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3996篇 |
免费 | 1400篇 |
国内免费 | 2530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615篇 |
农学 | 1544篇 |
基础科学 | 1265篇 |
2576篇 | |
综合类 | 11116篇 |
农作物 | 1613篇 |
水产渔业 | 1343篇 |
畜牧兽医 | 4040篇 |
园艺 | 1762篇 |
植物保护 | 105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22篇 |
2023年 | 590篇 |
2022年 | 1288篇 |
2021年 | 1255篇 |
2020年 | 1207篇 |
2019年 | 1156篇 |
2018年 | 814篇 |
2017年 | 1193篇 |
2016年 | 843篇 |
2015年 | 1279篇 |
2014年 | 1293篇 |
2013年 | 1506篇 |
2012年 | 2008篇 |
2011年 | 2179篇 |
2010年 | 1993篇 |
2009年 | 1612篇 |
2008年 | 1593篇 |
2007年 | 1444篇 |
2006年 | 1147篇 |
2005年 | 825篇 |
2004年 | 566篇 |
2003年 | 350篇 |
2002年 | 447篇 |
2001年 | 389篇 |
2000年 | 348篇 |
1999年 | 137篇 |
1998年 | 29篇 |
1997年 | 4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25篇 |
1994年 | 13篇 |
1993年 | 15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12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7篇 |
1987年 | 8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4年 | 2篇 |
1966年 | 1篇 |
1962年 | 3篇 |
1956年 | 9篇 |
1955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疫区牛羊同时寄生有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等多种寄生虫。目前血清学诊断方法对这 4种寄生虫病的检测需 2~ 4次操作。将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抗原分别以 0 1 5 ,0 0 4 ,0 0 6和 0 1 3μg/ μL的最佳浓度依次定点在同一硝酸纤维素膜条上 ,制成 4种寄生虫病联合诊断膜。用黄牛IgG ,水牛IgG和山羊IgG联合免疫兔 ,获得了高效价兔抗黄牛、水牛和山羊 (简称兔抗牛羊 )IgG抗血清。应用兔抗牛羊IgG抗血清连接酶标SPA ,建立了 1份血纸能同时用于检测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抗体技术。经浙江、湖北、四川、安徽等省应用 ,该项技术具有省工、省时、经济、实用等优点。适宜于牛、羊捻转血矛线虫、日本血吸虫、伊氏锥虫和肝片吸虫病流行区的普查或监测 相似文献
92.
以宁夏盐池国家级草原资源生态监测站为依托,选择荒漠草原典型冰草植被类型的封育(5年)与未封育样地对地面节肢动物、植物以及土壤性质进行了调查,同时分析了地面节肢动物对封育后植物和土壤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封育对地表植被和土壤性质均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尤其是植物个体数、高度和盖度以及生物量封育样地显著高于未封育样地(P<0.05)。调查样地共捕获地面节肢动物7目26科28个类群;封育围栏内外共有的优势类群为拟步甲科琵甲属,共有的常见类群有13个类群,共有类群数占总类群数的50%。并且,地面节肢动物对封育亦产生了积极的响应,动物群落个体数、类群数和多样性封育样地均高于未封育样地,但均没有达到显著水平(P>0.05),说明荒漠草原短期封育(5年)对地表植被和地面节肢动物具有不同的生态效应。相关分析表明,地面节肢动物类群数和Shannon指数均与土壤容重呈显著负相关(P<0.05),而优势度指数与土壤容重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土壤容重是地面节肢动物群落结构封育内外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而且不同地面节肢动物类群对封育内外生境的选择性而表现出不同的响应特征。 相似文献
94.
旨在对辽宁绒山羊和内蒙古绒山羊的基因组选择信号进行筛选。本研究利用Illumina 50K的山羊芯片,对内蒙古绒山羊、辽宁绒山羊和黄淮山羊进行基因型检测,质控后获得50 010个共同SNPs位点。通过群体分化系数Fst和XP-EHH,以黄淮山羊为参考群体分别对内蒙古绒山羊和辽宁绒山羊进行选择信号检测,Fst和XP-EHH值的top 5%作为阈值。结果,利用Fst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501个候选基因,利用XP-EHH在绒山羊基因组中筛选到145个候选基因。其中有12个SNPs在绒山羊基因组中受到较强选择。通过基因注释筛选到21个候选基因,包括EXOC4、ASIC2、PCDH9、RHBDD1、IRS1和PDE10A等。这些基因主要富集在PI3K-Akt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和松弛素信号通路等。研究结果发现,绒山羊在驯化过程中其基因组很多与毛囊相关的基因受到了强烈的选择。这些发现也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绒山羊的选择进展,为中国绒山羊品种的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95.
96.
