
  2015年   858篇
  2014年   913篇
  2013年   1169篇
  2012年   1614篇
  2011年   1630篇
  2010年   1543篇
  2009年   1408篇
  2008年   1418篇
  2007年   1308篇
  2006年   1056篇
  2005年   798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331篇
  2002年   336篇
  2001年   330篇
  2000年   268篇
  1999年   7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2年   4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81.
芦笋花药培养胚状体诱导条件优化的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建立一种效率较高的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机制,实验以TH IELIM F1为试材,利用正交实验设计L16(45)探讨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NAA、6-BA、2,4-D、蔗糖、谷氨酰胺等五种因素对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影响。结果表明:NAA是影响芦笋花药培养中诱导胚状体的主要因素,其次是6-BA、蔗糖,而2,4-D、谷氨酰胺的影响较弱。芦笋花药培养诱导胚状体的最优组合是0.01 mg/L NAA、2.0 mg/L 6-BA、1.0 mg/L 2,4-D、50 g/L蔗糖、0 mg/L谷氨酰胺。  相似文献   
982.
植物β-1,3-葡聚糖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植物β-1,3-葡聚糖酶(β-1,3-D-葡聚糖-3-葡萄糖苷水解酶,EC3.2.1.39)属PR2(Pathogensis—relatedpmteins,PR)类蛋白,作为植物抗真菌基因工程的热点之一,近年来的研究进展较为迅速。文章就β-1,3-葡聚糖酶的生物特性、分类、诱导、抗性和发育进行了竦合性介绍。  相似文献   
983.
广西岩溶山区栽培果树生态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筛选和引进适宜不同地质背景岩溶区域栽培的优良果树品种,实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选择了南方优质梨、枇杷、无核黄皮、桃、日本板粟等几种果树优良品种在广西岩溶峰丛洼地的都安县三只羊乡和峰丛谷地的全州县白宝乡进行试种,了解其在不同生态环境条件下的初步表现。观测结果表明,桃在两种立地条件下均表现良好,大果枇杷和无核黄皮适应都安三只羊的环境,全州县白宝乡宜发展落叶果树,如梨、桃、李、石榴、板栗。  相似文献   
984.
对苇状羊茅不同氮磷钾水平及数量性状和产草量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氮对产草量的影响最大,在5个数量性状中,株高、茎高、叶数、叶长4个性状与产草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其中茎高和叶长对产草量的作用较大,其它性状通过茎高和叶长对产草量的间接作用也较大,在苇状羊茅高产栽培中,茎高和叶长是重点调控对象,应围绕茎高和叶长的调控目标制定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85.
用穗重型杂交水稻渝优11号为载体,研究探明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模式下本田底肥氮占总氮比例、栽插密度、施肥水平、栽插叶龄等栽培措施对稻谷单产及经济性状的影响;筛选出了各因子水平的优化组合A2B3C1D2,初步提出了重庆地区强化栽培的技术规程:纯氮的70%作底肥、每hm2栽12万窝、每hm2施纯N 105kg、叶龄为3.5叶时移栽的因子组合可以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986.
以自选系L17为母本,8085为父本杂交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大穗型玉米杂交种豫单101。2年省区试该品种平均产量8 542.50 kg/hm2,比对照增产11.7%,籽粒粗蛋白含量11.78%,粗脂肪3.81%,粗淀粉71.46%,赖氨酸0.33%,容重762 g/L。属高蛋白优质粮饲兼用型玉米新品种。  相似文献   
987.
