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02篇
  免费   154篇
  国内免费   199篇
林业   161篇
农学   97篇
基础科学   98篇
  252篇
综合类   1037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96篇
畜牧兽医   314篇
园艺   188篇
植物保护   71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94篇
  2020年   74篇
  2019年   70篇
  2018年   68篇
  2017年   84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76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61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1篇
  2005年   89篇
  2004年   75篇
  2003年   53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42篇
  1999年   8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71年   1篇
  1970年   1篇
  1966年   1篇
  194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一种非EDSV引起的鸭传染性减蛋症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自1999年5月以来,浙江省许多产蛋鸭发生了一种以产蛋率锐减为特征的新疾病,其中某地区67户养鸭专业户,共饲养蛋鸭15.7万羽,陆续进入产蛋高峰期后,有2375 羽鸭群的产蛋率突然下降,由原来的91.2%减到52.7%,同时伴有畸形蛋、沙壳蛋,蛋质低劣,蛋清稀薄,除少部分病鸭伴有烦躁不安和吵棚外,鸭群的精神体态基本正常,采食量略有下降,一般不引起死亡。起初养鸭户都误认为是当地饲料厂供应的饲料所致,后来发现该病具有传染性,疫病主要沿河流自上而下蔓延。在此后1个多月时间内,共有49户养鸭户12.3 万羽蛋鸭相继发病,产蛋率下降幅度为20%~80%,使用各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提高饲料营养也不起作用。该病发病急,传播迅速,通常在2~3天内产蛋率由80%~90%以上下降到30% ~40%,有的甚至更低,产蛋率越高,感染后下降幅度往往越大。病鸭从产蛋下降到康复需3 -7周时间,恢复后不能达到标准产蛋曲线,产蛋周期缩短。剖检病鸭主要表现为生殖器官病变,卵巢卵泡减少、萎缩,输卵管蛋白分泌部缩小,蛋白分泌腺减少,子宫萎缩,有的严重病例可见卵黄性腹膜炎,肝、心、肾和肺有斑点出血。该病的临床症状类似于减蛋综合征( EDS)[1],但是,用减蛋综合征灭活苗免疫预防不能有效保护。作者对病鸭体作无菌检查并分离了病毒(命名为YH99株),用0.2 μm滤器过滤后,经人工感染易感蛋鸭能成功诱导典型发病,再从病鸭中回收到同样病毒。将YH99株与鸡源减蛋综合征病毒(EDSV-AV127)[2~4]和鸭源减蛋综合征病毒[3](EDSV-JE 1,由上海市畜牧兽医站周锦萍提供)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相似文献   
92.
糙米型饲粮对肉脂型育肥猪的饲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46头体重近15kg的肉脂型仔猪随机分为2组,分别饲以饲料稻糙米型饲粮与玉米型饲粮,经3个月饲养试验结果表明:糙米型饲粮组猪的生长速度显著高于玉米组,同时每公斤增生的饲料消耗较玉米组降低了9.7%。经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表明,两组屠宰率和瘦肉率均无显著差异,但以糙米型饲粮组猪肉的系水力较高、口感较好。  相似文献   
93.
应用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效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1997-1999年在吉林市7个地点进行了性信息素诱杀水稻二化螟的试验。结果表明;性诱芯田间有效期长达42d,水盆诱捕器每盆每晚最大诱蛾量达481头,每盆每日最大诱蛾量Y与每盆每日平均诱蛾量X之间的关系是:随着X的增大,Y对X的倍数逐渐下降,在平均诱蛾量较低时,雄蛾对诱捕器有一定的选择性,但当虫口密度大时,雄蛾对诱捕器的选择性下降,结果使不同诱盆的诱蛾量接近均等。初步结果表明;性诱杀效果较好,与化学农药防治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94.
从粳稻日本晴和籼稻R1128杂交衍生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中获得一个稳定遗传的白条纹叶突变体wsl1(white stripe leaf 1),世代为F10。与亲本R1128相比,突变体wsl1表现出白条纹叶,同时叶脉呈现白化,该性状在苗期就出现并持续整个生育期;突变体的株高、每穗总粒数、剑叶长、生育期显著增加,而结实率显著下降,其他农艺性状没有显著变化。分蘖期突变体wsl1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胡萝卜素含量较杂交亲本R1128显著下降;透射电镜观察表明,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的叶绿体形状异常,不规则。遗传分析表明,该突变性状由1对隐性核基因控制。精细定位后发现,目标基因WSL1位于第1染色体短臂上标记M1-54与标记M1-70之间,两者相距89.7kb。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候选区间内共有8个开放阅读框,暂未发现已报道的叶色相关基因;其中LOC_Os01g02080编码肽基脯氨酰顺反异构酶,GO(Gene Ontology)分类显示其可能与类囊体形成有关,后续将通过比较测序、qRT-PCR等分子实验来确定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5.
