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54篇
  免费   412篇
  国内免费   615篇
林业   534篇
农学   299篇
基础科学   337篇
  575篇
综合类   3640篇
农作物   545篇
水产渔业   345篇
畜牧兽医   1042篇
园艺   589篇
植物保护   275篇
  2024年   41篇
  2023年   118篇
  2022年   280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55篇
  2019年   302篇
  2018年   218篇
  2017年   338篇
  2016年   210篇
  2015年   334篇
  2014年   382篇
  2013年   450篇
  2012年   646篇
  2011年   665篇
  2010年   618篇
  2009年   517篇
  2008年   549篇
  2007年   460篇
  2006年   419篇
  2005年   332篇
  2004年   222篇
  2003年   133篇
  2002年   110篇
  2001年   116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4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991.
基于蜂群-杂草算法的农机行星传动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人工蜂群算法的寻优机制引入到入侵性杂草优化算法中,提出了一种混合蜂群杂草算法(BCIWO),将其应用于农业机械中星齿行星传动机构的优化设计。选取一个实例,将新算法与遗传算法(GA)及基本杂草算法(IWO)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采用 BCIWO 算法所得的行星传动结构的设计体积为1.4725×107 mm3,小于 GA 与 IWO 所得;② BCIWO 多次求解的波动较小,求解稳定性较高;③ BCIWO 的计算速度较快。从而推知, BCIWO 在机械优化设计领域更具推广性。  相似文献   
992.
为探讨乳酸菌在填饲过程中对朗德鹅产肝性能、脂肪沉积、屠体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用108只健康、体重相近的12周龄朗德鹅,随机分为试验A组、试验B组和对照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对照组填饲日粮为无乳酸菌菌液的基础日粮,试验A、B组于正式填饲前期(1~5 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 000、3 000 g/t乳酸菌菌液;正式填饲中期(6~15 d)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 000、5 000 g/t乳酸菌菌液;正式填饲后期(16~25 d)不添加乳酸菌菌液。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乳酸菌使填饲朗德鹅肥肝成熟期延长(P<0.05),淘汰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添加乳酸菌使填饲朗德鹅肝脏脂肪沉积比例下降,试验B组肥肝重、肝脏重/(肠脂重+腹脂重)、肝脏重/填饲期增重显著降低(P<0.05);各组间屠体性能指标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B组粗脂肪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试验A、B组钙、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A、B组血清中甘油三酯、胆固醇和极低密度脂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喂添加乳酸菌的日粮虽可促进鹅体健康,但会延缓鹅肝脏脂肪的沉积,不利于鹅肥肝生产。因此,生产中不宜在朗德鹅填饲日粮中添加乳酸菌。  相似文献   
993.
本研究旨在探讨菜籽粕对4~6周龄浙东白鹅体增重、养分利用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以确定此阶段肉鹅日粮中菜籽粕的合理添加水平。试验选用4周龄健康的浙东白鹅16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3个试验组分别饲喂以3%、6%和9%的菜籽粕代替基础日粮中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7 d,正试期14 d。结果表明:①3%、6%和9%组鹅体增重较对照组呈下降趋势,但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②3%组总能(GE)、粗蛋白质(CP)和总磷(TP)的利用率最高,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粗脂肪(EE)利用率较对照组极显著提高(P<0.01),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肉鹅对粗纤维(CF)和钙(Ca)的利用率降低,且6%和9%组较对照组呈现极显著差异(P<0.01)。③3%组天冬氨酸(Asp)、谷氨酸(Glu)、色氨酸(Ser)、异亮氨酸(Ile)、亮氨酸(Leu)、苯丙氨酸(Phe)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6%组除缬氨酸(Val)、赖氨酸(Lys)外,其余氨基酸利用率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0.01);9%组色氨酸(Ser)、甘氨酸(Gly)、组氨酸(His)利用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④随着菜籽粕添加量的增加,血清中血糖(GLU)、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含量呈上升趋势(P>0.05),9%组血清中总胆固醇(TC)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总蛋白(TP)、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含量与对照组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4~6周龄浙东白鹅日粮中用3%~6%的菜籽粕代替部分豆粕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获取立地空间信息间隐含的相关性,对其进行定量计算和表达,研究选取森林资源小班调查数据中7项典型的离散数据,结合小班空间位置属性构成森林立地离散空间场,采用信息熵的理论方法,通过计算局部空间内离散场的信息量以及局部空间与整体的协调性,定量分析并提取多项离散型因子与立地森林健康等级间的相关指数。结果表明,在7项因子中不同的立地类型和小班内的优势树种与森林健康相关程度最高,森林起源则与森林健康等级表现出相互独立的关系。研究克服了以往使用统计学原理以及灰色系统理论均无法计算立地离散空间场相关性的缺陷,实现了对立地因子中的离散型属性间关系的定量计算和表达。  相似文献   
995.
采用鸟巢蕨盆栽试验,研究组配改良剂(竹酢液+麦饭石)施用对园林废弃物堆肥栽培基质理化性质和植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组配改良剂的施加对栽培基质容重、总孔隙度、持水空隙和通气孔隙等物理性质影响不明显;组配改良剂的施加对化学性质有显著影响,降低有机碳含量和基质pH值,提高基质EC值及全氮、全磷、全钾、碱解N、速效P、速效K的含量,同时对微量元素Cu、Zu、Fe含量提高有积极作用;组配改良剂添加促进了植株生长,提高了生物量的积累(鲜质量)、株高、冠幅,叶绿素含量,同时提高植株全N、全P、全K营养元素含量。将栽培后基质和植株之间各指标进行综合比较,组配改良剂稀释1 000倍竹酢液500 mL/kg+麦饭石40 g/kg,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96.
