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30篇
  免费   634篇
  国内免费   980篇
林业   617篇
农学   632篇
基础科学   500篇
  1109篇
综合类   5004篇
农作物   556篇
水产渔业   459篇
畜牧兽医   1962篇
园艺   869篇
植物保护   536篇
  2024年   85篇
  2023年   250篇
  2022年   607篇
  2021年   563篇
  2020年   490篇
  2019年   463篇
  2018年   351篇
  2017年   535篇
  2016年   373篇
  2015年   516篇
  2014年   541篇
  2013年   663篇
  2012年   835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870篇
  2009年   760篇
  2008年   770篇
  2007年   625篇
  2006年   501篇
  2005年   444篇
  2004年   291篇
  2003年   177篇
  2002年   184篇
  2001年   155篇
  2000年   144篇
  1999年   6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4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01.
102.
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提高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河北农业大学在重新定位实践教学培养目标的基础上,改革了实践课程,增加学时,如实验课时较以前增加了49.1%,实践性教学环节较以前增加了22%;增设酒店模拟实验室,扩充旅游综合实验室,建设双师型师资队伍;在城市周边知名生态旅游景区和高星级酒店设置工学结合实训基地。通过这些措施,旅游管理专业逐步形成了"入主流、有特色"的专业特点,毕业生就业率、导游资格考试通过率稳居高水平,考研率逐步上升。  相似文献   
103.
玉米多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冀玉988的选育及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不育化制种主要在于保证杂交种子的质量及降低其生产成本。多胞质杂交种的利用主要拓宽胞质异质性,增强杂交种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与防范小斑病菌新的专化小种的严重为害。本研究以优良玉米新品种冀玉988(6048×黄选921.6)为背景,以s组的s,M,R与21A及C组的Rb,Bb与Es雄性不育细胞质(CMS)为试材,将母本6048转育成同核异质体,不育性稳定。父本921.6对21A,s与R三种CMS具有强恢复性。本研究论证了多胞质杂交种在生产上利用的可行性。冀玉988已配制成具有恢复性能的多胞质雄性不育杂交种,可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104.
新疆草地优势种植物相对生物量沿海拔梯度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势种作为草地生态系统中地上生物量的主要贡献者,其生物量既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也受到共存种种间关系的影响。然而,由于物种的不同和环境梯度的差异,目前有关优势种生物量与环境因素关系的研究,尚未获得一致性的结论。基于此,本研究以2011-2013年对新疆9种草地类型397个样地中优势种相对生物量的调查数据为基础,首先统计了不同草地类型中优势种组成,其次通过一般线性模型分析了优势种相对生物量随海拔梯度变化特征,以及共存优势种相对生物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新疆草地共有169个优势种,隶属31科120属。这些优势种主要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占据了优势种的19.53%。其中,高寒草原、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和温性草原化荒漠中,最主要的优势种均为针茅。而在高寒草甸、山地草甸和温性荒漠中,最主要的优势种则分别为珠芽蓼、千叶蓍和角果藜;2)优势种相对生物量与海拔的关系可以归为5类,分别呈现无显著关系、先降低后升高的U型变化趋势、显著正相关关系、显著负相关关系和先增加后降低的单峰型关系。这5类关系所对应的优势种数量分别为50、9、8、6和4个,分别占优势种总数的64.9%、11.7%、10.4%、7.8%和5.2%;3)24个共存优势种之间,其相对生物量共存在19对显著关系,且大多数共存优势种相对生物量之间主要表现为负相关关系。本研究表明,优势种相对生物量与海拔的关系,因物种不同呈多种变化格局且受到共存优势种的影响,结果可对未来新疆草地地上生物量的维持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5.
