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913篇
  免费   2806篇
  国内免费   3109篇
林业   3267篇
农学   1827篇
基础科学   1508篇
  3744篇
综合类   21153篇
农作物   3275篇
水产渔业   1964篇
畜牧兽医   5352篇
园艺   3214篇
植物保护   1524篇
  2024年   204篇
  2023年   742篇
  2022年   1806篇
  2021年   1764篇
  2020年   1648篇
  2019年   1550篇
  2018年   1080篇
  2017年   2046篇
  2016年   1173篇
  2015年   1993篇
  2014年   2099篇
  2013年   2637篇
  2012年   3584篇
  2011年   3727篇
  2010年   3307篇
  2009年   3094篇
  2008年   2994篇
  2007年   2814篇
  2006年   2368篇
  2005年   1818篇
  2004年   1145篇
  2003年   716篇
  2002年   751篇
  2001年   740篇
  2000年   623篇
  1999年   199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0篇
  1973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0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5篇
  1955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INTRODUCTIONPaulownia is one of important species with fastgrowth and high yield oriented to industry uses inChina, paulownia wood is widely used in furniture-making, decorating materials, musical instrumentsmanufacture (Jiang Jianping 1990), etc. Brown orblack stain often appears on the surface of paulowniawood during processing and using. Discolorationseriously affects paulownia utilization, and it cancause huge loss due to low grade and price causedby stain (Cheng Junqing 1983a, 1983b…  相似文献   
982.
试验设置药品种类、浸药时间、藤条长度3种因素的多重处理其对金银花分体压藤繁殖中藤条出根率、出根数量、出根长度、萌芽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藤条长度是影响金银花分体压藤繁殖的主要因素,药品种类的作用次之,浸药时间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83.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卢家仕  黄敏  高清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2):62-65,71
岑王老山自然保护区共分布有野生药用种子植物147科561属1003种(包括种以下分类单位),是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分析表明:保护区药用种子植物区系的优势科明显,15种以上的科有15科,共含209属423种,虽然只占总科数的10.20%,但占总属数的37.25%和总种数的42.17%。属的组成复杂,含1~5种的属共542属,占总属数的96.61%。分布区类型多样,与世界各地联系广泛,科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1类,其中热带分布85科,占总科数的70.83%,温带分布34科,占28.33%,中国特有分布1科,占0.83%;属的分布区类型可划分为15类,其中热带分布362属,占总属数的69.34%,温带分布153属,占29.31%,中国特有分布7属,占1.34%。同保护区种子植物区系的地理成分非常相似,以热带成分为主。  相似文献   
984.
以云南松优良群体为选择基础,以优株为选择对象,在评出的优良产地内选择了石屏牛达、龙朋,双柏鄂嘉、雨龙,云龙天池、大栗树,禄丰樟木箐等天然优良林分,在林分内按优树标准开展了优良个体选择.共选择表型较好的优株205株,分株开展了多点年度间的表型测定.以3~4年生优树子代的生长量及优树的纹理通直度、木材密度,松脂含量作为选择性状,经对各性状的遗传力和权重值等进行综合选择,评选出了牛达39号、13号、28号、18号、3号,龙朋6号、5号、2号,双柏鄂嘉3号、17号,双柏雨龙12号,腾冲古永9号,贡山8号,云龙1号等32个符合单板类人造板材良种要求的优良单株.它们的树高增长率79.0%~13.3%,实际增益30.63%,遗传增益16.85%,其中有21个家系的木材密度提高了5.59%,松脂含量为对照的82.4%,树干通直度达97.6%.评选出的这些优株已进行了保存和利用.  相似文献   
985.
河南杨树感染杨树溃疡病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不同杨树品种间感染杨树溃疡病情况有明显差异,其中以三倍体毛白杨、小美旱杨最易感病;中林46杨、沙兰杨、毛白杨较抗病,同一杨树品种在不同生长环境、不同立地条件下种植,其感病情况有所差异,立地条件越好,感病指数越低。杨树不同生长龄级间抗病指数也有差异,1~2 a生幼树感染杨树溃疡病以后发病严重,同一品种,龄级越大,其抗病能力越强。  相似文献   
986.
南岭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特征分析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调查了南岭小坑森林公园4种典型林型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杉木林、毛竹林,并在不同林型采集土壤样本,分析该地区4种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的种群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微生物总数平均值以针阔混交林最高,数量是(40.5±13.4)×105CFU.g-1,毛竹林[(27.9±8.1)×105CFU.g-1]和常绿阔叶林[(30.2±11.0)×105CFU.-g 1]次之,杉木林的数量最少[(17.9±5.8)×105CFU.g-1];(2)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中,各类微生物组成比例不尽相同.从总体来看,以细菌占绝大多数(平均为74.6%),其次是放线菌(平均为13.9%),真菌较少(平均为11.5%);(3)同一林型在不同时间条件下,各种土壤微生物的数量与其占微生物总数的比例均呈现出明显动态变化特征.  相似文献   
987.
扬州市古运河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营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对扬州市古运河的整治,营建生态环境林观光休闲型滨河绿地风光带。在其实施的第1期工程中,就观光休闲型绿化模式的定位功能、建模原理、模式结构、绿化设计原则、主要地段景点的绿化配置与造景造意,以及模式绿化的初期效果等进行初步研究探讨。要求通过增加乔木数量,配置观赏人工植物群落,搭配仿古园林建筑,保护古文化遗迹,形成滨河绿地森林公园,最终达到既发挥观光旅游、休闲娱乐游憩功能,又发挥净化空气、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生态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988.
本文通过对不同山系大熊猫栖息地(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定量分析发现,野生大熊猫栖息地的植物区系主要以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占总区系的31.10%;区系多样性指数中Shannon-Wiener指数为2.10~2.21,Simpson指数是0.14~0.17;经相关性分析,不同山系大熊猫栖息地之间相似程度极为显著,相关系数达到0.905~0.998。  相似文献   
989.
紫红短须螨生物学特性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紫红短须螨(Brevipalpus phoenicis)控制薇甘菊,是生物控制杂草的一种新方法,文章着重介绍了紫红短须螨的生物学特性及形态特征。卵椭圆形。卵椭圆形,长约0.10mm,宽约0.07mm。红色,多单产在植物茎叶的裂缝或凹陷处,或叶片背面的主脉两边,成块成串堆聚在一起,幼螨桔红色,长约0.17mm,宽约0.11mm。若螨2龄,背上有黑色斑纹,雌成螨长约0.30mm,宽约0.16mm,身体椭圆形,扁平,多桔红色。背上有一个“H”形标记,紫红短须螨1年6-8代,世代重迭,从孵发育到成虫,恒温30℃为18.6d,20℃为48.8d。当湿度低于30%,平均温度高于30℃或者低于20℃时,紫红短须螨不能完成生活史,室内11.0-28.5℃的自然变温,湿度58%-97%条件下,紫红短须螨发育完成一个世代为28-55d。  相似文献   
990.
为了掌握广西杂交竹病虫害种类及危害程度、发生发展规律,并制定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对广西某竹林基地进行详查,发现黄脊竹蝗、竹横锥大象和枯萎病危害相对较重,其它病虫害只是零星发生,虫口数量少、危害程度低。针对主要的病虫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