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485篇 |
免费 | 204篇 |
国内免费 | 33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54篇 |
农学 | 163篇 |
基础科学 | 136篇 |
335篇 | |
综合类 | 1721篇 |
农作物 | 217篇 |
水产渔业 | 142篇 |
畜牧兽医 | 606篇 |
园艺 | 269篇 |
植物保护 | 17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64篇 |
2022年 | 167篇 |
2021年 | 146篇 |
2020年 | 144篇 |
2019年 | 155篇 |
2018年 | 88篇 |
2017年 | 210篇 |
2016年 | 148篇 |
2015年 | 201篇 |
2014年 | 191篇 |
2013年 | 227篇 |
2012年 | 280篇 |
2011年 | 293篇 |
2010年 | 318篇 |
2009年 | 261篇 |
2008年 | 234篇 |
2007年 | 182篇 |
2006年 | 201篇 |
2005年 | 133篇 |
2004年 | 79篇 |
2003年 | 60篇 |
2002年 | 51篇 |
2001年 | 57篇 |
2000年 | 70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5篇 |
1997年 | 2篇 |
1995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57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0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51.
以重庆主城区为研究对象,利用Landsat 8传感器OLI和TIRS获取的遥感影像为数据源,进行城市聚落特征包括地形特征、土地利用等与地表温度的差异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的热环境空间分布差异较大,海拔高度对温度的影响强于地形起伏度;(NDVI、NDBI、MNDWI等)和地表温度的相关关系呈分段线性关系;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热强度和热变异程度差异明显,建设用地的温度最高且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最强,虽然水体的平均温度最低,但斑块温度间的变异性却较高;从格网分析的结果可以看出,格网内部水体的“冷岛效应”明显、建设用地的“热岛效应”显著,耕地与自然植被面积的增加使得各空间格网温度更趋向于稳定。 相似文献
852.
玉米秸秆还田方式和氮肥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探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耕作方式及施氮量对土壤耕性及冬小麦产量的影响,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6月连续3个小麦生长季进行了田间定位试验。设3种耕作方式,分别为连续3年旋耕秸秆不还田、连续3年旋耕秸秆还田和前2年旋耕秸秆还田第3年深耕秸秆还田,每种耕作方式下均设4个施氮水平,施氮量依次为165、225、300和360 kg hm?2。与旋耕相比,深耕促进还田玉米秸秆的腐解,且增施氮肥能提高秸秆腐解速度,从而提高耕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秸秆不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降低了0~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结果土壤容重增大,孔隙度降低,且增施氮肥不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旋耕提高了0~1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土壤容重随之减小,孔隙度增加;秸秆还田条件下,连续2年旋耕1年深耕比连续旋耕增加了10~3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显著降低了0~20 cm土层容重,增加了0~20 cm土层的总孔隙度和10~30 cm土层的毛管孔隙度。连续3年旋耕造成冬小麦减产,尤其是秸秆不还田处理,第3年产量较第1年下降5.0%~8.7%;旋耕秸秆还田较旋耕不还田平均增产7.3%~8.9%,但在第3年产量下滑;而旋耕还田后适时深耕还田比连续旋耕还田平均增加有效穗数14.5%,增加穗粒数5.7%,产量平均提高7.6%。在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增施氮肥有助于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225、300和360 kg hm?2氮肥水平的产量无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宜采取秸秆还田、2年旋耕1年深耕、配施纯氮225 kg hm?2的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853.
黄瓜感染白粉病菌后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抗性不同的黄瓜品种接种白粉病菌后,对与抗性有关的光合作用、呼吸强度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抗病品种呼吸强度比对照明显升高,感病品种则低于对照;抗、中抗品种光合速率先升高,5~6 d后开始下降,而感病品种的光合速率基本上低于对照,这与呼吸强度的变化相一致;无论抗病品种还是感病品种叶绿素含量均有增加,抗病品种增加幅度更大,说明黄瓜抗白粉病的能力与叶绿素含量呈正相关;接种后各品种糖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降低-升高-再降低-再提高,而且均在第5 d出现第1个峰值,第7 d则出现最大幅度下降,可溶性糖含量明显低于对照,说明病菌的侵染消耗植株体内的糖,但并不能说明糖含量的降低与品种的抗病性密切相关;各黄瓜品种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中抗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说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更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854.
利用250 Gy的Co60γ射线对3个棉花品种的干种子进行辐射处理,对其M4,M5农艺经济性状的遗传变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辐射诱变后代M4,M5群体表型性状变异系数和遗传多样性指数均存在明显差异。阐明了辐射对不同棉花品种的诱变效果存在变异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差异。相关分析表明,所有表型性状,以及衣分、单铃重、株高、2.5%跨长、比强度和麦克隆值等性状的M4与M5群体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证明了诱变后代材料表型性状的变异可以遗传,M4和M5群体表型性状的遗传变异趋于稳定。3个品种诱变后代M5材料间的表型性状遗传距离变幅分别为1.83-34.68,1.26-34.55,2.22-17.05;并筛选出一系列变异明显的诱变材料。 相似文献
855.
