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65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260篇
林业   158篇
农学   108篇
基础科学   110篇
  236篇
综合类   1241篇
农作物   213篇
水产渔业   91篇
畜牧兽医   581篇
园艺   116篇
植物保护   79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01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77篇
  2017年   113篇
  2016年   74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5篇
  2013年   159篇
  2012年   240篇
  2011年   206篇
  2010年   222篇
  2009年   179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68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62篇
  2001年   64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以5种不同的酸奶发酵剂(A~E)为研究对象,探索不同发酵剂制备的大豆酸奶的品质差异,为筛选优良的大豆酸奶发酵剂提供依据。研究中采用标准酸奶发酵工艺对不同酸奶发酵剂进行大豆酸奶的发酵,测定了发酵过程中p H、酸度随时间的变化以及发酵产物的质构和风味物质含量,分析了发酵时间与酸奶硬度及羰基化合物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酸奶发酵剂在豆浆体系中的发酵速率有明显的差异,5种酸奶发酵剂在豆浆中的发酵速率排序为DECBA。同时,不同发酵剂制备的酸奶在硬度上差异显著(P0.05)且酸奶硬度与发酵时间呈高度正相关的关系。在风味方面,体系到达p H5.5的时间越长,大豆酸奶中羰基化合物的含量越高。研究表明,A与B酸奶发酵剂的发酵特性及发酵产物的质构接近,但是风味成分差别较大;D与E发酵剂的特点是发酵速率较快;C发酵剂能产生较多的2,3-丁二酮。综合分析,A发酵剂最适合用来制备质构良好、风味清淡醇香的大豆酸奶。  相似文献   
992.
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水稻氮素利用率与氮流失风险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农田土壤–作物系统对畜禽粪便有一定的消纳作用,有机粪肥与无机氮肥配施是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增加产量、减少化肥施用和保护环境的重要生产模式。本研究采用盆栽试验,分析在施用一定量有机粪肥基础上,不同无机氮肥用量对水稻产量、氮素利用率和氮流失风险的影响,探讨有机肥与无机氮肥的最优比例,为有机肥施用条件下稻田无机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单施有机肥(M)相比,配施0.8倍的无机氮肥效果最佳,水稻产量、株高、分蘖数、籽粒吸氮量和氮肥利用率达最高。有机肥作底肥时,水稻生长前期田面水无机氮浓度随配施无机氮肥量的增加而增加,而后期配施无机氮肥各处理田面水氮素浓度则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现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其中,增施0.4倍、0.6倍和0.8倍无机氮肥时稻田田面水氮素浓度较单施有机肥处理分别降低17.5%、11.9%和9.3%,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与单施无机氮肥处理(N)相比,同样以0.8倍无机氮肥+有机肥处理作物产量和氮肥利用率最高,田面水氮浓度降低了30.2%,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综上,消纳有机肥基础上,在满足作物需氮量的前提下,无机氮肥与其配比为1︰1时,既可以提高水稻增产潜力,又降低稻田氮素流失风险和适当减少稻田无机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993.
张明江  龙健  李娟  廖洪凯  刘灵飞  赵畅  华健 《土壤》2018,50(2):333-340
以贵州茂兰喀斯特国家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中的优势种青冈(Cyclobalanopsis glauca)凋落物(L)和对应的森林土壤(S)为研究对象,在两种不同温度(400 ℃、600 ℃)下将凋落物制成生物炭(BC400、BC600),添加到土壤中进行室内培养。通过对培养过程中土壤呼吸、土壤有机碳、碳氮比、pH等进行动态监测,分析青冈凋落物与其生物炭特性对森林土壤呼吸和有机碳含量等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添加量为12.5 g/kg的条件下,25 ℃培养180 d后,与对照组相比,3组添加不同物质的处理S+L、S+BC400、S+BC600中碳的净释放量分别增加了34.98 %、42.45 %、9.83 %,青冈凋落物与其生物炭的添加均对土壤呼吸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p < 0.05);对培养前后土壤有机碳含量对比发现,低温生物炭(BC400)的添加促进了微生物对土壤有机碳的转化,而高温生物炭(BC600)作用相反,从短期来看,具有一定的固碳作用,为生物炭在喀斯特森林土壤碳固定应用方面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研究超大型城市水土流失的空间格局,提出针对性的防治策略,为新时代推进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武汉市为例,利用DEM提取坡度,通过遥感影像解译土地利用类型、计算植被覆盖度,采用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指标判定土壤侵蚀强度等级,制作空间分布图。[结果]武汉市水土流失具有"4圈"分布格局:(1)内圈,主城区,地面硬化程度高,以微度流失为主;(2)第2圈层,主城区周边城市拓展区,是城市建设等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区域;(3)第3圈层,城市拓展区外围平原农业生产区,水土流失面积小,强度低,但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又是山地、丘陵区的地表径流进入主城区的必经区域;(4)第4圈层,远郊山地、丘陵区,以林地为主,兼有少量坡耕地和采石采矿迹地。[结论]根据武汉市水土流失"4圈"分布格局,制定针对性的水土流失防治策略:内圈需要加强城市绿地管理维护和地下排水系统的清理管护;第2圈层要加大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执法,最大限度地扼制人为水土流失,加大施工迹地的恢复和城市生态景观建设;第3圈层需加强面源污染治理,建设生态清洁型小流域;第4圈层需要严守生态红线,大力保护森林资源,继续开展坡耕地治理、生态恢复和治理工作,注意控制旅游开发导致的人为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995.