猪宰后肌肉SOD与MDA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莱芜猪(24头)、鲁莱黑猪(24头)和大约克夏猪(12头)共60头去势公猪为试验对象,研究宰后肌肉SOD活性与MDA含量的变化及其对肉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猪宰后肌肉随贮存时间的延长,肌肉SOD活性逐渐下降,MDA含量则逐渐上升;不同品种猪间的SOD活性和MDA含量,除MDA5 d差异不显著外(P0.05),其余均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并且SOD活性始终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MDA含量则是莱芜猪鲁莱黑猪大约克夏猪。②在肉质特性方面,不同品种猪间的肉色、滴水损失、系水率、烹饪损失、肌内脂肪(IMF)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具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与大约克夏猪相比,莱芜猪和鲁莱黑猪肌肉具有鲜红的肉色、良好的持水性能、较丰富的IMF含量和较低的PUFA含量。③猪宰后肌肉SOD、MDA与持水性能、肉色、嫩度等重要肉质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相关,证明SOD活性越高和MDA含量越低的肌肉,其系水力越高、肉色越鲜艳,并且肉质越细嫩。研究结果提示:猪宰后肌肉SOD通过消除或降低氧自由基而抑制脂质氧化,参与调控了肉质特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97.
96份雀麦属材料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利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来自国内外的96份雀麦属材料的遗传多样性。19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109条谱带,其中106条是多态性谱带,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7.25%。POPGENE 1.31软件分析结果显示:96份雀麦属材料总的基因多样性指数(Nei’s)为0.2756,Shannon信息指数为0.4257,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基因流(Nm)为1.3273,各种群间有一定的基因交流。用SLT_NTsys2.1e软件进行UPGMA聚类分析表明,96份材料可分为6个类群,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用Arlequin3.1软件进行AMOVA分析表明,种间的分子变异比率为15.85%,种内的分子变异比率为84.15%,种内分子变异较大,种内遗传多样性高于种间的遗传多样性。 相似文献
98.
通过对200日龄产蛋早期的78只高邮鸭血浆总蛋白(TP)、白蛋白(ALB)、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碱性磷酸酶(ALP)、乳酸脱氢酶(LDH)、α-淀粉酶(AMY)、总胆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无机磷(P)共11项生化指标进行测定,研究其与产蛋性状的相关性.结果显示TP(58.25±7.83)g/L,ALB(18.16 4.23)g/L,AST(25.83±9.35)U/L,ALT(55.07±36.25)U/L,ALP(332.2±153.1)U/L,LDH(319.46±99.61)U/L,AMY(554.3±168.8)U/L,HDL-C(1.19 0.65)mmol/L,CHO(3.19±0.83)mmol/L,LDL-C(1.72 0.96)mmol/L,P(0.29 0.12)mg/mL;AST活性与开产体重呈强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99.
为了研究高邮鸭胚胎及其重要组织器官的生长发育情况,测定了高邮鸭胚胎的胚重、胚长、肝脏重、胸肌重及腿肌重,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胚龄的增加,鸭胚胎的胚重、肝脏、胸肌和腿肌性状的测定值由慢到快逐渐增大,而胚长的累积生长趋势较为平缓.鸭胚胎的胚重、肝脏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增加,胚长的生长速度较为平缓,17胚龄达到高峰(0.59 cm/d),然后缓慢下降;胸肌的生长速度较为缓慢,17胚龄最高(0.06 mg/d),然后逐渐下降;腿肌的绝对生长速度随着胚龄的增加而缓慢增加,但在27胚龄后有所下降.鸭胚胎的所有性状的相对生长都表现为前期强后期弱的趋势.不同孵化阶段鸭胚胎的各组织器官与整体的生长速度不一致,13~27胚龄期间,肝脏、腿肌为晚熟部位,胸肌为早熟部位.本研究结果为鸭胚胎的相关研究提供了基础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本试验选用200只24周龄健康海蓝褐蛋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基础日粮中含钙3.55%)、低钙组(日粮含钙1.27%)、试验Ⅰ组(8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和试验Ⅱ组(20mg依普黄酮/kg低钙日粮),观察依普黄酮对笼养蛋鸡骨质疏松症骨组织病理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与低钙组相比,试验Ⅰ、Ⅱ组骨髓腔面积分别显著下降7.81%(P0.05)和10.26%(P0.05),骨皮质平均厚度分别显著升高23.78(P0.05)和27.60(P0.05),并且骨小梁增厚、变密,骨陷窝变浅,成骨细胞增多,破骨细胞减少。结果表明,低钙日粮中添加依普黄酮能显著改善蛋鸡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症状,与其促进成骨细胞生成,抑制破骨细胞活性,使其骨量增加,骨结构得到改善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