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644篇
  免费   1536篇
  国内免费   2235篇
林业   2113篇
农学   1214篇
基础科学   1069篇
  2397篇
综合类   11998篇
农作物   1990篇
水产渔业   1100篇
畜牧兽医   3758篇
园艺   1653篇
植物保护   1123篇
  2024年   178篇
  2023年   473篇
  2022年   967篇
  2021年   1020篇
  2020年   960篇
  2019年   923篇
  2018年   652篇
  2017年   1030篇
  2016年   730篇
  2015年   1131篇
  2014年   1159篇
  2013年   1343篇
  2012年   2043篇
  2011年   2088篇
  2010年   2096篇
  2009年   1849篇
  2008年   1898篇
  2007年   1764篇
  2006年   1575篇
  2005年   1269篇
  2004年   794篇
  2003年   542篇
  2002年   56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485篇
  1999年   174篇
  1998年   29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5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4篇
  1955年   5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51.
植物K+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鲁黎明  杨铁钊 《棉花学报》2006,18(6):379-385
K 在植物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对K 的吸收,可分为高亲和吸收与低亲和吸收两个组分。在分子水平上,高亲和吸收主要由KUP/HAK/KT及HKT家族的K 转运蛋白来承担;而Shaker、KCO等家族的K 通道蛋白,则主要在植物的低亲和吸收中发挥重要作用。在高等植物K 吸收转运的分子机制的研究中,KAT1及AKT1是两个最先克隆出来的K 通道基因。植物中最先克隆出来的高亲和K 转运体基因,是小麦的HKT1。在棉花的生长发育过程中,K 的作用十分关键。棉花的K 转运蛋白GhKT1在棉纤维的发育中至关重要。综述了高等植物K 吸收运转及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并对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2.
水稻轻简化栽培要求在较短的生育期获得相对较高的产量,对水稻物质生产的效率提出更高的要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杂交稻和常规粳稻品种,对物质生产特征及其生理基础进行分析,探讨高效丰产水稻品种的群体生产特性.结果表明:产量表现较好的现代品种高效和丰产能协同形成,结实期物质日生产量较高,稳定表现在200 kg·hm-2以上.高效丰产...  相似文献   
53.
以纯硅MCM-48为模板、对甲苯磺酸为催化剂、糠醇为碳源成功制备了高度有序的中孔炭分子筛.结果表明,采用真空浸渍法能较好的将酸性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引入MCM-48孔道内.所用糠醇的体积用量为MCM-48孔体积的2.5倍为宜.产物用XRD、TEM、N2吸附等进行了表征,表明所制得的中孔炭具有规整的三维孔道结构,平均孔径 3.1 nm,孔容 0.96 m3/g,比表面积 1 513.6 m2/g.此外,还发现二次炭化有利于提高中孔炭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54.
采用超声波分散的方法,首先制备出含有松节油的稳定的单分散微米级苯乙烯单体液滴,随后在油溶性引发剂的作用下聚合生成聚苯乙烯,聚苯乙烯与松节油之间出现相分离,生成的微观结构以聚苯乙烯为壳、松节油为核的聚合物粒子,透射电子显微镜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结果证实了上述结构。  相似文献   
55.
宁波苦丁有效成分提取方法的比较及其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SDE)、乙醇法(EE)、超声波法(UWE)、微波法(MAE)和超临界CO2萃取法(SCDE)提取宁波苦丁有效成分,得率分别为:0.048%、0.011%、0.631%、0.522%和0.935%,毛细管GC-MS法分别鉴定出10、9、12、9和20种成分,体外抗氧化活性测试均显示了抗氧化结果,活性强度依次为:超临界CO2萃取法>超声波法>水蒸气蒸馏法>乙醇法>微波法.  相似文献   
56.
