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1699篇 |
免费 | 1287篇 |
国内免费 | 2214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16篇 |
农学 | 1278篇 |
基础科学 | 1032篇 |
2368篇 | |
综合类 | 9855篇 |
农作物 | 1501篇 |
水产渔业 | 1145篇 |
畜牧兽医 | 3832篇 |
园艺 | 1639篇 |
植物保护 | 103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96篇 |
2023年 | 491篇 |
2022年 | 1069篇 |
2021年 | 1099篇 |
2020年 | 1026篇 |
2019年 | 939篇 |
2018年 | 711篇 |
2017年 | 1110篇 |
2016年 | 746篇 |
2015年 | 1168篇 |
2014年 | 1219篇 |
2013年 | 1411篇 |
2012年 | 1843篇 |
2011年 | 1960篇 |
2010年 | 1809篇 |
2009年 | 1490篇 |
2008年 | 1512篇 |
2007年 | 1347篇 |
2006年 | 1056篇 |
2005年 | 796篇 |
2004年 | 549篇 |
2003年 | 324篇 |
2002年 | 359篇 |
2001年 | 324篇 |
2000年 | 298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29篇 |
1996年 | 18篇 |
1995年 | 13篇 |
1994年 | 8篇 |
1993年 | 7篇 |
1992年 | 17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12篇 |
1989年 | 10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11篇 |
1986年 | 7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3篇 |
1978年 | 3篇 |
1974年 | 3篇 |
1972年 | 4篇 |
1966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2篇 |
1962年 | 4篇 |
1956年 | 10篇 |
1955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研究旨在探索脂质体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条件,为构建疾病模型动物及抗猪瘟病毒转基因猪提供技术平台。本研究比较了不同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分离培养方法,将培养至3~5代的胚胎儿成纤维细胞,通过脂质体(LiPofectamineTM 2000)介导转染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结果显示,在所选用的不同浓度脂质体和重组质粒,以及不同转染时间的组合中,2 μL脂质体介导1.5 μg重组质粒,转染6 h时可获得19%的转染效率,极显著高于其他剂量和时间组合(P<0.01)。这些结果表明,脂质体、重组质粒及转染时间的优化组合,能有效介导抗猪瘟病毒基因重组质粒PGPUG/GFP/Neo转染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相似文献
32.
选取1日龄罗斯308肉仔鸡540R,随机分为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5R.处理Ⅰ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Ⅱ、Ⅲ、Ⅳ、ⅤV和Ⅵ在基础日粮中分别添加0.08%、0.15%、0.20%、0.30%和0.40%葡萄糖酸(GA).研究葡萄糖酸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的影响,探讨葡萄糖酸在肉鸡日粮中应用的可行性.结果表明:①与对照组相比,0.15%和0.20%添加组显著提高0~21日龄、22~42日龄鸡的日增重(P<0.05);0.20%添加组降低0~21日龄料重比2.67%(P<0.05),0.15%添加组降低22~42日龄料重比1.72%(P<0.05),0.15%和0.20%添加组分别降低试验0~42日龄料重比1.89%和1.61%,达到显著水平(P<0.05);GA对肉鸡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②21日龄时,0.15%~0.30%添加组显著提高粗蛋白和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0.15%和0.20%添加组显著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42日龄时,0.15%、0.20%和0.40%添加组均显著提高粗蛋白和磷的表观消化率(P<0.05),0.15%~0.30%添加组显著提高钙的表观消化率(P<0.05). 相似文献
33.
目前,规模化养猪场一般采取28-35日龄的仔猪早期断奶,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母猪的生产力及饲料的利用率,提高了猪场的经济,但随着仔猪断奶日龄的提高,也出现了许多生产上的问题,其中较为普遍而且影响较为严重的就是仔猪断奶后的转群应激。 在生产实践中,我们已克服了仔猪断奶应激,通过半年多的反复对比试验发现,在断奶仔猪转群后的3d-5d天内,饲料中添加一定量的电解多维,对缓解断奶仔猪因转群造成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泻、膘情下降、抗病力减弱等不良反应均能起到满意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电解多维山东省明发… 相似文献
34.