【目的】 随着水肥一体化施肥方式的应用,新疆棉花生产化肥投入量大大增加,有机肥投入不断降低。本研究探索用磷酸和硝酸浸提有机肥养分,利用酸性有机肥浸提液替代部分化肥的效果,为增加有机肥施用提供途径。 【方法】 以腐熟鸡粪有机肥为原料,在塑料桶内,分别用pH为1的硝酸和磷酸,按照浸提剂与有机肥的质量比为5∶1进行浸提,恒温箱内保持25℃恒温,每8小时搅拌一次,浸提持续2天。浸提结束后用0.038 mm尼龙网过滤,滤液用于滴灌施肥。以不施肥、施用常规化肥和硝酸有机肥浸提液作对照 (代号依次为CK、CK1和NAE-CK);设置有机肥浸提液替代全量的磷肥、2/3磷肥和1/3磷肥三个替代量,施肥量分别为4950 L/hm2、3300 L/hm2、1650 L/hm2 (代号:PAE、2/3PAE、1/3PAE);再以pH为1的硝酸和磷酸为对照 (HN-CK、HP-CK),所有施肥处理以化肥补足至总养分量一致。分别在第五次施肥后5天 (花铃期),第八次施肥后10天 (吐絮期),在距滴灌带滴头处 (0 cm) 以及距离滴头15 cm和30 cm处,分别采集0—20 cm、20—40 cm和40—60 cm土壤,测定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等有效养分含量。棉花成熟后每小区取植株3株,测植株氮磷钾吸收量,以实收产量计产。 【结果】 1) 施用两种有机肥浸提液与施用硝酸和磷酸浸提剂相比,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了1.4%~16.8%,而单施对应的酸性浸提剂却使土壤有机质含量较CK降低10.2%~25.5%。2) 酸性有机肥浸提液代替部分化肥较常规施肥均不同程度提高了土壤水平0—30 cm与垂直0—60 cm范围内氮、磷、钾有效养分的含量,尤其对0—20 cm土壤的磷有明显的活化作用,增加了作物对其吸收量。1/3磷肥替代量处理对土壤养分最高提升6.3%,但差异不显著;2/3磷肥替代量和替代全部磷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别最高提升35.3%和58.1%,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3) 磷酸有机肥浸提液和磷酸浸提剂处理对土壤磷和钾有明显的活化作用,磷酸有机肥浸提液效果优于硝酸有机肥浸提液;有机肥浸提液的pH与土壤速效磷呈负相关 (–0.491*),浸提液有机质含量与土壤速效钾有显著正相关 (0.497*)。4) 施用4950 L/hm2的硝酸有机肥浸提液对氮的利用效率最高 (53.1%),4950 L/hm2的磷酸浸提剂对磷和钾的利用效率最高 (28.9%和344.8%)。 【结论】 有机肥浸提液作为一种新型酸性有机肥料,不仅适合新疆的滴灌施肥,还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活化新疆石灰性土壤的养分,尤其对于0—20 cm土壤的磷钾肥的利用效率提高显著。等施肥量下,磷酸有机肥浸提液对土壤的磷,钾活化效率高于硝酸有机浸提液,磷酸有机肥浸提液施肥量为3300 L/hm2时棉花产量最高,养分农学利用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96.
