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林业   21篇
农学   8篇
基础科学   4篇
  4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6篇
畜牧兽医   7篇
园艺   11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9 毫秒
91.
中国西部地区退耕还林的作用和战略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恶化与退耕还林所发挥作用的探讨,结合西部自然环境特点和区情,总结了新中国50年来退耕还林和种草所经历的4个阶段,提出了保护自然资源和恢复生态环境及整治大江大河的对策.  相似文献   
92.
Mucins are large glycoproteins that cover epithelial surfaces of the body and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prevention of inflammatory and various infectious diseases. In this study, five membrane‐bound and seven secreted mucin genes in the channel catfish were identified. All these identified mucin genes possess at least one PTS, von Willebrand D (VWD) or SEA domains. The expression of the 12 mucin genes in channel catfish was first studied with infection of Edwardsiella ictaluri and 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Expression difference in MUC13a, MUC13, MUC2 and MUC5b was found in the intestine after E. ictaluri infection. Eight mucin gene expressions (except MUC3a, MUC2, MUC4 and MUC5f) were up‐regulated at 4 hr and down‐regulated after 24 hr in the gill with F. columnare infection. Expression level of MUC2 gene was up‐regulated in the intestine with E. ictaluri infection without no significant change in the gill under the F. columnare infection, which indicate that MUC2 is tissue‐specific gene expression and has different immune respond to two bacterial challenge. Taken together, the study showed mucin from the gill by F. columnare challenge induced an obvious response than mucin from the intestine with E. ictaluri infection.  相似文献   
93.
用热力学、动力学原理及向量热技术研究细菌的代谢特征和代谢规律,是生物学学科异性生命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此作者着重介绍了细菌代谢特征的热化学方法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94.
2014-2018年中国田间秸秆焚烧火点的时空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从长时间序列、全国尺度剖析田间秸秆露天焚烧现象,对科学疏导秸秆露天焚烧和提高行政监管效率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基于2014-2018年的中国区域内Satsee-Fire火点数据,经过数据转换、提取、清洗等处理流程后,本研究构建了2014-2018年中国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数据集,并进一步采用重心转移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和k均值聚类模型从不同时空尺度探索了近五年中国田间秸秆露天焚烧火点的时空分布格局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中国秸秆露天禁烧政策成效显著,研究时段内秸秆火点数量呈现显著的逐年单调递减态势,年均降低率达22.43%;月际间秸秆火点集中在2-4月、10-11月,合计占全年比重的85.71%;空间上集聚在东北、华北和华中地区,黑吉辽地区占比高达56.37%,如以胡焕庸线为界限,则东南半壁和西南半壁分别占全部火点的78.73%、21.27%。年际间秸秆火点重心主要位于辽宁-河北一带,受东北地区秸秆火点逐年减少影响,总体呈现向西南方向迁移的发展特征;月际间秸秆火点重心呈明显的回字形迁移轨迹。秸秆火点的全局空间自相关介于0.33~0.49,总体在较低水平,并呈现逐年降低态势,在空间上的集聚现象在不断分化,火点的离散分布态势愈加明显,以往高密度秸秆火点的县域密集分布现象在空间不断离散。不同省份的秸秆焚烧现象呈现出“秋冬季主导型”、“春季主导型”和“秋季主导型”3种聚类类型,不同地区的秸秆焚烧规律与其种植制度、作物类型和物候节律具有密切关系。在对秸秆焚烧现象进行管控和疏导时,应充分考虑当地物候节律,以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行政效率。  相似文献   
95.
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储量估算的样点密度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县域是我国国家尺度土壤碳库估算的基本地域单元,合理的土壤样品采集密度是保证估算精度要求的基础。以桃源县为例,设置4.70、0.90、0.60、0.40、0.25、0.15、0.10和0.05个km-2共8个样点密度梯度,利用经典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样点密度对县域尺度土壤有机碳库估算精度的影响。经典统计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重复抽样下土壤有机碳均值及其变异系数的波动逐渐增大,标准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025X-0.47,R2=0.97,p0.01)。地统计学分析表明,随着样点密度的降低,块金值和基底效应逐渐增加,偏基台、变程和决定系数的波动幅度逐渐增大,拟合残差呈幂函数增加(Y=0.001 4X-1.66,R2=0.56,p0.05);土壤有机碳空间分布的局部差异逐渐被弱化,重复抽样下县域土壤有机碳库储量及其平均误差的波动逐渐增强,均方根误差呈幂函数增加(Y=0.77X-0.05,R2=0.59,p0.05)。从整体上看,样点密度小于0.15个km-2时,以上变化均急剧增强,土壤碳储量估算的精度快速降低。因此,综合科学、高效和经济方面的考虑,估算县域农田表层土壤有机碳储量的最佳样点密度为0.15个km-2。本研究结果可为开展区域尺度土壤有机碳野外调查提供辅助支持。  相似文献   
96.