甲基对硫磷水解酶可生物降解有机磷农药,由于其特殊的应用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来源于苍白杆菌的甲基对硫磷水解酶MPH-Och在毕赤酵母系统中不能有效地分泌表达。将热稳定性提高的突变体MPH-S274Q在毕赤酵母中表达,发现其毕赤酵母重组菌株经摇瓶诱导培养120 h后,培养上清的酶活力达到0.7 U/mL,蛋白分泌量是野生型的14倍,SDS-PAGE电泳图中培养上清有明显的蛋白质条带,进一步证明了分泌效率提高,该结果表明提高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可以作为提高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分泌效率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97.
为研究船闸过鱼技术,利用自制的葛州坝船闸模型装置研究了鳙(Aristichthys nobilis)对红、白、蓝、绿、黄5种光色和光强的选择性。鳙在红、蓝、绿、黄、白色光5个区域中出现的次数比例分别是(68.01±7.09)%、(3.24±2.04)%、(5.70±4.28)%、(7.76±2.19)%和(15.30±2.83)%,鳙表现出偏好红色光。在红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例随时间先减小后增大,在第60 min时出现最小值(46.17%),整个试验过程变化显著,变化值28.16%;在白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值达28.83%,变化值16.83%;黄、绿色光2个区域鳙出现次数比随时间无明显变化,变化值4.66%;蓝色光区域鳙出现次数比呈上下波动趋势,但总体平稳,变化值为11.35%。鳙对绿色光、黄色光表现出明显的负趋光性,对红色光表现出正趋光性。鳙平均出现次数比与时间的关系:红色光下,在强光区随时间呈下降趋势,在暗区变化趋势与强光区相反;绿色光下,只有暗区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变化不显著,其他区域基本不变;蓝色光下,在所有区域均表现出上下波动、整体平稳的变化趋势;黄色光下,在暗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和强光区均呈先减小后增大趋势;白色光下,在暗区先减小后增大,而强光区先增大后减小,亮区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998.
EGCG是茶叶中主要的儿茶素类物质,具有多种生物活性。近年来,EGCG促氧化作用得到了广泛关注。本文对国内外细胞实验中EGCG的促氧化作用进行综述。EGCG在细胞培养基中发生自动氧化可以形成细胞外氧化应激环境,这种自动氧化受到培养基种类、EGCG浓度与处理时间、血清含量及p H值等因素影响。在细胞内,EGCG直接提高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idative Species,ROS)和线粒体ROS,或者通过Fenton反应间接产生OH-。EGCG可以影响细胞内转录因子、信号通路与表面生长因子受体的表达与传递,从而影响细胞的一系列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999.
OsMAX1a,OsMAX1e通过参与独角金内酯的合成调控水稻分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独角金内酯是调控水稻分蘖的重要激素,在拟南芥中AtMAX1编码细胞色素P450蛋白,是独角金内酯合成途径的重要基因。通过同源序列比对,发现在水稻中有5个MAX1同源基因,包括OsMAX1a、OsMAX1b、OsMAX1c、OsMAX1d和OsMAX1e。分析5个OsMAX1基因的转录水平,发现OsMAX1a和OsMAX1e基因能够在水稻组织中稳定高效表达。对OsMAX1a和OsMAX1e的基因功能进行了验证,在拟南芥中过量表达OsMAX1a和OsMAX1e基因能够使max1突变体多分支表型恢复正常;在水稻中干涉OsMAX1a和OsMAX1e基因的表达能够增加水稻分蘖数。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外施GR24能够抑制OsMAX1a和OsMAX1e基因的表达,磷饥饿条件能够提高两个基因的表达水平从而促进独角金内酯的合成。另外,外施生长素和激动素能够显著影响OsMAX1a和OsMAX1e的表达。因此,OsMAX1a和OsMAX1e基因参与了独角金内酯的合成,并且在水稻生长发育中响应植物激素信号的诱导,是调控水稻分蘖的重要基因。  相似文献   
1000.
褐牙鲆(♀)、夏鲆(♂)及其杂交子一代的ITS1序列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dentatus)及其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基因的ITS1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1序列具有明显的种间及个体内差异。在雄夏鲆ITS1序列中仅发现1种基因类型(X型),而在雌褐牙鲆及子一代ITS1序列中发现两种差异显著的基因型(X型和Y型)。在亲本中未检测到两种类型的交换重组序列,而在子代中检测到4个X型与Y型的重组序列,说明子代ITS1区域更容易发生交换重组。进一步的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母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59)明显大于父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18),且子代中X型片段出现的频率(85.5%)远大于Y型片段出现频率(8.7%),表明亲本双方ITS1区域的遗传信息都遗传给了子代并且X型片段的遗传信息明显占有优势,进而从分子水平上证明子代为褐牙鲆与夏鲆的杂交后代。本研究旨在分析牙鲆属亲本及子代的ITS1序列特征,为鱼类核糖体基因的研究积累数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