周年秸秆还田对农田土壤固碳及冬小麦-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明确不同秸秆还田模式对黄淮海东部小麦-玉米周年产量与农田土壤固碳的影响,研究了双季秸秆不还田(NS),夏玉米季秸秆还田(SS),冬小麦季秸秆还田(WS)和双季秸秆还田(DS)对0~40cm各土层土壤容重(SBD),有机碳含量(SOC)、储量(SCS)和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固碳能力(CPC)的影响。结果表明,秸秆还田尤其是双季秸秆还田模式显著降低土壤容重,促进0~30 cm各土层0.25 mm粒级团聚体向大团聚体团聚,5 mm、5~2 mm和1~0.5 mm粒级团聚体质量比例显著升高,平均增加57.2%、25.0%和13.7%;同时,土壤团聚体的平均重量直径(MWD)提高22.7%;与NS相比,秸秆还田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增幅为4.0%~20.7%;有机碳储量增幅为0.2%~14.7%。且双季秸秆还田对0~30 cm各粒级团聚体关联SOC和土壤固碳能力的提升作用最为显著。0~30 cm土层中秸秆还田量与SOC、SOC与MWD均呈显著正相关;而SOC与SBD则呈显著负相关。在30~40 cm土层中,各处理差异不显著。与不还田处理相比,各还田处理均提高小麦-玉米周年产量,其中, DS处理增产幅度最大,两个周年平均增产达14.3%。双季还田模式是当前黄淮海区域土质提升和作物增产的最佳措施;单季秸秆还田能维持较高的土壤生产力,同时提供大量秸秆的饲料化、能源化和原料化多元利用。 相似文献
856.
对5个种源核桃楸种子性状及苗期生长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间核桃楸果实及种子性状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以种仁和种子重量的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25%以上,而果实及种子的横径与侧径、壳厚的变异较小;以双鸭山青山和方正星火的果实及种子三径较大,种子及仁重量大,出仁率高,壳厚薄。不同种源间苗高、地径和叶片生长均差异显著,种源间生长性状的变异较大。种子重量与仁重、种子三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壳厚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但种子性状与苗高、地径、叶面积等相关性不大。通过聚类分析可将5个种源划分为3组,其中双鸭山青山和方正星火种源的种子三径大,种子及仁重量较大,苗高、地径及叶片生长较大。 相似文献
857.
858.
羊草根际固氮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获得禾本科牧草羊草根际土壤固氮菌分布的基本情况及优势菌株,于羊草生长旺盛季节,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天然草地的羊草根际土壤、原土体以及羊草根内进行了固氮细菌的分离,并统计了数量分布。通过分离和筛选共获得14个固氮菌株,这些固氮菌的分布表现为离根系越近,土壤中固氮菌的数量越多。从14个固氮菌株中筛选出4个固氮能力相对较强的菌株,对其进行了形态观察以及碳源、pH值、温度等生长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的碳源中,4个菌株能很好地利用蔗糖和葡萄糖,但不能利用纤维素;适宜生长的pH范围为7~8;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25~35℃,其中分离自原土体土壤的2个菌株耐受温度变化的能力相对较强。 相似文献
859.
采集广西壮族自治区8个天然种群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 Dandy)种子,用人工气候箱发芽,研究火力楠实生幼苗形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天然种群实生幼苗主根长度、下胚轴长度、子叶长度和子叶宽度等4项形态指标有极显著差异,但Ⅰ级侧根数量未达极显著差异.下胚轴最长的种群大于最短的种群69.5%;主根最长的种群大于最短的种群45.5%;子叶最长的种群长于最短的种群29.2%;子叶最宽的种群大于最窄的种群12.1%.8个种群的实生幼苗属于长主根长胚轴大子叶类型、中主根中胚轴中子叶类型、短主根短胚轴小子叶类型等3种形态类型各有1个种群. 相似文献
860.
庞社霞 《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5):43-45,47
以新鲜菠萝汁为原料,接种安琪酵母,在28℃条件下发酵5 d,得到菠萝果酒原液;通过蔗糖调配果酒的口感,调配出可口的菠萝酒;测定菠萝果酒液感官评价最优时的主要理化指标,依次为总酸度13.64 g/L,菌落总数45~50 CFU/mL,酒精度含量4.2%,可溶性固形物11%,水分含量90.93%,pH值5.0~6.0,为菠萝果酒的研究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