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09篇
  免费   403篇
  国内免费   748篇
林业   591篇
农学   348篇
基础科学   403篇
  710篇
综合类   3547篇
农作物   619篇
水产渔业   294篇
畜牧兽医   1484篇
园艺   737篇
植物保护   327篇
  2024年   91篇
  2023年   185篇
  2022年   427篇
  2021年   367篇
  2020年   343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44篇
  2017年   389篇
  2016年   282篇
  2015年   390篇
  2014年   387篇
  2013年   480篇
  2012年   651篇
  2011年   667篇
  2010年   590篇
  2009年   562篇
  2008年   589篇
  2007年   493篇
  2006年   441篇
  2005年   312篇
  2004年   249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4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细菌胞间的分子通讯与食品保藏新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细菌世界并不寂静,彼此间以信息分子为“语言”互相交流。当环境中群体数量达到一定密度后,细菌通过信息分子发出信号,调整和实施共同的行为,引发群体感应(quorum—sensing,简称QS)现象,从而展现出单个细菌无法实现的新的特征行为和生理功能。导致食品腐败的腐败菌之间也存在QS现象。文章概述了QS现象及其与食品腐败的关系,阐述了以食品腐败菌的QS现象为靶点的食品保藏新策略。  相似文献   
52.
[目的]明确两种接种方式(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下角倍蚜虫瘿的数量和分布及其对寄主盐肤木枝叶生长的影响。[方法]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形成虫瘿的盐肤木林内,按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样地,在样地内随机选取有虫瘿树和无虫瘿树,分别测量和统计盐肤木及虫瘿的生长指标,采用方差分析虫瘿对盐肤木生长的影响。[结果]在自然迁飞和人工挂袋两种接种方式下,盐肤木单株虫瘿数没有显著差异。但人工挂袋时,单片复叶的平均虫瘿总体积为170.92±14.85 cm~3、小叶总面积为616.26±32.73 cm~2,显著高于自然迁飞形成虫瘿的总体积85.82±9.40cm~3和小叶总面积482.81±28.51 cm~2。表明人工挂袋接种可以增加虫瘿的总体积,从而提高角倍产量;同时,较大体积的虫瘿还促进了盐肤木小叶的生长,使小叶面积增大。[结论]角倍蚜虫瘿对寄主盐肤木的枝叶生长具有促进作用,且这种生长促进与虫瘿的体积呈正相关。与自然迁飞接种相比,人工挂袋接种更能发挥盐肤木的生长和结倍潜力,提高角倍产量。  相似文献   
53.
【目的】研究电子束辐照对罗非鱼片冷藏期间相关生物学指标和感官品质的影响,为冰鲜罗非鱼片物理冷杀菌保鲜提供参考。【方法】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经0,2,4,8 kGy不同剂量电子束辐照后于4℃冷藏18 d,于0,4,11,18 d测菌落总数、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挥发性盐基氮(TVBN)、色泽、鱼肉硬度、嗅感、pH值。同时对10 kGy电子束辐照灭菌的罗非鱼肉糜接种病原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检测0,0.4,0.8,1.2,1.6,2 kGy电子束辐照后病原菌的存活率,确定电子束辐照D_(10)值。【结果】鲜活宰杀的罗非鱼片带菌量较高,菌落总数达1.6×10~6 CFU/g,且大肠菌群、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都有检出。电子束辐照杀灭病原菌效果良好,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弧菌的D_(10)值均小于0.5 kGy。电子束辐照可显著抑制鱼片冷藏期间菌落总数增幅,减缓鱼肉硬度降幅。综合考虑感官品质因素,以4 kGy辐照保鲜罗非鱼片效果最佳。4 kGy辐照结合4℃冷藏,11 d时罗非鱼片无大肠菌群、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TVBN含量为20.91 mg/hg,嗅感显著优于未辐照处理和8 kGy辐照处理。【结论】用4 kGy电子束辐照可有效延长罗非鱼片冷藏时间,提高冷藏品质,4℃下可保鲜11 d。  相似文献   
54.
为了揭示燕麦耐低锌胁迫的根系形态响应,以燕麦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和锌低效品种8202为试验材料,采用营养液培养方法,设置正常供锌(1×10-6 mol/L)和低锌胁迫(1×10-8 mol/L)2个供锌水平,处理时间为0 d、15 d、25 d、35 d,测定不同锌效率燕麦品种苗期生长状况及根系形态指标.结果表明:正常供锌和低锌处理0 d、15 d,两品种干物质量、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无显著差异;低锌处理25 d和35 d时,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地上部和根系干物质量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锌高效品种晋燕2004的最大根长、根系总长、总根尖数、表面积、体积均显著高于锌低效品种8202.说明锌高效品种受低锌胁迫的影响小于锌低效品种,且随胁迫时间长短而表现不同差异.  相似文献   
55.
