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953篇
  免费   678篇
  国内免费   1614篇
林业   1580篇
农学   2374篇
基础科学   1179篇
  2220篇
综合类   4184篇
农作物   871篇
水产渔业   464篇
畜牧兽医   1956篇
园艺   486篇
植物保护   931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42篇
  2022年   385篇
  2021年   522篇
  2020年   529篇
  2019年   489篇
  2018年   365篇
  2017年   480篇
  2016年   506篇
  2015年   638篇
  2014年   584篇
  2013年   705篇
  2012年   826篇
  2011年   898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775篇
  2008年   730篇
  2007年   801篇
  2006年   722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342篇
  2003年   416篇
  2002年   486篇
  2001年   462篇
  2000年   379篇
  1999年   413篇
  1998年   314篇
  1997年   273篇
  1996年   215篇
  1995年   213篇
  1994年   213篇
  1993年   175篇
  1992年   167篇
  1991年   115篇
  1990年   95篇
  1989年   106篇
  1988年   79篇
  1987年   39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2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分别用虾蛄蛋白浆替代饲料中2%和4%的鱼粉,并以乌贼膏为对照,研究其对河蟹摄食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虾蛄蛋白浆对河蟹的诱食作用与乌贼膏相当,但摄食量显著高于乌贼膏组。此外,虾蛄蛋白浆还具有明显的促进河蟹脱壳生长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中氨基酸、小肽、胆固醇等含量丰富有关。  相似文献   
102.
郭晓贤  刘峰 《饲料工业》2007,28(8):17-20
通过平板快速筛选方法从土壤样品中分离得到一株产葡萄糖氧化酶菌株,此菌株属于产胞内酶的黑曲霉。采用文献报道的相关工艺测得其初始酶活为0.86μmol/min。经过培养基配方的优化试验及摇床发酵工艺的调整,其摇床发酵的产酶率有了较大的提高,发酵液过滤液酶活达到9.91μmol/min。  相似文献   
103.
植物纤维原料的液化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植物纤维原料是有效利用生物资源的途径之一, 液化产物不仅可作为液体燃料, 而且可以作为化工原料.文中介绍了液化技术的发展、液化产物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04.
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分类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国内外基于遥感技术进行植被分类的研究现状, 并提出植被分类的发展趋势:(1)从单时相、单源遥感分类向多时相、多源信息融合发展; (2)从单一分类方法向复合分类方法发展; (3)从“硬”分类向“软”分类方向发展; (4)从基于像元分类向混合像元分解分类和面向对象分类方向发展; (5)从传统分类向智能分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5.
银松素类衍生物分子的几何结构和光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方法研究了7个银松素衍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光谱性质。在B3LYP/6-311G**理论级别上优化了它们的几何结构,通过频率计算拟合了分子的红外振动光谱:具有共轭芳烃特征的银松素衍生物体系在1650~1450cm-1具有高红外活性的苯环伸缩振动峰,而双键在1690cm-1附近的特征伸缩振动是偶级对称振动,不产生高强度红外光谱吸收峰;在高频区(3830cm-1)观察到羟基的O-H键伸缩振动谱带。采用含时密度泛函理论(Time-dependent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TD-DFT)方法和极化连续介质模型(Polarized Continuum Model,PCM)计算了上述分子在CHCl3溶液中的电子吸收光谱,计算揭示吸收谱带以π→π*跃迁为主,羟基和甲氧基的引入仅起修饰作用。  相似文献   
106.
根据Fick第一扩散定律,建立樟子松单板弱碱性浸提脱脂过程中的反应温度、药剂质量浓度、反应时间与树脂浸出质量浓度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同试验数据完美的吻合,证明树脂质量浓度的自然对数与反应温度的对数、药剂质量浓度对数、温度的倒数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7.
杨树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与青杨天牛危害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不同品系杨树上青杨天牛(Saperda populnea)的危害与树木自然状态下树木体内营养性物质影响昆虫生长发育的游离氨基酸组成和含量之间的相关性,利用HPLC柱前AccQ.Tag衍生法,分析了迎春5号、1344、银中杨、小黑14和施×斯的韧皮部和木质部中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及含量。在各杨树品系韧皮部中共检测出14种游离氨基酸:丙氨酸、精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组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脯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木质部与韧皮部的游离氨基酸种类相近,但木质部缺少苏氨酸。各种杨树品系韧皮部中精氨酸、赖氨酸与被害率相关性较强;杨树木质部中精氨酸、组氨酸与被害率相关性较强。不同杨树品系的健康与被害的韧皮部和木质部在不同种游离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性都很显著。  相似文献   
108.
