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0篇
  免费   229篇
  国内免费   354篇
林业   148篇
农学   210篇
基础科学   118篇
  278篇
综合类   1932篇
农作物   246篇
水产渔业   189篇
畜牧兽医   635篇
园艺   262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51篇
  2022年   17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41篇
  2019年   153篇
  2018年   134篇
  2017年   186篇
  2016年   136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35篇
  2013年   250篇
  2012年   385篇
  2011年   373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178篇
  2006年   164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84篇
  2003年   47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9篇
  1999年   13篇
  1996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991.
浅谈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理论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一门形态科学,也是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是在动物学和解剖学的知识基础上,对动物体微细结构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同时又是为动物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诊断学、内科学、产科学等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组织学主要讲授动物各器官、组织的光镜结构和电镜结构,内容微细零散;  相似文献   
992.
正生物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对维持其机体正常生理功能至关重要。水产动物的主要抗氧化防御体系包括酶和非酶系统,两者协作能有效清除机体内的活性氧和活性氮等自由基。其中,抗氧化酶系统主要包括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胱甘  相似文献   
993.
对额尔齐斯河白斑狗鱼和黑龙江黑斑狗鱼的种群结构和生长特性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白斑狗鱼由10个年龄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为W=2×10-5L2.9006,生长方程为Lt=1085.49(1-e-0.1372(t+0.60387)),Wt=12658.26(1-e-0.1372(t+0.60387))3,生长拐点为7.42龄,拐点体重为3750.60g,其在8龄前能维持较快速的生长;黑斑狗鱼由7个年龄组组成,体长与体重的关系式分别为W=4×10-6L3.1367,生长方程为Lt=1588(1-e-0.1119(t+0.46587)),Wt=43870.1(1-e-0.111(9t+0.46587))3,生长拐点为9.35龄,拐点体重为12998.55g,其在10龄前能维持较快速的生长:同时探讨2种狗鱼生态学参数的地理差异。鉴于2种狗鱼的资源现状,建议应加强对4+~7+龄个体的保护。  相似文献   
994.
05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遗传变异及地理分化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游黑龙江茴鱼(Thymallus tugarinae)为黑龙江水系中国境内茴鱼属(Thymallus)新纪录种,也是黑龙江水系特有的珍稀濒危冷水性鱼类.本研究利用7对微卫星引物,对乌苏里江(WS)、黑龙江上游的呼玛河(HM)和额木尔河(EM)3个下游黑龙江茴鱼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探讨其种群遗传结构及地理分化水平,并为制定保护管理策略提供遗传学依据.结果显示,WS、HM和EM种群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18.1、14.4,和11.7,平均杂合度(H)分别为0.816 5、0.807 2和0.818 4,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891 3、0.805 3和0.757 7,种群中的特有等位基因数分别为33、16和7.遗传多样性水平以WS最高,HM次之,EM最低,在地理上呈现出由黑龙江下游至上游逐渐下降的趋势.3个种群间等位基因及基因型分布不均衡(P<0.01),WS与HM、EM的遗传距离(Ds)分别为0.609 3、0.635 7,遗传分化系数(Fst)分别为0.068 0和0.0827,HM与EM亲缘关系最近,Ds和Fst分别为0.221 2和0.035 6,3个种群间的遗传距离及分化程度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AMOVA分子方差分析显示,6.35%的遗传变异来自于种群间,93.65%的变异来自于群体内个体之间.研究表明,黑龙江水系下游黑龙江茴鱼种群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水平,3个地理种群间产生了一定的遗传分化,推测其独特的生活史特性及地理距离是导致种群间产生遗传分化的主要原因.综合以上研究,建议将乌苏里江种群和黑龙江上游种群(呼玛河、额木尔河)作为下游黑龙江茴鱼的2个独特进化单元,并制订相应的保护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995.
