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1篇
林业   59篇
农学   21篇
基础科学   31篇
  28篇
综合类   420篇
农作物   4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35篇
园艺   78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63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7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61.
在秋、冬温度骤降后进行田间冻害调查并在实验室内对休眠枝进行低温处理,研究秋、冬温度骤降对鲜食葡萄抗寒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秋、冬温度骤降对鲜食葡萄造成了严重的低温伤害,在所调查的鲜食葡萄品种中,"蜜汁"、"藤稔"和"8611"的芽眼抗寒力较强,而"京秀"和"京优"的抗寒力最差,其它品种居中。值得注意的是抗寒力强的品种在未经充分的抗寒锻炼时抗寒力不一定很强。抗寒锻炼时间越短温度越低冻害发生越严重,霜冻后5 d"藤稔"在低于-15℃时发生严重冻害;"蜜汁"在-20℃下发生严重冻害;而"京亚"和"贝达"冻害发生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62.
自2004年至2008年,在白鹤GEF项目的支持下,全国鸟类环志中心于每年5月在东北松嫩平原的4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黑龙江的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蒙古的科尔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吉林的向海和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了繁殖水鸟的地面调查。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各个保护区繁殖水鸟的分布和种群动态。丹顶鹤(Grus japonensis)是本调查活动的重要目标物种。通过5年的调查,了解到松嫩平原的扎龙保护区是目前丹顶鹤最为重要的繁殖地,逾90%的繁殖丹顶鹤种群分布在扎龙保护区,但种群数量变动较大,变动幅度介于112–275只之间。良好的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生境是丹顶鹤的繁殖种群保持稳定和增长的首要条件。通过给湿地供水可以缓解丹顶鹤繁殖栖息地的快速退化,但科学合理的供水机制是保证丹顶鹤繁殖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63.
为了建立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检测Sox2基因表达变化的方法,本研究利用克隆获得的小鼠Sox2基因与逆转录病毒载体pMX—IRES—GFP连接,构建带有报告基因GFP的逆转录病毒载体,将其转染293GP细胞后获得假病毒上清。将获得假病毒上清侵染小鼠成纤维细胞(NIH3T3细胞)后观察GFP的表达和检测Sox2转录量的变化。其结果,成功构建带有GFP的Sox2基因逆转录病毒载体pMX—Sox2-IRES—GFP;将构建的载体转染后293细胞后获得能侵染NIH3T3细胞的假病毒上清,且与未侵染的NIH3T3细胞相比,侵染后的NIH3T3细胞的Sox2表达量提高近10倍。本研究为开展在体细胞重编程过程中Sox2表达与重编程效率的相关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4.
在吉林省通榆县的风沙土上进行不同杨树品种的造林试验,结果表明:9 a生白林2号杨和白城5号杨平均胸径分别为14.8 cm和14.2 cm,为对照品种白城小黑杨的151%和145%;树高分别为13.4 m和13.7 cm,为对照的147%和150%,而且抗逆性强。白林2号杨和白城5号杨是风沙土造林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65.
酿造大麦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啤酒风味的稳定性研究提供借鉴,利用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分析了两个优质酿造大麦品种Sabastian和Gairdner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组成.在两个大麦品种中共分析鉴定出34种化合物,Sabastian中检出28种,Gairdner中检出32种.在Sabastian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1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7.58%;醇类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32%;酮类3种,占总质量分数的13.08%;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8.41%;其他类化合物5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54%.在Gairdner中共检出醛类化合物10种,占总质量分数的38.36%;醇类化合物9种,占总质量分数的25.36%;酮类化合物4种,占总质量分数的9.07%;酸类化合物2种,占总质量分数的6.81%;其他类型化合物7种,占总质量分数的7.77%.两个大麦品种中含量较高的成分为正己醛(Sabastian,13.56%;Gairdner,30.76%)、丙酮(Sabastian,12.82%;Gairdner,8.39%)、乙酸(Sabastian,8.00%;Gairdner,4.86%).作为大麦特征风味物质的异戊醛和2-甲基丁醛的含量在Sabastian中分别为0.51%和0.79%,在Gairdner中分别为1.93%和1.72%.  相似文献   
66.
