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0篇
  免费   302篇
  国内免费   506篇
林业   306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266篇
  514篇
综合类   2403篇
农作物   321篇
水产渔业   190篇
畜牧兽医   942篇
园艺   349篇
植物保护   164篇
  2024年   36篇
  2023年   81篇
  2022年   223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90篇
  2019年   186篇
  2018年   133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81篇
  2015年   230篇
  2014年   246篇
  2013年   288篇
  2012年   467篇
  2011年   418篇
  2010年   408篇
  2009年   365篇
  2008年   360篇
  2007年   334篇
  2006年   289篇
  2005年   236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92篇
  2001年   70篇
  2000年   8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51.
集约化猪场长大母猪繁殖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对1020头长大母猪,2107胎次的若干繁殖性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母猪的不同胎次对产仔数、合格产仔数、平均个体初生重均有显著影响;3~7胎次的母猪繁殖性能比较稳定,明显优于其它胎次(P〈0.05);夏季和早秋的高温对母猪受胎率的影响表现为受胎率下降、不合格仔猪发生率上升、平均个体初生重减小;母猪的乳头数与断奶头数、断奶个体重均呈显著的正相关;总产仔数、产活仔数与断奶个体重呈负相关。本研究将为改进规模化猪场的技术管理、确定母猪的利用年限、提高母猪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2.
报道了1只大熊猫呼吸道感染,继发肠炎的病例。介绍了其病史,血液学变化和临床症状。经过微生物培养和鉴定,确诊呼吸道感染的致病菌为铜绿假单胞菌,继发性肠炎的致病菌为白色念珠菌。根据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阿奇霉素和环丙沙星治愈呼吸道感染;选用氟康唑和金双歧,治愈继发性肠炎。并讨论了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发病原因,总结了临床用药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3.
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抗体消长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血清中和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对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免疫狐进行抗体水平动态监测,结果表明,疫苗接种14 d抗体达到保护,21~30 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免疫240 d抗体仍在保护值以上。对SN抗体和HI抗体进行动态分析表明,两者呈正相关,均可用于狐传染性脑炎活疫苗免疫效力监测。  相似文献   
154.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红柳、侧柏和合头草等3个树种的抗旱性与9项抗旱指标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关联度分析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叶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以及电导率与3个树种的关联度分别为0.767 4、0.700 5、0.679 3和0.628 7,它们可作为3个树种重要的抗旱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55.
前期研究表明新城疫病毒(NDV)HN蛋白为病毒热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为了进一步研究HN蛋白的热稳定性以及影响其热稳定性的结构特征,研究利用杆状病毒表达了NDV TS09-C耐热株的HN蛋白的胞外区,将两个拷贝的TS09-C株HN胞外区基因分别插入到载体pFastBac-dual的PH启动子和p10启动子下游,在HN蛋...  相似文献   
156.
为了研究微生物菌剂对粪便恶臭组分及微生物菌群的影响,选取猪粪和玉米秸秆作为堆肥原料进行28 d的堆肥试验.试验分为5组,A、B和C组分别用玉米秸秆调节堆体水分为40%、50%和60%,D和E组不加玉米秸秆,A、B、C和D组分别接种微生物菌剂,E组不添加菌剂.结果 显示,B组堆体的高温持续时间最长,粪便腐熟效果最好.与E...  相似文献   
157.
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非编码单链RNA分子,通过与靶基因mRNA配对以指导其功能表达,在动物中扮演着重要的基因调节作用。研究表明,miRNA广泛参与调节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调控、新陈代谢和疾病发生等生命过程。本文综述了miRNA在家兔中的研究,例如促进肌肉细胞增殖分化、调节脂肪代谢和影响疾病发生等,探讨miRNA在家兔中的研究现状和发展方向,旨在为家兔遗传育种与繁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8.
以鲁家村田园综合体项目为例,构建田园综合体土地利用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组合确定指标权重,并从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3方面对其土地利用效益进行综合分析,以期为田园综合体建设提供借鉴。结果显示:鲁家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初期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中,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所占比重依次减小。鲁家村土地利用效益在田园综合体规划实施后有较大提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于2016—2017年增幅较大,2017—2018年增幅较小;生态效益在2016—2018年总体呈现稳定小幅增长。总的来看,鲁家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当地社会发展、经济提升、生态保护等均有正向影响,且在短期内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显著,而生态效应提升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9.