Tittarelli M Di Ventura M De Massis F Scacchia M Giovannini A Nannini D Caporale V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B, Infectious diseases and veterinary public health》2005,52(9):403-409
The authors studied the persistence of infection in 46 ewes experimentally infected with Brucella melitensis biovar 3 and monitored through three subsequent reproductive cycles. The entire experimental period lasted for 151 weeks. Infection of ewes and elimination of Brucella in milk, or its presence in vaginal discharges, persisted throughout the duration of the trial, as demonstrated by recurrent elimination of Brucella in milk and vaginal discharges. Brucella melitensis was recovered from the tissues of one ewe killed at the end of the trial. The strain was recovered from vaginal swabs and milk following parturition in the third reproductive cycle from an ewe that had aborted in the first cycle but was not pregnant in the second cycle. From a public health point of view, the periodical recovery of Brucella from the milk during the entire trial period illustrated that brucellosis in sheep remains a continuous occupational risk and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problem for consumers of fresh milk and milk products. That risk may persist for at least 3 years following the initial infection of the flock. Lamb antibody titres became negative in all lambs within 5 months after birth. This suggested that serological tests on lambs may have no practic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if performed during the first 5 months of life. Nevertheless, the birth of three infected lambs suggested that the phenomenon of latent carrier state may represent another way for B. melitensis to persist in a flock. 相似文献
35.
1株高致病性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细胞培养方法从临床表现神经症状的死亡仔猪脑组织内分离获得1株病毒,同时对该病毒进行电镜负染观察、昆明种小鼠致病性试验、RT-PCR检测和部分基因测序分析。电镜观察可见细胞培养物中有大量的直径约115 nm的冠状病毒样粒子;接种病毒的小鼠均出现典型的神经症状,死亡率100%;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HEV)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结果阳性;其S基因序列与GenBank中登录的HEV-67 N相应基因序列的同源性高达99.6%。结果表明,分离的病毒为猪血凝性脑脊髓炎病毒,分离株暂命名为HEV-CC-2007。 相似文献
36.
温度与饲粮维生素C水平对后备蛋鸭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温度与饲粮维生素C水平蛋鸭的血清免疫和抗氧化指标的影响.选取12周龄金定鸭216只,温度设低温(2±1)℃和适温(18±1)℃2个水平;饲粮中的维生素C添加水平分别为0、200和800 mg/kg.试验共6个处理,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试验鸭.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果表明:1)低温使血清维生素C浓度显著降低了27.78%(P<0.05),对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白介素2(IL-2)、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生长激素(GH)、胰岛素(Ins)、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I)、瘦素(Lep)、皮质醇(Cort)、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和甲状腺素(T4)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2)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血清维生素C、IGF-I、Lep水平显著升高(P<0.05),Cort浓度显著降低(P<0.05);3)温度和维生素C的交互作用对Cort的含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对IGF-I、Lep、IgG和IgA的含量影响显著(P<0.05),对GH、Ins、维生素C、L3、T4及各个抗氧化指标的影响没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果提示,低温影响后备蛋鸭血清维生素C的浓度,但饲粮中添加200 mg/kg维生素C时,可提高在低温条件下的后备蛋鸭血液维生素C的水平、提高血液中Lep和IGF-I的浓度、增强机体抗氧化和抗寒冷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37.
38.
39.
40.
独龙族独龙鸡品种现状及保护规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8月,笔者对贡山县独龙江乡独龙族养殖的"独龙鸡"(未认定的地方品种)的生长习性、品种特征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独龙鸡是独龙族祖辈养的鸡;目前的种群数量只有约200只,处于濒危物种边缘,整个流域分布上呈现明显的核心区、杂交区及无独龙鸡区;与其它的土和新品种鸡相比,外表和基因特征上有明显的区别,在肉质、营养、产蛋量及抗病性上比其它新品种鸡具有明显的优势;当地社区和农户一直保护着独龙鸡,主要是因为其具有很强的抗病性,而其它新品鸡与独龙鸡的杂交后代却没有这样强抗病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