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2篇
  免费   35篇
  国内免费   78篇
林业   63篇
农学   144篇
基础科学   68篇
  110篇
综合类   266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99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6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7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9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5篇
  2008年   52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58篇
  2005年   34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王少敏  冉昆  魏树伟  王宏伟  张勇  董冉  董肖昌 《园艺学报》2018,45(Z2):2709-2710
‘岱酥’是以‘黄金梨’ב砀山酥梨’杂交选育的中熟梨新品种。果实圆形,平均单果质量353.5 g,果面黄色,果点较明显,无或极少果锈;果肉淡黄白色,肉质酥脆,汁液丰富,石细胞少,酸甜可口,风味浓郁,含可溶性固形物12.1%,可滴定酸0.17%,品质上。果实发育期120 d左右,在山东泰安8月中旬成熟。早果性、丰产性强,改接第3年产量达17 200 kg ? hm-2。  相似文献   
122.
为研究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对冬小麦出苗、农艺性状、主要病虫害防效、产量等的影响,以周麦27为试验品种进行田间试验,以每100kg种子30%噻虫嗪FS 240m L+30g/L苯醚甲环唑FS 200m L为对照药剂,设置3种不同药种质量比(400、600、800g/100kg)进行研究,以确定最佳用药量。结果表明:各药剂处理对小麦均不产生药害、出苗安全,可显著提高出苗率,增强小麦植株素质,成熟安全。各药剂处理小麦主要病虫害的病情指数(被害株率、百株蚜量)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但防效有所差异;除400g/100kg包衣对金针虫、纹枯病的防效低于对照药剂处理且差异显著外,其余药剂处理的防效均与对照药剂处理差异不显著。与空白对照(CK)相比,400、600、800g/100kg包衣处理小麦增产率分别为6.71%、8.16%、9.07%,对照药剂处理的增产率为8.29%,均与CK差异显著。生产中推荐45%烯肟菌胺·苯醚甲环唑·噻虫嗪悬浮种衣剂应用于小麦生产的最佳用量为600g/100kg包衣。  相似文献   
123.
为了明确套袋对‘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的影响,以套双层袋‘栖霞大香水’梨为试材,不套袋果实为对照,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了‘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结果表明:套袋‘栖霞大香水’梨和对照不套袋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套袋‘栖霞大香水’梨检测到3类34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量为2671.53 ng/g;不套袋果实检测到3类42种芳香物质,香气物质总含量为10040.14 ng/g。套袋导致‘栖霞大香水’梨果实香气种类和含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24.
本文以毛细管气相色谱内标法测定乳油中的甲醇、甲苯、二甲苯、N,N-二甲基甲酰胺和萘5种有害溶剂。采用Stabilwax-DA毛细管色谱柱(30m×0.32mm,0.25μm)及氢火焰离子检测器,以正癸烷为内标物计算含量。测定结果不受样品中有效成分的干扰,5种目标物的线性关系良好,样品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98.72%~102.7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3.0%。对市售25种乳油产品的实际检测应用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5.
烟草钟器腐霉的分子鉴定与致病力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河南省嵩县送检的烟草茎黑腐病样本上分离获得1株腐霉菌,为明确该菌的种类及对烟草的致病力,对所得菌株进行形态学鉴定、DNA序列分析和致病性测定。结果表明,菌株菌落呈放射状型,并逐渐变为花瓣型,菌丝无隔;孢子囊球形、梨形;藏卵器球形;雄器钟状或不规则;rDNA-ITS序列测定分析,该菌序列与GenBank上登录号KC014615.1和GU133597.1等的序列同源性大于99%,鉴定为钟器腐霉(Pythium vexans de Bary)。对培育到10叶期的‘中烟100’品种接种,7天后该菌的病情指数为48,对照瓜果腐霉(P. aphanidermatum)的病情指数为62.7,表明其对‘中烟100’的致病力不及瓜果腐霉。  相似文献   
126.
通过小区试验与田间示范相结合,对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防治黄萎病的效果以及对棉花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在小区试验中,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后,对黄萎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防效随试验施药量增加而增加;同时较对照病指明显降低,尤其是666.7m2用量600g处理。2年中病指变化不明显,在产量上,施药处理明显高于对照处理,其中处理3增产最为明显,2年平均增产达12.78%。大田示范中,防治黄萎病效果同样明显,2年平均病指低于对照6.0以上,产量增加12.99%以上。所以,小区与田间示范均证明枯草芽孢杆菌随水滴施可以防治黄萎病发生,并能增加棉花产量。  相似文献   
127.
The tea green leafhopper Empoasca vitis Göthe (Homoptera: Cicadellidae) has become the key insect pest affecting tea plantations in southern China. The control of E. vitis with chemical insecticides is not only costly but also has serious undesirable effects. It is therefore imperative that environmentally sound and sustainable management alternatives be developed.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potential of using the non-host plant Catsia tora (Fabaceae) as a cover crop for the control of E. vitis in tea plantations. The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derived from the C. tora plants were shown to be repellent to leafhoppers. These compounds were collected through headspace absorption, and its 19 components were identified through 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Based on the behavioral responses of E. vitis to 11 of these volatile compounds (those with relative amounts greater than 1), three bioactive compounds (p-cymene, limonene, and 1,8-cineole) were observed to play a key role in the regulation of the E. vitis population and were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at repelling leafhoppers. The intercropping of C. tora in a tea field markedly reduced the E. vitis population levels and promoted an increase in the natural enemies of this pest, such as spiders, coccinellids, and lacewings.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sustainable pest management achieved using C. tora as a cover crop offers an interesting alternative strategy for the control of this important tea pest.  相似文献   
128.
基于土地开发整理修订农用地分等结果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土地开发整理是实现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也一直是耕地占补平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补充耕地质量问题,以及已取得的农用地分等成果,考虑土地利用数据共享的原则,对在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耕地等级评定中如何充分和合理利用农用地分等成果进行探讨,即对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耕地等级评定过程中,把土地开发整理工程作用的因素作为补充指标对耕地等级指数进行修订。在充分考虑补充耕地质量的基础上,依据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内涵,建立了适宜土地开发整理项目中耕地等级评定的一种技术方法。并通过大石桥市虎庄镇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实证,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9.
基于高速摄像系统的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试验   总被引:17,自引:13,他引:4  
运用高速摄像系统对精密排种器的种子排种过程进行图像采集,将采集的图像进行背景去除、滤波、锐化、二值化等图像处理,提出了根据种子面积和质心位置特征值检测精密排种器性能的方法。在不同的工作参数下对排种精度和播种均匀性进行试验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高速摄像检测和人工检测的排种合格指数相对误差小于1%,变异系数误差小于3%,此方法的检测精度满足精密排种器性能检测要求。  相似文献   
130.
通过对野生草坪草植物--扁蓄连续3年的种植观察研究表明,扁蓄极耐严寒,对干旱、水涝、高温等逆境适应性强,抗污染能力强,保持绿色时间长,管理简便,比较适合作为园林绿化的地被植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