为对发病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并防控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感染,本研究无菌采集腹泻鹅及病死鹅脾脏、肝脏等组织器官进行病原菌分离培养、染色观察、生化鉴定、致病性试验,对菌株部分基因进行测序、构建遗传进化树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普通琼脂培养基上生长出灰白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菌落,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长出玫红色、光滑圆润菌落;分离菌株经革兰氏染色,镜下可见革兰氏阴性菌,两端钝圆、大小中等,多呈单个存在的杆状菌;致病性试验表明,该分离菌株对小鼠、雏鹅均有较高致死率;遗传进化树结果显示,分离菌株与患者粪便分离株(GenBank登录号:CP024992.1)同源性最高,达99.5%;体外抑菌试验发现菌株耐药情况较严重,对大多数抗菌药均有较强抗性,仅头孢噻呋对该分离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合理用药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本研究为有效防治鹅大肠埃希菌病提供了理论依据,对规模化鹅场防控大肠埃希菌等其他细菌性疾病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6.
为加快奶牛养殖由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促进奶业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助力新疆“十四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笔者所在团队对新疆8 个地州、35 个县、85 家规模化奶牛场进行了实地查看走访、数据采集,重点对牛群结构及生产技术参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大部分奶牛场的牛群结构都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共性问题,影响了奶牛场的经营效益与长期发展。本文对问题进行了汇总,并提出了有效的改进措施,旨在引起奶牛场经营者的重视,同时也为日后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服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牧场逐步走向现代化、规模化发展,生产水平大幅度提高,后备牛的培育也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犊牛健康管理是牧场成败的关键,但如何做好犊牛健康管理,成为制约奶牛业健康发展的瓶颈之一。为此,本文对河南洛阳生生牧业有限公司的犊牛健康管理工作进行了认真总结,旨在了解犊牛管理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索适合大型牧场应用的犊牛管理模式,促进奶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8.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09.
肠道微生物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与宿主的健康、疾病以及其他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关于肠道菌群结构和功能的研究较多,但是对西伯利亚狍肠道菌群的研究还未见报道。西伯利亚狍(Capreolus pygargus)属于反刍动物,有独特的消化特性和微生物群来帮助它们适应高纤维的食物。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在Illumina MiSeq平台上对14只狍肠道微生物进行16S rRNA基因分析。结果表明:个体样本中门类组成的差异,雌性个体JY3和雄性个体JY9除Firmicutes,Bacteroidetes,Proteobacteria这3类菌群外,其他门类菌群所占比例都很低。在科水平上,雌性个体中Ruminococcaceae在JY7和JY13肠道内含量相对较少,Bacteroidaceae在JY7,JY10和JY13中含量较高。雄性个体中Ruminococcaceae在JY11和JY14肠道内含量较少,Prevotellaceae在JY4中含量较少。在属水平上,雌性个体特有的菌属为Roseburia,Alloprevotella,Lachnospiraceae_incertae_sedis和Coprococcus;雄性个体特有的菌属为Fusobacterium,Succiniclasticum,Streptococcus和Clostridium sensu stricto。Alpha多样性分析表明,Ace指数范围2128.93—772.98,Chao1指数范围2128.89—785.27,Shannon指数范围5.44—3.78,Simpson指数范围0.07—0.01。在不同物种分类水平上,雌雄狍肠道内的优势菌群有些不同。PCoA(principal co-ordinates analysis)分析显示,狍样本几乎混在一起,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10.
选择种有"美国八号"(早熟)、"嘎啦"(中熟)、"富士"(晚熟)的混栽果园4片(各2/3hm~2)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有色防鸟网、风动叶轮、超声波、生物驱避剂),对比了4种鸟雀驱避技术,调查其驱避效果,以筛选出最优的鸟雀驱避技术。结果表明:在相同品种条件下,4种鸟雀驱避技术防鸟害的有效程度以有色防鸟网驱避效果最好,持效性最长,稳定性最好;其受啄率分别为"美国八号"0.44%、"嘎啦"0.16%、"富士"0.20%。其次为生物驱避剂,其受啄率分别为"美国八号"1.92%、"嘎啦"2.24%、"富士"1.52%。然后为超声波驱避技术,其受啄率分别为"美国八号"9.64%、"嘎啦"5.56%,"富士"3.24%。驱避效果最差、持效性最短、稳定性最差的是风动叶轮驱鸟,其受啄率分别为"美国八号"10.00%、"嘎啦"6.52%、"富士"2.60%。3个品种综合调查结果表明,早熟苹果受啄率最高,其次是中熟品种,受啄率最低的是晚熟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