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46篇
  免费   216篇
  国内免费   325篇
林业   244篇
农学   163篇
基础科学   136篇
  334篇
综合类   1713篇
农作物   215篇
水产渔业   133篇
畜牧兽医   601篇
园艺   269篇
植物保护   17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2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145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88篇
  2017年   210篇
  2016年   146篇
  2015年   200篇
  2014年   186篇
  2013年   226篇
  2012年   280篇
  2011年   293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261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201篇
  2005年   133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1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0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6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71.
72.
大扁杏是我国三北地区特有的经济树种之一。它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一般10~15年生杏平均收入1.5万元/(h·a)。杏仁除含有多种营养成分外,还含有抗癌物质维生素B17,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等工业,是外贸出口产品,深受外商欢迎。栽植大扁杏是三北地区人民脱贫致富的一个?..  相似文献   
73.
认为GX实验取得了很大成功. 其教学符合数学素质教育的全体性、全面性、主体性、基础性、发展性特征; 能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认知与方式、多种数学能力、数学意识与观念; 能促进学生情感、态度和个性品质的发展; 实现了数学素质教育的基本目标, 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和可迁移性, 是数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实践与成功范例. GX实验对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具有启发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4.
为探究覆膜条件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对花生植株磷素利用及产量的影响,该研究于2021和2022年设置盆栽裂区试验,研究不同覆膜方式(覆膜处理(M1)和无膜处理(M0))下,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常规施磷量+无生物炭处理(P1C0)、3/4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1)、3/4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处理(P2C2)、2/3常规施磷量+7.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1)、2/3常规施磷量+15 t/hm2铁改性磷负载生物炭(P3C2))对花生植株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磷素利用、土壤有效磷含量及花生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M0处理相比,M1处理下花生苗期、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期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了7.6%和29.1%、12.4%和25.9%、14.9%和16.0%、6.5%和14.8%,饱果期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分别提高了17.7%和18.8%(2 a平均)。同一覆膜方式下,从苗期至饱果期,花生净光合速率...  相似文献   
75.
修剪强度对早实核桃萌芽率和成枝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早实核桃轻剪、中剪、重剪和长放几种修剪方法的研究,探讨了不同修剪强度对成枝长度、枝条粗度、萌芽率、成枝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剪、中剪、重剪比长放的成枝长度增加3.60~40.52cm,粗度增加0.19~0.69cm;长放的成枝萌芽率提高了0.15%~0.25%,成枝力提高了0.11%~0.22%。  相似文献   
76.
77.
通过对湖北羊蹄甲进行长期观察,初步探索了其生态习性和观赏价值,阐述了湖北羊蹄甲在园林绿化中的观赏应用价值,认为其在园林观赏方面有很大的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8.
山西是中国红枣主要产地之一,随着农业结构的调整,山西省枣树栽培面积迅速扩大。对山西省红枣发展优势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分析了红枣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方向,旨在指导农业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79.
旨在将整合元共祖的一步法(single-step genomic 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 with metafounders,MF-SSGBLUP)应用到基因组联合育种中,并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进行比较分析。本研究使用QMSim软件模拟3个系谱相互独立的奶牛群体;分别使用广义最小二乘法(generalized least squares,GLS)和原始方法(naïve,NAI)估计不同群体间的祖先关系矩阵Γ;将MF-SSGBLUP、SSGBLUP和BLUP用于3个模拟群体的联合育种,评估各方法在遗传参数和育种值估计方面的差异。在不同遗传力下,GLS所得的Γ矩阵在对角线元素上略低于NAI法,在非对角线元素上没有明显差异,且基因组关系矩阵与基于元共祖构建的亲缘关系矩阵对角线元素相关系数(0.750~0.775)高于基因组关系矩阵与传统的亲缘关系矩阵相关系数(0.508~0.572)。MF-SSGBLUP遗传力估计值(0.138、0.140、0.297和0.298)与当代群体遗传力(0.107和0.296)的偏差小于其余两种方法(0.145、0.173、0.273和0.340),且MF-SSGBLUP估计育种值准确性(0.888~0.908)高于SSGBLUP法(0.863~0.876)和BLUP法(0.854~0.871)。表明,MF-SSGBLUP的遗传参数估计值无偏性更好,估计育种值准确性更高。根据上述模拟数据结果表明,在联合育种中,整合元共祖的基因组选择方法优于其他经典基因组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80.
针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人工草地饲草产量低、品质差问题,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不同深松浅旋程度:深松30 cm+浅旋5 cm(S1Q1),深松30 cm+浅旋10 cm(S1Q2),深松40 cm+浅旋5 cm(S2Q1),深松40 cm+浅旋10 cm(S2Q2),深松50 cm+浅旋5 cm(S3Q1),深松50 cm+浅旋10 cm(S3Q2)以及不做处理(CK)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生产性能及饲草品质的影响,并利用主成分分析(PCA)方法评价其改良效果。3年试验结果表明,深松浅旋能够不同程度降低紫花苜蓿草地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孔隙度,显著提高紫花苜蓿株高、分枝数和叶茎比。其中,S2Q1处理可降低0~40 cm土层土壤容重,S2Q2处理可提高紫花苜蓿分枝数、干草产量和粗蛋白含量,降低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经PCA综合分析,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叶茎比和粗蛋白贡献率较大,牧草相对饲喂价值和中性洗涤纤维贡献率较小;深松浅旋S2Q2处理能够获得较高的紫花苜蓿干草产量(6505.44 kg·hm-2)和粗蛋白含量(20.74%);综合性状排名由高到低依次为S2Q2,S1Q2,S2Q1,S3Q2,S1Q1,S3Q1,CK。由此说明,深松40 cm+浅旋10 cm对半干旱区退化紫花苜蓿草地改良效果最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