Bt与EoNPV合理混配的筛选程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苏云金杆菌(Bt)和核型多角体病毒(NPV)是活体微生物杀虫剂中应用最多的两种类型。为提高杀虫刹的防治效果,人们常将它们混合使用,如Bt与茶尺蠖核型多角体病毒(EoNPV)的混用。实践表明,混用后与单用相比,杀虫速度和广谱性均比NPV提高;其药效的均衡性和持久性也比它们分别单用有所改善。为了使这些功能特性标准化和技术手段规范化,我们拟进行Bt与EoNPV合理混配筛选程序的研究,采用时间效率(如联合时效系数)和剂量效率(如共毒系数)等方面的多种量化指标,试图对混剂理想配比作出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988.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地检测猪瘟病毒野毒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为临床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工具。【方法】在猪瘟病毒基因组5′端非编码保守区设计一对猪瘟病毒通用引物和一条特异性MGB探针,通过优化,得到最佳反应体系和反应条件,进行特异性、灵敏度和临床样本符合检验。【结果】该方法在100~10-7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检测极限达5.3×10-2pg 病毒核酸;对24个质控样本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能检测除猪瘟兔化弱毒疫苗(HCLV)以外的猪瘟流野毒株,其它猪相关致病病原检测阴性;对122份疑似猪瘟样本检测的结果与本实验室建立的RT-nPCR方法的符合率为94.3%(115/122),阳性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86.4%(38/44)和98.7%(77/78),Kappa值为0.87>0.75。【结论】建立的一步TaqMan-MGB 荧光定量PCR方法能鉴别猪瘟野毒和HCLV疫苗毒,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与笔者先前建立的RT-nPCR方法对临床样本的检测结果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89.
以羽衣甘蓝和芥菜型油菜种间杂种(ZH201)(2=3x=ABC=27)为试验材料,以花序轴,果柄和子房为外植体,采用不同处理对其进行再生研究;对获得的再生试管苗用秋水仙素和二甲基亚砜进行处理,比较不同因素对染色体加倍的影响;对获得的三倍体和六倍体植株进行形态学和细胞学比较.结果表明:杂种植株再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果柄、子房、花序轴,将外植体直接接种到分化培养基(MS+0.2 NAA+3.0 mg/L 6 BA 3.0 mg/L+5.0 mg/L AgNO3+0.6 mg/L GA3)上再生频率最高.在染色体加倍处理方面,以100 mg/L秋水仙素处理根尖24 h效果最好,获得的六倍体植株与三倍体相比,花朵颜色较深,花瓣较大,花药饱满,荚果能够正常生长,获得部分种子.在细胞学上,三倍体植株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存在着大量单价体,后期Ⅰ、后期Ⅱ发现有大量染色体落后现象.六倍体植株中在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期Ⅰ、后期Ⅱ也发现有染色体落后现象,但是落后染色体比三倍体少.
Abstract:
Rachises, pedicels and ovaries from the interspecific hybrid ZH201 (2n= 3X=ABC=27) between Brassica oleracea var. acephala and B. juncea were used as explants and cultured on different media to study their frequency of regeneration. The regenerated plantlets were treated with colchicine or Dimethylsulfoxide(DMSO) to compare their effect on chromosome doubling and to obtain hexaploid plants. The morphological and cyt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iploid and hexaploid plants were compar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let regeneration frequency of the explants was in the order of pedicel > ovary > rachis. The highest regeneration frequency was obtained when the explants were directly inoculated on the differentiation medium MS+0.2 mg/L NAA+3.0 mg/L 6-BA+ 5.0 mg/L AgNO3 +0.6mg/L GA3. The treatment of root meristem with 100 mg/L colchicine solution for 24 hours yielded the best results of chromosome doubling. Compared with their triploid counterparts, the hexaploid plants obtained had bigger petals with darker color and well-filled anther and normal pods and, as a result, yielded some seeds. In cytological examination, many univalent chromosomes were observed during meiosis metaphase I of pollen mother cells of the triploid plants and many lagging chromosomes during anaphase I and anaphase Ⅱ. Though lagging chromosomes were also detected during anaphase Ⅱ and anaphase Ⅱ of the hexaploid plants, their number was much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triploid plants.  相似文献   
990.
报道了鄂西南山区32种国家级珍稀濒危药用植物资源,介绍了其保护级别、分布、生境、药用部位、药用价值及资源状况,并结合鄂西南山区珍稀药用植物的现状,对资源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