本试验选用63头长白-大白杂交初产母猪,研究营养水平对初产母猪妊娠早期胚胎存活和瘦素(leptin)、孕酮分泌及胚胎瘦素、瘦素受体(Ob-R)、信号传导和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孕酮受体(PGR)、DNA甲基化转移酶-1(DNMT-1)基因表达的影响.将配种后的母猪随机分到高、中、低3个营养水平组按2倍、1.2倍和0.6倍维持需要(分别记为2.0M、1.2M和0.6M)供给饲粮,妊娠12、25和35 d屠宰母猪收集血清和胚胎,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瘦素、孕酮水平,用RT-PCR方法研究目的基因在胚胎中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①胚胎存活率,妊娠12、25和35 d时,1.2M组均显著高于2.0M组(P<0.05);1.2M组妊娠12 d时与0.6M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妊娠25、35 d高于0.6M组(P<0.05);②血清瘦素水平,妊娠12 d时,2.0M组显著高于1.2M组(P<0.05),极显著高于0.6M组(P<0.01);妊娠25和35 d时,2.0M组极显著高于1.2M和0.6M组(P<0.01);1.2M组极显著高于0.6M组(P<0.01).血清孕酮水平,妊娠12、25和35 d时,2.0M组极显著低于1.2M组和0.6M组(P<0.01),1.2M组和0.6M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③营养水平对胚胎存活重要基因表达的影响,leptin和ob-R基因mRNA的相对表达量在妊娠12、25和35 d时,2.0M组显著高于1.2M和0.6M组(P<0.05),而1.2M与0.6M组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12和25 d时,2.0M组胚胎STAT-3基因的相对表达极显著高于0.6M组(P<0.01);妊娠35 d时,2.0M和1.2M组极显著高于0.6M组(P<0.01).妊娠12、25和35 d时,2.0M组胚胎DNMT-1的相对表达显著高于0.6M组(P<0.05).妊娠12 d时,各水平组胚胎PGR表达差异不显著(P>0.05),妊娠25 d时,0.6M组极显著高于2.0M组(P<0.01),显著高于1.2M组(P<0.05),妊娠35 d时,1.2M组极显著高于2.0M和0.6M组(P<0.01),0.6M组显著高于2.0M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妊娠35 d以内以中营养水平饲喂初产母猪具有较高的胚胎存活率.营养水平显著影响瘦素、孕酮的分泌及lep-tin等基因的表达,瘦素、孕酮分泌过高、过低均对胚胎发育不利,高水平饲喂及严重限饲引起胚胎中leptin、Ob-R、STAT-3、PGR、DNMT-1基因表达变化,降低胚胎存活率.  相似文献   
109.
选用1对同质异核的哈克尼西棉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近等基因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为试验材料,分别在黄河流域棉区(河南安阳)和长江流域棉区(江西九江)2个生态点种植,对棉花苗期生长、全生育期主茎功能叶片光合生理指标、花药发育状况、产量及其构成因素以及纤维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恢复基因对棉花苗期生长、花药发育...  相似文献   
110.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杂种优势在生产上已被广泛应用,对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有重要意义,而生产杂交种的重要途径是细胞质不育及其恢复系统。在杂交品种选育过程中,优良恢复系选育至关重要。近年来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恢复的分子机理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的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恢复基因研究的主要进展,讨论了恢复基因的遗传与定位。认为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一般为单基因或少数显性效应主效基因,且恢复基因间作用方式多样化。目前,玉米Rf2基因、矮牵牛Rf基因、水稻Rf-1基因、萝卜Rfo基因都已被克隆。在这些恢复基因的克隆与分离基础上,本文讨论了恢复基因的结构特征及分子机理,认为恢复基因的可能分子机理,一种是恢复基因抑制细胞质雄性不育(CMS)特异ORF的表达,另一种是恢复基因补偿线粒体功能的缺陷。本文最后对恢复基因在植物分子育种上的应用前景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