文章归纳总结了我国越橘、树莓和黑穗醋栗等小浆果树种的育种研究概况,提出了目前育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未来育种的主要方向和目标.  相似文献   
56.
10株乳酸菌产酸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表明乳酸杆菌(Lactic acid bacteria)可抑制肠道病原菌生长,具有整肠、降低血清胆固醇、增强机体免疫力、提高乳糖消化和抗肿瘤等作用[1,2]。乳酸菌还是乳制品、泡菜、发醇香肠等传统发酵食品的主要发酵剂,对传统发酵食品实行专业化、安全化生产有积极的推动作用[9]。同时,  相似文献   
57.
 香蕉枯萎病是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Foc)引起的香蕉毁灭性土传病害,其中 4号生理小种(Foc4)能感染几乎所有的香蕉品系,危害最严重。SMART在线软件分析myosin-1基因具有肌球蛋白马达蛋白(myosin motor domain, MMD),肌动蛋白尾结构TH1(myosin tail)和 Src家族同源结构域SH3(src homology domain 3),与禾谷镰刀菌中氰烯菌酯靶标基因myosin-5具高度的蛋白同源性,相似性高达83%。利用Split-marker基因重组技术获得Foc4的myosin-1基因敲除突变体,Δmyosin-1突变株丧失了对氰烯菌酯的敏感性,菌丝生长缓慢,产孢量减少且孢子畸形,对香蕉致病力严重下降,证实myosin-1是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作用靶标基因。外施靶向myosin-1体外转录的dsRNA,能抑制菌丝的生长,降低菌丝活性;菌丝膨胀扭曲分枝增多,出现典型的球状结构,与氰烯菌酯处理后的表型一致。在盆栽活体人工接种实验中,体外施用dsRNA可以明显抑制枯萎病外部症状的发展,推迟发病时间,赋予寄主抗性,结果说明体外施用dsRNA可以作为新型杀菌剂防治香蕉枯萎病。综上,myosin-1基因作为氰烯菌酯在Foc4中的靶标基因具有高度的序列保守,在调控菌丝生长发育,产孢以及致病力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外施dsRNA具有防治香蕉枯萎菌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58.
栗蚕蛹体液的一些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探明栗蚕体内免疫机制,研究了栗蚕蛹体液免疫反应的某些特性。栗蚕蛹经细菌、真菌以及生理盐水诱导后,其体液对大肠杆菌(E.coli)、枯草杆菌(B.subtilis)、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及柞蚕链球菌(T.streptoc-occus)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作用。大肠杆菌诱导6 h后,栗蚕蛹体液中出现抗菌活性物质,诱导后4 d,体液的抗菌活性达到高峰值,11 d后活性消失。SDS-PAGE电泳结果表明,诱导后的栗蚕蛹血淋巴中有新蛋白产生,推测可能与其产生新的抗菌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59.
通过不同浓度生物炭处理进行海南花岗岩砖红壤的小区试验,研究生物炭对花岗岩砖红壤水稳性团聚体以及土壤总碳的影响。结果表明:18个月后,与对照相比,0.5%或1.0%生物炭处理的水稳性团聚体几何平均直径(GMD)分别提高15.64%和10.80%;大于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增加98.75%和88.37%。1.0%生物炭处理下的3~5 mm,2~3 mm和0.5~1 mm粒级水稳性团聚体总碳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32.24%,39.31%和306.36%;1.0%生物炭处理下>5 mm粒级的水稳性团聚体的总碳分配比例比对照增加90.44%。综合分析认为,生物炭对改善花岗岩砖红壤团聚结构、增加土壤总碳含量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0.
一株苦参内生真菌的抑菌特性及活性成分的结构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分离药用植物苦参内生真菌,明确其抑菌特性,确定内生真菌BS001发酵产生抗菌物质的种类及结构。【方法】采用常规的组织分离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分离,平板菌块法测定抑菌特性,捷克八层析试验确定其极性,柱层析及冷冻干燥的方法对其分离纯化,并利用TLC生物自显影进行跟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其纯度,1H-NMR、13C-NMR以及液相色谱-质谱(LC-MS)等方法对其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苦参种子中分离出1株内生真菌菌株,编号为BS001。该菌株对辣椒疫霉病菌、番茄炭疽病菌、油菜菌核病菌、苹果斑点落叶病菌等病原菌具有抑制效果,其中对番茄炭疽病菌的抑菌直径达2.734 cm。其发酵液经进一步分离纯化后,用波谱学技术对其抑菌活性成分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其结构为6,7-(2′E)dibutenyl-5,8-dihydroxy-(Z)-cyclooct- 2-ene-1,4-dione。【结论】苦参中存在1株对多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的内生真菌,经鉴定为土曲霉(Aspergillus terreu)。在该菌株发酵液中得到一种新抗菌活性物质,可用于生物药物及生物农药的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