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3407篇 |
免费 | 1988篇 |
国内免费 | 3368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2362篇 |
农学 | 2096篇 |
基础科学 | 1811篇 |
3612篇 | |
综合类 | 16077篇 |
农作物 | 2302篇 |
水产渔业 | 1423篇 |
畜牧兽医 | 5233篇 |
园艺 | 2278篇 |
植物保护 | 15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30篇 |
2023年 | 817篇 |
2022年 | 1666篇 |
2021年 | 1711篇 |
2020年 | 1554篇 |
2019年 | 1504篇 |
2018年 | 1081篇 |
2017年 | 1625篇 |
2016年 | 1172篇 |
2015年 | 1654篇 |
2014年 | 1714篇 |
2013年 | 2101篇 |
2012年 | 2844篇 |
2011年 | 2801篇 |
2010年 | 2594篇 |
2009年 | 2167篇 |
2008年 | 2292篇 |
2007年 | 2108篇 |
2006年 | 1735篇 |
2005年 | 1435篇 |
2004年 | 894篇 |
2003年 | 556篇 |
2002年 | 614篇 |
2001年 | 576篇 |
2000年 | 506篇 |
1999年 | 230篇 |
1998年 | 53篇 |
1997年 | 55篇 |
1996年 | 61篇 |
1995年 | 53篇 |
1994年 | 38篇 |
1993年 | 43篇 |
1992年 | 39篇 |
1991年 | 22篇 |
1990年 | 19篇 |
1989年 | 18篇 |
1988年 | 12篇 |
1987年 | 19篇 |
1986年 | 9篇 |
1985年 | 5篇 |
1983年 | 2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5篇 |
1976年 | 2篇 |
1964年 | 3篇 |
1963年 | 1篇 |
1962年 | 6篇 |
1957年 | 1篇 |
1956年 | 6篇 |
1955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941.
【目的】克隆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抗逆新基因MsDUF,并对其进行序列特征分析,了解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模式。【方法】利用RACE法获得紫花苜蓿MsDUF全长的cDNA序列,对该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用基因枪法进行MsDUF的亚细胞定位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该基因在高含量NaCl和PEG-6000的胁迫下,以及ABA和GA3诱导下的表达模式。【结果】测序结果显示,该基因cDNA全长714 bp,包含一个633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编码210个氨基酸,命名为MsDUF,GenBank登录号为JX183734。氨基酸BLASTP分析表明,MsDUF氨基酸序列与拟南芥、大豆和蒺藜苜蓿等具有53%—98%的相似性,属于DUF4228 superfamily。实时荧光定量PCR研究表明,该基因在逆境胁迫下上调表达。【结论】从紫花苜蓿中克隆了抗逆相关基因MsDUF,发现其定位于细胞质中,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表明该基因在紫花苜蓿的抗逆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42.
Pb胁迫对红椿(Toona ciliata Roem)生长发育及Pb富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酸性紫色土、钙质紫色土和冲积土上生长的一年生红椿实生苗暴露在不同浓度Pb胁迫(O、200、450mg·kg-1和2 000 mg·kg-1)条件下的叶长、叶面积、生物量、各器官Pb含量特征和富集程度,并分析了红椿对Pb污染的耐性和转移效率.3种土壤下红椿都能生长,但相同浓度Pb胁迫下其在钙质紫色土中生长状况最佳,在冲积土中生长状况最差.随Pb浓度增大红椿叶片生长受到明显抑制,当土壤中Pb浓度在2 000 mg· kg-1时,其叶长和叶面积与对照差异极显著(P<O.01);Pb胁迫使得红椿根茎比发生明显的变化,还加大其叶的凋落程度,同时整株生物量随着Pb胁迫浓度的增大呈极显著降低趋势(P<0.01),但在土壤Pb浓度最大时其生物量仍达到对照的81.47%以上.红椿体内Pb含量与土壤Pb浓度成正相关(P<0.01),其6个器官中细根Pb含量最高,粗根次之,而地上部分的Pb含量较低且差异不大.红椿耐性指数值在0.67~1.06之间,表现为随Pb胁迫浓度增大,其耐性呈下降趋势.红椿富集系数与转移系数都较小且小于0.3.这些结果表明,红椿能在Pb污染较严重的土壤中较好的生存,可作为Pb污染区域潜在的土壤修复树种. 相似文献
943.
944.
旨在克隆犏牛和牦牛姐妹染色单体内聚建立蛋白2(establishment of sister chromatid cohesion N-acetyltransferase 2,ESCO2)基因,并分析其在不同发育阶段睾丸中的表达与定位,为进一步解析ESCO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以健康雄性犏牛及牦牛为试验动物,根据年龄分为胎牛组(5~6月龄)、幼年组(1~2岁)和成年组(3~4岁),每组各3头。通过RT-PCR技术克隆犏牛和牦牛ESCO2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检测ESCO2基因在犏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比较分析ESCO2在犏牛和牦牛不同时期睾丸中的表达规律,利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技术检测ESCO2蛋白的细胞定位和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犏牛ESCO2基因(GenBank登录号:MW198470) CDS区为1 833 bp,编码610个氨基酸,与牦牛相比,犏牛ESCO2序列第301~319位多19个氨基酸,另有3个氨基酸突变;犏牛ESCO2蛋白序列与黄牛的同源性高于其他哺乳动物;ESCO2可能与SMC3、SMC1A、PDS5A、PDS5B、STAG2等蛋白相互作用,互作蛋白功能与姐妹染色单体凝聚、减数分裂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分裂和染色体重构等生物学过程相关。ESCO2在犏牛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但在睾丸中的相对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织(P<0.05);在犏牛睾丸中的表达随年龄增长呈上升趋势,幼年和成年时期犏牛睾丸中ESCO2的表达显著低于同时期牦牛(P<0.05);IHC染色结果发现,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于初级精母细胞,ESCO2蛋白在犏牛初级精母细胞中无表达并与牦牛存在差异。本研究结果表明,犏牛与牦牛的ESCO2基因、蛋白序列差异较大,且在睾丸发育过程中的表达模式差异显著,这可能是引起雄性犏牛减数分裂阻滞及不育的原因之一,其具体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45.
