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266篇
  514篇
综合类   2403篇
农作物   321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65份叶色紫化茶树种质资源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65份叶色紫化茶树资源春梢内含生化成分与芽叶色差进行检测。结果表明:65份种质资源中茶多酚含量30%~40%的资源占80%,咖啡碱含量3%~4.5%的资源占86%,氨基酸含量5%~7%的资源占22%,酚氨比低于8的资源有20份,酚氨比高于15的有7份;ZY-4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可溶性糖含量≥6%的紫芽资源有11个,其中含量最高的是ZY-8;春季花青素含量变幅为1.65~15.56 mg/g,夏季的花青素含量变幅为3.21~35.57 mg/g;紫芽新品系中明亮度L值和测色值b与花青素含量有密切关系,而花青素含量与叶绿素含量有密切关系,与各生化成分之间没有显著性相关。  相似文献   
982.
为了明确秦岭山地降水时空变化的特征,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气候依据,基于秦岭地区1964-2017年32个气象站的逐月降水数据资料并采用AUSPLIN插值法将其转为区域面上数据,结合小波分析、趋势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时空尺度下秦岭山地1964-2017年降水变化特征及其南北差异性。结果表明:(1)近54年秦岭全区年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速率为-11.95 mm/10 a,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周期性及显著的空间差异,降水主要集中在中南部。(2)季尺度上,近54年秦岭山地的降水变化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空间上尤以春季在高海拔区的减少趋势最为显著。(3)秦岭山地降水变化存在着明显的南北差异,近54年北坡年均降水呈减少趋势,平均速率为-7.1 mm/10 a,南坡则呈增加趋势,速率为35.1 mm/10 a;气温突变前,北坡降水变化趋势不明显而南坡以增加趋势为主;气温突变后,南北坡均以增加为主,而北坡全区均呈增加趋势。54 a来,秦岭以南地区降水强度大,夏冬两季容易导致干旱、极端降水等自然灾害,进而对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应增强旱涝灾害的预防。  相似文献   
983.
Increasing human demands for Earth’s resources are hastening many environmental changes and creating a need to incorporate the routine monitoring of ecosystem functions into forest management.Under global change and anthropogenic disturbances,soil carbon (C) cycling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is undergoing substantial changes that result in the transformation between soil C sources and sinks.Therefore,the forest C budget requires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lying soil C dynamic under environment...  相似文献   
984.
好氧堆肥过程常存在分层现象,对于发酵产物的均一性和整体质量存在影响。为探究好氧堆肥物料病原菌灭活的分层情况,该研究以不翻抛(T1)为对照组,设置3组好氧堆肥试验(T2高温期翻抛、T3降温期翻抛、T4高温期和降温期翻抛),对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常规理化性质和病原菌去除效率等进行分析,并利用克里格法(KRIGING)对堆体不同位置的温度和含水率进行插值分析。结果表明,4个处理发酵温度均达到了《畜禽粪便堆肥技术规范》要求,高温期最长的处理为T3和T4,达到7 d,T4处理的病原菌去除率最高,达到97.15%;从分层规律来看,堆体含水率从高到低为上层、中层、下层;好氧堆肥物料病原菌去除效率顺序从高到低为中层、下层、上层,4个处理病原菌去除率均不低于95.56%。综合考虑,高温期和降温期翻抛(T4处理)更有利于牛粪和秸秆混合堆肥物料整体实现无害化。该研究可为牛粪好氧堆肥过程中病原菌杀灭和翻抛参数的优化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985.
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汇课程思政、立德树人是国内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主要方向,以《生物安全》课程为例,将课程思政和核心价值观融入到课程改革实践,通过融入爱国思想、创新课程教学方法、方案与设计及构建课程教学改革的质量评价体系,提升生物安全意识,全方位提升学生道德素养,培养满足时代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986.