本试验以DL-蛋氨酸作为对照,评估L-蛋氨酸作为断奶仔猪饲粮蛋氨酸来源的有效性,并初步确定满足断奶仔猪营养需要的标准回肠可消化蛋氨酸(SID Met)水平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参数的影响。试验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计,将180头28日龄断奶的"杜×长×大"三元杂交仔猪[初始体重为(7.83±1.37)kg]按体重、性别、遗传基础相似的原则,分为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分开饲养。对照组以DL-蛋氨酸作为蛋氨酸来源,SID Met水平为0.34%;试验组以L-蛋氨酸作为蛋氨酸来源,SID Met水平分别为0.28%(试验Ⅰ组)、0.31%(试验Ⅱ组)、0.34%(试验Ⅲ组,与对照组SID Met水平相同)和0.37%(试验Ⅳ组)。试验期28 d。结果表明:饲粮中SID Met水平的升高可显著提高平均日增重并显著改善饲料转化率(P<0.05),同时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表观消化率呈线性升高(P<0.05);随着饲粮SID Met水平的提高,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降低(P<0.05),血浆游离蛋氨酸和半胱氨酸含量显著增高而丝氨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根据折线模型,以平均日增重为指标,得出本试验条件下断奶仔猪适宜SID Met水平为0.35%。对照组与试验Ⅲ组相比,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血浆参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以平均日增重为指标的相对生物学效价结果表明,等摩尔量L-蛋氨酸相对于DL-蛋氨酸的生物学效价为97%。由此可见,本试验使用的L-蛋氨酸可作为断奶仔猪饲粮的有效蛋氨酸来源,适宜SID M et水平为0.35%;初步评估L-蛋氨酸与DL-蛋氨酸相对生物学效价相当,二者在断奶仔猪饲粮中饲用效果相近。  相似文献   
67.
本文从研讨计算机课程教学方法的必要性出发,探讨了如何改进教学方法的问题,并举例分析了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技能和应用的具体教学措施。  相似文献   
68.
  目的  UNUSUAL FLORAL ORGANS (UFO)基因属于F-box基因家族,是重要的花器官特征基因。UFO基因N端能与Skp1类基因结合形成Skp1-Cullin1-F-box (SCF)复合体,参与泛素化过程并降解C端结合的靶蛋白。为了探究C端序列对龙葵Solanum nigrum花发育的影响,本研究克隆了一个C末端缺失的SnUFO2*基因并构建其表达载体转入龙葵植株中,观察转基因龙葵植株花器官变化,从而深入探讨UFO基因完整的C末端序列在龙葵花发育中的重要作用。  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对SnUFO2*和全长的SnUFO2比较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对SnUFO2*基因在野生型龙葵植株根、茎、叶、花苞中进行表达分析;通过超表达载体的构建、转基因植株表型的观察及石蜡切片技术验证SnUFO2基因的功能。  结果  SnUFO2*基因ORF长度为1302 bp,编码433个氨基酸,与龙葵中完整的SnUFO2基因相比,其C末端缺失了23个氨基酸。RT-qPCR结果显示:SnUFO2*基因在野生型植株的花苞中特异性表达。对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发现:35S:: SnUFO2*转基因龙葵植株的花瓣向萼片转化。石蜡切片分析发现:转基因龙葵植株雄蕊缺失,雌蕊处有不确定的分生组织产生。  结论  35S:: SnUFO2*转基因龙葵植株花瓣、雄蕊和心皮发育异常。C端结构缺失可能降低了SnUFO2蛋白特异性识别靶蛋白的能力,说明该基因完整的C末端对龙葵花器官发育至关重要。图5表1参23  相似文献   
69.
北方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回顾了北方粳型杂交水稻恢复系的研究历史,综述了粳稻恢复系在品质、产量、抗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当前杂交粳稻恢复系育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指出今后恢复系选育的目标及分子育种技术将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0.
以延边地区主栽品种苹果梨为试材,探索了不同贮藏方式下,热处理和钙处理对采后苹果梨果实主要保护酶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在冷藏还是在窖藏条件下,各种处理均能明显降低苹果梨果实贮藏期间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生成速率,有效增加SOD活性、提高苹果梨果实贮藏期和货架期的POD活性,其中以热和钙结合处理效应最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