辣椒HD-Zip基因家族鉴定、系统进化及表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鉴定辣椒HD-Zip基因家族,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系统分析其在基因组中的分布、基因结构、进化分化特征及在不同组织中的时空表达特异性,解析该家族的进化特征及生物学功能。【方法】根据已报道及PlantTFDB数据库中的拟南芥HD-Zip序列,利用本地BLAST工具在我国辣椒测序品种‘遵辣1号’基因组中比对,并利用Pfam、SMART工具进一步验证。采用EMBOSS Programs、MEGA、GSDS、MEME、MCScanX、OrthoMCL、Circos等软件预测辣椒HD-Zip基因家族成员蛋白理化性质,构建系统进化树,定位染色体,分析基因结构、基因复制类型及直系、旁系同源基因。基于GEO数据库,运用R软件、本地perl语言及Cytoscape分析辣椒HD-Zip组织表达差异并绘制共表达网络。【结果】本研究在‘遵辣1号’基因组中鉴定获得42条辣椒HD-Zip,命名为CaHDZ01—CaHDZ42CaHDZs长度跨度较大,70% CaHDZ蛋白的pI小于7.0。除CaHDZ42,其余基因不均匀地分布在12条染色体上,部分基因为片段复制。该基因家族可分为4个亚族,分别含有18、9、5、10个HD-Zip,基因结构及蛋白结构域差别显著。辣椒、番茄和拟南芥3个物种中的直系同源基因对数目大体相同,但同为茄科的辣椒和番茄之间的稍多;辣椒中的旁系同源基因少于番茄和拟南芥,说明辣椒基因组的倍增事件并没有使CaHDZs明显扩增。对无油樟、水稻、玉米、番茄、马铃薯、辣椒‘CM334’、辣椒‘Zunla-1’、毛果杨、葡萄以及拟南芥9个代表物种的HD-Zip进化特征分析结果表明,从被子植物开始,HD-Zip基因家族就稳定存在4个亚族。推测在形成4个亚族前,HD-Zip分为两组,其中一组分化成I和II亚族,而另一组则分化成为III和IV亚族。CaHDZs在根、茎、叶、花芽、花和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模式分析结果显示,4个亚族具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趋势。其中I亚族基因在辣椒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均较高,且不同成员间表达模式不同,CaHDZ22在茎中的表达最高,表明该基因可能对辣椒茎的生长有重要作用。II、III和IV亚族基因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量相对较低,但部分基因在特定组织中具有较大的表达量。如CaHDZ34在辣椒果实成熟后期具有较大高的表达量,CaHDZ02CaHDZ28在果实膨大时表达较高,CaHDZ04在果实成熟前期具有较高的表达量。CaHDZs表达网络中有33对基因表达趋势的相关系数(PCC)大于0.8,6对大于0.9,表明CaHDZs协同调控了辣椒的生长发育,不同亚族之间也具有协同性。【结论】在‘遵辣1号’基因组中鉴定获得42条CaHDZs,可分为4个亚族,不同亚族的基因结构、蛋白保守结构域及表达模式不同。在进化过程中,辣椒HD-Zip保守性高,数目没有明显扩增,I和II亚族、III和IV亚族关系更近。CaHDZs具有组织表达差异性,协同调控了辣椒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60.
通过对重庆市不同规模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计算结果的比较研究,对出现的中型灌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大于小型灌区的结果进行合理性分析,并为重庆市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进一步提高,提出相关建议,为政府相关部门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综合考虑重庆的地形、气候、土壤等因素.根据选定灌区的实测数据,采用首尾测算法计算2017年重庆市不同规模灌溉农田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系数,采用单因素和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灌溉系数的主要因素. 1)通过测算, 2017年重庆市中型灌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为0.499,小型灌区为0.487,推算全市为0.495; 2)在影响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的主要因素中,当地的节水工程和管理状况所占的比例大于自然因素; 3)中型灌区在节水工程的投资、管理和维护等方面均优于小型灌区; 4)自然因素中,降水量对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具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