测定霜脲氰、代森锰锌对马铃薯晚疫病菌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毒力,发现霜脲氰抑制马铃薯晚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明显高于代森锰锌,抑制孢子囊和游动孢子萌发及孢子囊释放游动孢子的活性明显低于代森锰锌;两药抑制游动孢子游动的活性很低。以1∶7、1∶8混配对游动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的抑制表现增效,以1∶1~1∶10混配对抑制孢子囊萌发的增效系数为1.55~5.39,其中1∶5的增效系数高达5.39。  相似文献   
987.
通过对14份花生新品种进行引种试验,分析各品种的产量情况与性状表现.结果表明在辽宁省种植,产量最品种是丰花1号和锦花5号,分别比对照海花增产14.3%和12.8%.  相似文献   
988.
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不同发育天数的颖果和成熟籽粒为试材,对这3类谷物近糊粉层、中央胚乳细胞内淀粉体的发育过程及成熟籽粒淀粉粒的形态结构进行系统观察和比较。结果表明:①随着颖果的生长,这3类谷物中央胚乳细胞淀粉体形态发生不同转变,小麦由长条形转变为不规则形,水稻由梭形向椭球形转变,玉米由圆球形转变为不规则形。②在颖果发育后期,小麦、水稻和玉米近糊粉层胚乳细胞中淀粉体体积明显小于中央胚乳。③在成熟籽粒里,小麦淀粉体分圆饼状大淀粉体和圆球状或不规则状小淀粉体,水稻淀粉体以椭球状为主,内部淀粉粒呈棱角状,少量淀粉体呈圆球状,玉米淀粉粒呈不规则状和圆球状。④小麦淀粉粒度分布范围最广,玉米次之,水稻最低;平均直径由大到小依次为玉米、小麦、水稻。⑤小麦、水稻、玉米胚乳中均存在单粒和复粒淀粉体,其中小麦和玉米以单粒淀粉体为主,水稻以复粒淀粉体为主。证明在胚乳不同部位,这3类谷物淀粉体的发育和形态上存在较多异同点。  相似文献   
989.
松嫩平原盐碱土对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不同盐碱胁迫对吉89 45和吉农大10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盐碱胁迫处理下,生育前期叶绿素含量低,之后逐渐增加,到抽穗期达最大值,然后又开始下降,2个品种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各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始终低于对照。另外,不同处理中叶绿素a含量的变化范围始终大于叶绿素b含量的变化范围。  相似文献   
990.
三峡库区不同农业经营模式的肥料投入评估及其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生态环境在农村发展中的地位日益突出,研究农业生产转型过程中不同农业经营模式农资投入对解析农村生态环境中非点源污染负荷有重要启示,同样有助于针对性地制定控制面源污染的方案。采用PRA(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方法,抽样采集三峡库区重庆段农业经营主要农作物肥料投入情况,根据整理调研材料、综合评估调研结果划分研究区农业生产经营模式为:一般散户、种植大户、公司企业、养殖大户、种养大户、合作社。核算不同经营模式单位面积肥料投入,确定研究区不同经营模式下用肥量与结构的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肥料用量总量在1997年到2011年间呈递增趋势,复合肥近年增速明显;2)不同经营模式用肥结构间存在差异,一般散户、养殖大户、种养大户这3种经营模式与种植大户、公司企业、合作社这3种经营模式各自内部又存在相似性,前者常规用肥比例较大,而后者在有机肥、高钾复合肥等肥料的用量及比例方面较高;3)研究区用肥结构以常规肥料为主,其中氮、磷折纯量单位面积投入为一般散户、养殖大户较种植大户、公司企业、养殖大户、种养大户、合作社显著高;4)农户种植结构因经营模式而异,一般散户、养殖大户、种养大户以传统的农作物玉米、水稻、红苕、土豆为主,表现为"小而全"的特性;而种植大户、公司企业、合作社则在技术支撑的前提下表现为以市场为导向、生产特定高附加值农产品。三峡库区重庆段不同农业经营模式中主要农作物单位面积用肥折纯量大小为玉米蔬菜土豆其他作物红苕果木园林水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