旨在研究AMPK激活剂二甲双胍(metformin,Met)和阿卡地新(acadesine,AICAR)对绵羊精液冷冻保存效果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在冷冻基础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0、100、200、300、400、500 μmol·L-1)的Met和AICAR,冷冻解冻后根据精子活力、运动性能和结构完整性指标筛选出最佳的添加浓度(400 μmol·L-1 Met、200 μmol·L-1 AICAR);然后分别使用不同的冷冻稀释液(对照组:稀释液;Met组:含400 μmol·L-1 Met的稀释液;AICAR组:含200 μmol·L-1 AICAR的稀释液)冷冻精液,解冻后检测精子中AMPK蛋白表达、顶体酶活性、代谢指标、线粒体功能以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稀释液中添加400 μmol·L-1 Met和200 μmol·L-1AICAR均可显著提高解冻后精子活力、运动性能及精子结构完整性(P<0.05),其中400 μmol·L-1 Met组精子总活力达43.20%,顶体完整率为91%,质膜完整率为46%。与对照组相比,Met组和AICAR组解冻后精子中AMPK磷酸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顶体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丙酮酸水平显著下降(P<0.05),乳酸脱氢酶活性、乳酸以及AT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Met和AICAR组稀释液更有利于维持线粒体膜电位(P<0.05),提高ATP酶(P<0.05)以及抗氧化酶的活性(P<0.05)。添加适当浓度的AMPK激活剂可以提高绵羊精液冷冻保存的效果。  相似文献   
57.
文章研究不同浓度PEG-6000处理对扶芳藤光合速率及其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扶芳藤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都呈明显的双峰曲线,这与扶芳藤特性和环境因子的日进程密切相关;随着处理时间延长,扶芳藤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都呈下降趋势;随着处理程度增强,各处理苗木的气孔导度与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大幅度下降,且呈明显的双峰曲线。随着浓度的增加,苗木的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5%、15%和25%PEG处理的最大峰值分别比对照下降45.7%、49.5%、48.7%。而不同浓度PEG处理的苗木水分利用效率比对照均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58.
针对设施园艺作业场景下电驱移动平台的低速大扭矩牵引作业需求,该研究设计了一种减速内转子轴向磁通轮毂电机,建立电机的电磁有限元模型并分析其电磁和损耗特性。考虑到绕组电阻率受温度变化影响,构建基于热网络法的轮毂电机磁-热耦合改进模型。与台架试验结果相比,基于改进模型获得的转矩预测值较传统模型的精度提高了5.33%,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利用改进模型分析了温度和相电流对电机转矩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输出转矩随电机温度增加而降低;在0~20 A,电机平均输出转矩与相电流呈线性关系。试验结果表明,轮毂电机功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峰值功率可达4.59 kW,而转矩基本保持恒定;在转速450~900 r/min、转矩300~600 N·m时,电机效率高达93.2%。研究结果可为轴向磁通电机初步设计与多场耦合影响下电机性能分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9.
152个黄淮地区小麦主要品种(系)的多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小麦抗病抗虫育种提供依据,于2004~2006年在山东济南对152份来自黄淮地区的小麦主栽品种(系)进行了抗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及蚜虫鉴定.结果表明,在供试品种(系)中表现高抗条锈病的品种(系)占46.71%,中抗品种占25.66%;高抗叶锈病的品种占23.68%,中抗品种占24.34%;高抗白粉病的品种占28.29%,中抗品种占55.92%;高抗蚜虫的品种(系)占5.26%,中抗品种占13.16%.综合来看,对小麦条锈病、叶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中抗以上的品种(系)47个,占30.92%;兼抗(中抗以上)小麦条锈病、叶锈病、白粉病和麦蚜的有5个品种(系),占3.29%.  相似文献   
60.
单轴压缩条件下岩石破损过程的CT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工业计算机层析(ICT)设备与全数字液压实验系统EHF-EG200KN试验机,对大台煤矿冲击倾向性煤层底板岩石试样进行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的CT试验,得到了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不同应力阶段岩石试样微裂纹发展的CT图像。通过对CT图像灰度值的分析,得到单轴压缩荷载作用下岩石的损伤破裂过程。为进一步研究煤层底板岩石的破坏及冲击地压的发生机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