青花菜浙青80是利用萝卜质(ogura)雄性不育系技术选育的杂交品种,适合夏种秋冬收,从移栽至收获80 d左右。株型中等,较直立,株高约70 cm,开展度约70 cm;叶色深绿,侧枝少;花球紧实、颜色绿,遇低温不发紫,花蕾匀细,花球表面不易满天星,球茎不易空心,商品性好,球径15 cm左右,单球质量570 g左右。于2018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96.
【目的】柱头外露是影响杂交水稻制种的一个重要性状。本研究旨在初步鉴定控制柱头外露率的QTL。【方法】以高柱头外露率粳稻两系不育系大S×低柱头外露率热带粳稻品系D50的F_2群体及海南陵水、浙江杭州两地重复种植的F_(2:3)群体为材料,考查F_2群体及陵水、杭州两地两次重复F_(2:3)群体单边柱头外露率(PSES)、双边柱头外露率(PDES)和柱头总外露率(PES)。【结果】相关分析表明,单边柱头外露率、双边柱头外露率和柱头总外露率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根据构建的大S×D50 F_2群体遗传连锁图谱,QTL分析检测到水稻柱头外露率QTL 21个,分布于第1、2、3、4、6、7和12染色体上,贡献率变幅为0.1%~57.6%,除个别贡献率极低的位点外,绝大部分QTL加性效应来自于高值亲本大S。其中位于第4染色体和第12染色体的两个位点q PDES4,q PES12在F_2和两次重复F_(2:3)群体中均检测到,贡献率分别达17.86%和16.98%。位于第3染色体的q PES3位点在陵水、杭州两次F_(2:3)群体中重复检测到,贡献率高达25.6%。【结论】检测到的QTL,有些与其他学者报道的处于同一位置,有些则是新的柱头外露率QTL。这些水稻柱头外露率QTL为今后柱头外露率基因精细定位、克隆、以及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MAS)选育高柱头外露率粳型不育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
利用黑龙江省高粱生产上应用的主要杂交种的恢复系对相应异胞质雄性不育系进行测配,并对杂交后代的育性反应及主要农艺性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细胞质不育系的育性反应不同,但后代的主要农艺性状无显著变化,A3、A6细胞质雄性不育系有被利用的可能。  相似文献   
98.
随着转基因技术发展和应用,转基因外源基因表达蛋白在环境中富集和降解情况成为公众关注的问题,外源蛋白在环境中的检测和监测成为转基因研究和监管的一个方向.本研究利用模拟自然降解和蛋白酶K两种方式,处理转基因大豆种子(5%GTS 40-3-2),采用Western blot、双抗夹心快速检测试纸条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  相似文献   
99.
通过连续5年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对稻麦两熟农田土壤物理性状、水稻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收获时,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耕层土壤容重、紧实度和土壤中固相部分所占比例,增加耕层土壤毛管孔隙度和土壤中气相部分所占比例。就水稻产量而言,翻耕秸秆粉碎还田处理较秸秆不还田处理有不同程度的提高,5年平均增产428 kg/hm~2,增幅为4.50%,主要是通过增加有效穗数和穗粒数来提高水稻产量。总之,本试验条件下,翻耕秸秆粉碎还田措施有利于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00.
Suppressing effects of mass trapping using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with main active ingredients of Z-11-hexadece-nal, Z-13-octadecenal and Z-9-hexadecenal on the rice stem borer, Chilo suppressalis were investigated during the flight periods of the overwintering and 1^st generation in the paddy area of 60 ha in 1999. Population density of C. suppressalis in the pheromone-treated fields was lower than that in control. The egg masses decreased by 74. 39% and population size of adult males of the 1^st generation decreased by 61.64% in the treated fields as compared to control. Meanwhile, the damage by C.suppressalis larvae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the treated fields than control (t-test, P=0.05). Percentages of brownish leaf sheath, dead heart, and white head in the treated fields were decreased by 70.90%, 57.01% and 44.30%,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to control. The present study demonstrated that mass trapping to C. suppressalis using synthetic sex pheromone shows great potential as an alternative measure in an environment-friendly pest management and at the same challenging the insecticide use that has some environment impa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