2008年6-7月在青岛近海海域再次发生大量浒苔漂浮现象,并且江苏连云港、如东近海海域也发生了浒苔漂浮现象.实验分别对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采集样本进行了nrDNA的ITS全长序列和18S rDNA序列分析及相似性比对.结果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海域主要漂浮种类QD-01(青岛)、QD-02(青岛)、QD-03(青岛)、LY-01(连云港)、RD-02(如东)5个样品的ITS全长序列相似性为100%,表明青岛、连云港、如东三地沿海浒苔漂浮主要种类为同一种浒苔.18S rDNA序列分析结果也支持这个判断.根据相似性比对和BLAST分析结果,如东海域浒苔漂浮种类还发现少量另外2种绿藻(RD-01和RD-03),其中RD-01为浒苔属.浒苔主要漂浮种类与目前采集到的三地定生浒苔样本ITS全长序列比对存在一定差异,歧化度小于0.3%.  相似文献   
996.
水温25 ℃,氯氰菊酯对中华米虾24、48、72、96 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93、83、81、77 ng/L.饲料中加入适量的锰与不加锰分别投喂中华米虾,在0~77 ng/L氯氰菊酯胁迫下测定米虾肌肉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无锰组和有锰组的SOD活性随着氯氰菊酯的胁迫质量浓度升高,先升高后下降.有锰组在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为8 n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无锰组在氯氰菊酯质量浓度为42 ng/L时,SOD活性达到最大.有锰组的中华米虾SOD的活性基本高于无锰组, SOD活性表明饲料中加适量的锰比不加锰更有利于提高中华米虾机体的抗氧化性和对氯氰菊酯毒害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997.
金属硫蛋白(Metallothionein,MT)是一种低分子量的蛋白质,广泛存在于大多数生物体内,在参与必需金属元素调节和非必需金属元素的解毒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介绍了MT的结构与功能,对贝类MT的诱导机制、解毒机理、降解与金属排除进行概述,探讨了MT诱导合成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影响因素。由于贝类MT能够通过多途径诱导,而且存在众多的环境因素和自身生理因素的影响,MT的变化规律往往出现较大的波动性。因此,今后的研究重点会是贝类MT作为污染监测指示物的研究、重金属诱导MT数学模型的构建以及贝类MT产品的开发等方面。  相似文献   
998.
紫贻贝生长性状的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估计紫贻贝生长性状的遗传力,采用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采卵授精技术,按照1雄配3雌的原则,构建了紫贻贝13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39个母系全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每个家系2、3、5、6月龄生长性状壳高、壳长.运用全同胞组内相关法估计紫贻贝2、3、5、6月龄生长性状的壳高、壳长遗传力.结果表明,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均显著大于雄性遗传方差组分(P<0.05),雌性遗传方差组分存在显著的母性效应(P<0.05),因此父系半同胞组内相关法计算的狭义遗传力是紫贻贝狭义遗传力的无偏估计值.所测各月龄父系半同胞组分估计的壳高遗传力分别为0.29、0.85、0.84和0.87,壳长遗传力分别为0.27、0.87、0.86和0.85.紫贻贝的生长性状遗传方差较大,2月龄生长性状遗传力为中度遗传力,3、5、6月龄生长性状遗传力较高,因此对紫贻贝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999.
甲壳低聚糖酶法制备工艺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制备具有较好水溶性和生理活性的甲壳低聚糖,本实验选用纤维素酶对壳聚糖进行降解,以还原糖浓度作为衡量降解效果的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酶解制备工艺,获得最佳酶解条件为:酶浓度1600U/g、温度55℃、反应时间7h、pH值5.4,在该条件下获得的酶解产物还原糖浓度为2.52mmol/L。得到的酶解液通过超滤分离,获得分子量小于10KDa的甲壳低聚糖,其产率达到69.51%。  相似文献   
1000.
在水温22.8~24.6℃,盐度24~25,pH 7.82~8.36的条件下,研究了培育密度及饵料种类对四角蛤蜊幼虫生长、存活及变态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培育密度(5、10、15、20、30个/ml)下,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30个/ml试验组幼虫不能发育至匍匐幼虫;5、10、15、20个/ml试验组幼虫的变态率随着密度的增大而降低,各阶段的发育时间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不同的饵料种类及投喂方式,即单独投喂金藻(J)、小球藻(Q)与混合投喂[JQ11(J:Q=1:1)、JQ12(J:Q=1:2)、JQ21(J:Q=2:1)]对幼虫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变态率及幼虫各阶段发育时间的影响也不同,单独投喂效果较差,混合投喂效果相对较好.在四角蛤蜊苗种生产过程中,培育密度10个/ml较为合理,且混合投喂比单独投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