L. FENG H.‐H. HUANG Y. LIU J. JIANG W.‐D. JIANG K. HU S.‐H. LI X.‐Q. ZHOU 《Aquaculture Nutrition》2011,17(5):557-569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dietary thiamin on the immune response and intestinal microflora in juvenile Jian carp (Cyprinus carpio var. Jian). Seven diets (0.25, 0.48, 0.79, 1.06, 1.37, 1.63 and 2.65 mg thiamin kg?1) were fed to Jian carp (8.20 ± 0.02 g). At the end of feeding trial, red blood cell counts and white blood cell counts increas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thiamin levels up to 0.79 and 1.06 mg kg?1 diet, respectively (P < 0.05); Lactobacillus counts in intestine increased gradually, and maximum values obtained when the thiamin level was at 0.79 mg kg?1 diet (P < 0.05). After the feeding trial, fish were injected with Aeromonas hydrophila only one time on the first day of the challenge trial and fed the same diets as the growth trial for 17 days. The survival rate, leucocyte phagocytic activity, lectin potency, acid phosphatase activity, lysozyme activity, total iron‐binding capacity and immunoglobulin M content of fish after being injected with A. hydrophila were all improved with increasing dietary thiamin levels up to a point, respectively (P < 0.05). These results suggested that thiamin could improve immune response and the balance of intestinal microflora of juvenile Jian carp. 相似文献
946.
2003年春季东海区浮性鱼卵和仔稚鱼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3
本文分析研究了2003年春季东海区(27°00′~34°00′N)150m以浅海域浮性鱼卵、仔稚鱼的种类组成及数量分布。共鉴定49种鱼类的鱼卵、仔稚鱼,其中31种鉴定到种,隶属于26科、29属。优势种类为日本鳀、方氏云鳚、太平洋鲱。带鱼、小黄鱼等经济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少,鲱形目鱼类鱼卵、仔稚鱼数量较多。鱼卵、仔稚鱼分布主要在近海禁渔线附近海域。 相似文献
947.
948.
日本设施果树的树形结构与光能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留学期间对日本设施果树树形结构与光能利用特性的调查分析与研究 ,结果表明 :日本设施果树的树形结构研究始终是围绕高光效、高质量、易管理这三个中心 ,生产上重点在推广单层薄叶幕结构的平棚树形 ,X形、H形、Y形和三主肋骨形及其改良形等高效优产树形已在不同果树上广泛应用。其中Y形非常适合乔木果树的集约化矮密植栽培 ,符合优质、高产、高效农业的发展方向 ,有广泛普及价值 ,未来可能成为除葡萄外多种果树的的通用树形。此类树形结构的突出特点是 :枝叶单层水平分布 ,叶幕薄 ,离地高 ,生态环境优越 ,通风透光好 ,病虫害少。结果均匀整齐 ,下垂果多。果实形正、色佳、味甜、质量好 ,商品档次高。树冠覆盖率和有效生产区高达10 0 %。枝叶生长缓和 ,树势容易控制 ,枝梢夏季管理省工。各器官生长发育状态与节奏好 ,长停交替按次有序 ,营养分配协调合理。而且作业空间大 ,机械行走方便。建议我国因地制宜研究选用 相似文献
949.
为了解东莞生态园湿地水域群落结构特征,探讨2种类型刺网(沉网和浮网)及不同网目网片渔获物组成的差异性,实验利用多网目(1.0、1.25、1.6、2.0、2.5、3.1、3.9、4.8、5.8、7.0、8.6和11.0 cm)单层刺网对该湿地的鱼类进行了调查。研究期间共采集到13种鱼类,相对重要性指数显示,海南似和莫桑比克罗非鱼为优势种,前者密度最高(占84.8%),后者生物量居多(40.2%)。渔获物物种组成沉浮网间差异显著,但单位努力捕捞数量(NPUE)、单位努力捕获重量(BPUE)及物种数与沉浮网间均无显著差异;海南似的NPUE在2种类型刺网间无显著差异,但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的NPUE浮网显著低于沉网。12个网目网片的渔获物物种聚成2类,1.0~2.0 cm网目网片渔获物聚为1类,海南似为指示种;2.5~11.0 cm片的聚为另1类,莫桑比克罗非鱼和尼罗罗非鱼为指示种。渔获物大小结构聚为2类,1.0~3.9 cm网目网片渔获物聚为1类,4.8~11.0 cm网目网片的聚为另1类。随着网目大小增加,渔获物平均体长线性递增,NPUE呈幂函数式下降。研究表明,为对内陆水域鱼类群落... 相似文献
950.
不同处理对野生大豆发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野生大豆种子的最佳发芽条件,采用刻伤、冰冻、浓硫酸、温水浴等方法,对成熟度一致的天津七里海野生大豆种子进行处理,观察它的发芽情况,并测定其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表明,不同的处理对野生大豆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同。刻伤处理的种子各项指标远高于对照;浓硫酸处理(15 min)仅次于刻伤处理,且无明显差异;其次是浓硫酸处理(5 min);然后是冰冻处理,虽然冰冻处理发芽势比浓硫酸处理(5 min)高,但发芽率比浓硫酸处理(5 min)稍低,二者无明显差异;而温水浴处理在本试验中不利于野生大豆种子发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