近60年我国土壤侵蚀科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系统总结我国近60年土壤侵蚀科学研究取得的成就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整合,重点介绍全国土壤侵蚀时空特征与动态变化、土壤侵蚀过程及其调控机制、黄河泥沙来源与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的界定、风力侵蚀机制及沙漠化防治、侵蚀环境演变与调控等5个对土壤侵蚀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的进展,提出了我国土壤侵蚀学科亟待加强的3个领域。  相似文献   
97.
合成了6个新的烯唑醇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IR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了配合物的结构。结构分析表明:1属三斜晶系,空间群P-1,晶胞参数:a=0.897 6(2)nm,b=1.355 1(3)nm,c=1.5 381(4)nm,α=92.128(3)°,β=99.029(3)°,γ=106.509(7)°,V=1.764 9(7)nm3,Z=1。在配合物1中,六配位的镉离子都采取扭曲的八面体配位构型,与分别来自烯唑醇配体的4个氮原子和2个氯原子配位。1由分子间氢键连接成一维链结构。配合物的抑菌活性均高于配体烯唑醇,而且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增加有不同程度的增强。  相似文献   
98.
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3C值的时空变异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利用数码图像显微镜处理系统和稳定性碳同位素测定技术 ,对 2 0世纪 30— 80年代不同年代不同植被区域内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及δ1 3C值的时空变异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全国不同区域辽东栎气孔密度为 5 35~80 0stoma·mm- 2 ,平均值为 70 3stoma·mm- 2 ,δ1 3C值为 - 2 8 4 7‰~ - 2 5 0 2‰ ,平均值为 - 2 6 83‰。从时间分布角度 ,由 2 0世纪 30— 8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和δ1 3C值持续降低比较明显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域中辽东栎叶片气孔密度呈增加趋势 ,而δ1 3C值呈降低趋势 ;青藏高原高寒植被区域中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呈增加趋势 ,但气孔密度几乎没有变化。从空间分布角度 ,30年代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3个区域中辽东栎气孔密度和δ1 3C值依次递减 ,说明水分利用效率 (WUE)呈下降趋势 ;5 0年代 ,辽东栎气孔密度在 4个植被区域之间产生波动 ,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2个区域中的辽东栎气孔密度比较接近 ,且高于气孔密度相差不大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和青藏高原高寒植被 2个区域 ,4个植被区域类型之间辽东栎叶片δ1 3C值差异不大 ;80年代 ,辽东栎在由东到西分布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至温带草原区域 ,气孔密度和δ1  相似文献   
99.
植被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中枢。植被退化是在不利自然因素及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影响下生态系统逆行演替的一种过程与结果,是土地荒漠化的主要诱因。在回顾国内外植被退化研究进展的基础上,总结了植被退化的研究历程和退化程度的定量监测评价方法,探讨了植被退化研究方法中尚存在的问题,展望了能够全面系统、快速简单监测评价植被退化程度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0.
为了揭示机械碾压对城市绿地土壤的影响,为城市植被栽植及土壤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以在建的西安植物园新园区为例,对机械碾压前后园区土壤理化性质和养分特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碾压后土壤容重升高,孔隙度普遍降低,0~30、30~60、60~100 cm土壤容重分别高出碾压前4.20%、14.60%、20.70%;碾压后土壤pH升高;碾压后,土壤表层速效氮含量普遍升高,提高了287%,表层土壤速效磷含量提高了20.30%,表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提高了12.10%,碾压前后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不大。碾压破坏了土壤结构,导致土壤容重增加,土壤pH升高,改变了土壤养分分布。针对以上问题及植物园建设的复杂性,须采取精准的土壤改良措施并长期监测碾压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