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805篇
  免费   2118篇
  国内免费   3254篇
林业   2186篇
农学   1697篇
基础科学   1682篇
  3260篇
综合类   15040篇
农作物   2129篇
水产渔业   1248篇
畜牧兽医   5956篇
园艺   2240篇
植物保护   1739篇
  2024年   215篇
  2023年   835篇
  2022年   1837篇
  2021年   1617篇
  2020年   1406篇
  2019年   1422篇
  2018年   1047篇
  2017年   1494篇
  2016年   1082篇
  2015年   1582篇
  2014年   1674篇
  2013年   1992篇
  2012年   2634篇
  2011年   2721篇
  2010年   2568篇
  2009年   2400篇
  2008年   2303篇
  2007年   2084篇
  2006年   1671篇
  2005年   1417篇
  2004年   79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510篇
  2001年   452篇
  2000年   441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4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4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4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文章综合评述了猪血蛋白作为饲料和肥料的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进一步研究的重点将是解决猪血降解的关键技术问题,探索猪血降解物的肥料效应和对作物诱导抗性获得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2.
冀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变化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冀南地区蔬菜保护地土壤养分现状及变化趋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地耕层土壤有机质、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比相邻露地栽培分别平均增加146.64%、51.68%、567.17%和110.41%;比1981年土壤分别增加143.23%、97.97%、2311.00%和98.8%。随栽培年限的增加,耕层土壤速效N、速效P和速效K有积累的趋势,土壤养分主要积累在0~20cm土层,随着土层加深土壤养分积累程度降低,其中以日光温室栽培的土壤养分积累高于塑料大棚。  相似文献   
943.
经 8年系统试验研究从 330个细菌菌株中筛选出 1株防病促生枯萎病拮抗菌“98 Ⅰ” ,经鉴定属蜡质芽孢杆菌。该菌对黄瓜枯萎病、西瓜枯萎病、青椒枯萎病和番茄枯萎病 4种土传病害均有显著防治效果 ,其平皿孢子萌发抑制率分别为 79 2 %、75 1%、72 3%和 95 7% ,且该菌对多种蔬菜有促生和促进种子发芽功效。  相似文献   
944.
柚子花芳香油超临界CO2萃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新鲜柚子花中芳香性成分超临界CO2萃取分离工艺和分析检测方法,重点探讨了压力、温度、时间对萃取率的影响.应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出:影响萃取的主次因素依次为为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较佳工艺参数为:压力18MPa,温度50℃,时间90 min,流量25 L/min,得到超临界柚子花芳香油的萃取率高达2.7‰.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共鉴定出39个组分,占总芳香油的91.281%.通过对柚子花的深度加工研究,为开发高附加值的柚子花香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5.
采集了同一地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及不同地点不同典型土地利用类型下银川平原的灌淤土样品,在分析了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基础上,用奈氏比色法、苯磷酸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分别测定了宁夏引黄灌区农田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磷酸酶、脲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状况,并对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的相关性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利用方式对三种酶活性有很大的影响。12年果园磷酸酶活性最高,常年旱田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最高,而盐化旱田及常年淹水的稻田,三种酶活性都很低。脲酶活性与土壤全氮之间显著正相关,全磷与三种酶活性都极显著相关,三种酶之间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表明磷酸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大小可以敏感地表征宁夏引黄灌区土壤肥力和生产力的高低。  相似文献   
946.
Metsulfuron-methyl is one of the widely used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However, approximately half of the applied metsulfuron-methyl may remain as bound residues in soil. To characterize the response of rice plants to residual metsulfuron-methyl in soil, the activities of 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peroxidase (POD), and catalase (CAT) were investigated in two rice varieties that differed in susceptibility to the herbicide.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these enzymes in leaves and roots of Xiushui 63, a sensitive rice variety,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in a resistant variety Zhenong 952. Irrespective of variety, changes in the enzyme activity were greater in the roots than in the leaves. The activities of ALS and CAT decreased, while the SOD activity increased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amounts of bound residues of metsulfuron-methyl (BRM) in soil. The POD activity in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25 mg kg^-1, but decreased at the BRM level of 0.05 mg kg^-1.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bound residues of sulfonylurea herbicides may affect metabolism of rice plants.  相似文献   
947.
中国土壤氮含量、空间格局及其环境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Soil holds the largest nitrogen (N) pool in terrestrial ecosystems, but estimates of soil N stock remain controversial. Storage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oil N in China were estimated an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N d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were explored using data from China's Second National Soil Survey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in northwest China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China's soil N storage at a depth of one meter was estimated at 7.4 Pg, with an average density of 0.84 kg m^-2. Soil N density appeared to be high in southwest and northeast China and low in the middle areas of the country. Soil N density increased from the arid to semi-arid zone in northern China, and decreased from cold-temperate to tropical zone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country. An analysis of general linear model suggested that climate and vegetation determined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oil N density for natural vegetation, which explained 75.4% of the total variance.  相似文献   
948.
分子标记技术在杉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杉木种质资源鉴定、群体遗传多样性研究、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数量性状位点(QTL)定位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方面的应用进展,指出目前该方面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分子标记技术在杉木研究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9.
土壤杂草种子库与杂草综合管理   总被引:34,自引:0,他引:3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魏守辉  强胜  马波  韦继光 《土壤》2005,37(2):121-128
土壤杂草种子库是农田杂草发生危害的主要根源,种子库的动态变化规律对于杂草的综合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目前研究表明,杂草种子库的密度和组成变化很大,与田间杂草群落具有密切的联系。杂草种子库时刻处于输入和输出的动态变化之中。耕作方式影响杂草种子在土壤中的垂直分布,从而间接影响种子库的密度和种类组成;作物轮作使杂草的生存环境趋于多样化,能够限制某些对单一种植系统有着良好适应性的杂草种类的生长,作物轮作对杂草种子库种类组成和丰富度的影响要大于耕作方式;杂草管理措施能够大大降低田间杂草的结实,从而减小杂草种子库的规模。随着人们对除草剂使用和环境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发展基于生态规律的杂草管理措施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结合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进展,作者提出了杂草种子库今后的一些新的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50.
陇东黄土高原冬小麦生长势及生长状况评定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陇东黄土高原有代表性的董志塬上的冬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叶面积与植株高度之积表示停止生长期、拔节期、乳熟期等几个关键发育期的生长势。以生长势为量化指标,建立了冬小麦生长状况评定体系,并通过分析发现,停止生长期生长势和气象要素相关不显著;拔节期生长势和返青期-拔节期降水量相关显著,并和该时段≥0℃积温、光照时数呈显著负相关;而乳熟期生长势则和拔节期-乳熟期光照时数相关性达到极显著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