为研究促卵泡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对儋州鸡体内其他生殖激素的调控规律,本试验通过改变FSH和LH在儋州鸡血液中的浓度,并采用双抗体一步夹心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处理前后儋州鸡血液中FSH、LH、催乳素(PRL)、孕酮(P)、雌二醇(E2)的浓度进行测定。结果发现,注射外源性FSH和LH分别能提高儋州鸡血液中FSH和LH浓度;当儋州鸡血液中FSH或LH浓度显著升高时则均能引起PRL浓度显著降低(P < 0.05),但当FSH和LH浓度同时显著升高时,PRL浓度显著升高(P < 0.05);当儋州鸡血液中FSH浓度显著升高时,E2及P浓度显著提升(P < 0.05),且在高浓度LH的协同下提升幅度更大;当儋州鸡血液中LH浓度显著升高时E2及P浓度升高但不显著(P > 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儋州鸡血液中FSH或LH浓度的提高均能降低PRL的浓度,并能不同程度的提升E2及P的浓度,但FSH与LH浓度同时提高则能通过协同作用刺激E2及P浓度的大幅提升,当E2及P浓度过高时能通过刺激PRL的释放,负反馈调节血液中FSH与LH,并恢复血液中E2及P浓度。  相似文献   
997.
抗菌药仍是治疗病原菌引起的奶牛疾病的常用方法。抗菌药的不合理使用使得细菌产生耐药性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应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奶牛的主要病原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也显现出多重耐药的趋势,给奶牛疾病的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同时也威胁人类健康。细菌产生耐药性的速度远超过人们研发抗菌药的速度,因此,保持现有抗菌药的疗效很有必要。一方面应该掌握细菌的耐药机制,如细菌分子耐药机制、抗菌药物外排机制或降低摄入机制、生物膜等,以便找到合适的治疗方法;另一方面采用不同措施减少耐药细菌的出现,如质粒消除、抗菌药替代品、开发高效安全的抗菌药物、临床合理用药(联合治疗)等。作者对奶牛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耐药机制、耐药控制技术进行综述,以期为减少耐药性、规范抗菌药的使用和提高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猪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对核移植重组胚胎发育能力的影响,试验通过激素促排获得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和收集废弃卵巢获取体外成熟的卵母细胞,分别构建核移植重组胚,比较其卵裂率、囊胚率及胚胎移植受孕情况。结果显示,PGC+PMSG+HCG组的平均排卵数(27.8枚/头)显著高于PGC+HCG (12.5枚/头)、PMSG+HCG (13.7枚/头)及自然发情组(11.5枚/头)(P<0.05),体内收集到的卵母细胞,可用于构建核移植重组胚的可用卵率均达到90%以上,与其他处理组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通过激素处理可获得更多的可用卵母细胞,而且卵母细胞的质量没有显著差异;以体内和体外成熟卵母细胞作为核移植受体构建的克隆胚胎,二者的胚胎融合率(80.31%和79.29%)和卵裂率(90.40%和86.51%)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来自体内成熟卵母细胞克隆的胚胎发育至囊胚期的比例显著升高(P<0.05);将体内、外成熟卵母细胞构建的核移植重组胚分别移植代孕母猪,头平均移植30或60枚时,体内成熟卵母构建的克隆胚胎移植出生仔猪10头,而体外培养卵母细胞构建的克隆胚胎均未着床受孕,表明通过激素促排获得的卵母细胞质量更好,能显著提高克隆胚胎的囊胚率,减少胚胎移植数量,提高代孕母猪的怀孕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日粮添加不同水平亚麻油对中后期蛋用种公鸡抗氧化性能的影响。【方法】选取96只399日龄蛋用种公鸡,随机分为4个处理,每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鸡,分别饲喂含不同水平亚麻油(0%、1%、2%和4%)日粮。预饲期7d,正式期28d。于试验期末,取血液、肝脏和睾丸,测定抗氧化指标。【结果】2%亚麻油组血浆、肝脏和睾丸中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亚麻油组抗氧化酶活性降低,MDA含量升高,但与对照组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日粮添加2%亚麻油可显著增强种公鸡机体抗氧化防御能力。  相似文献   
1000.
以开发一种启动时间短、处理效果好、抗冲击负荷和不利环境能力强、能耗低的厌氧处理反应器为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以在水中呈水草型摇摆状态的生物带作为半固定载体的生物膜反应器,处理人工模拟高浓度废水,进行启动与运行试验,考察和评估其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上升流速为0.104~0.124 m/h的运行条件下,COD去除率在试验第30天时达到最高的96%,稳定运行状态下去除率为88%左右;反应器在温度和负荷双重冲击条件下,7d后COD去除率下降至67%,出现酸化倾向,负荷维持不变,仅温度恢复正常,11d时COD去除率回升并稳定在88%左右,恢复至原稳定状态,表现出很好的抗冲击负荷和不利环境能力;负荷启动与运行阶段,反应器平均沼气产率为0.43m3/kg,产气状况良好;生物带载体上形成的生物膜活性较高,VSS/SS达到0.7,且生物相较为丰富,说明反应器的半固定床结构设计优良,可进一步开发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