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5篇
  免费   152篇
  国内免费   314篇
林业   332篇
农学   622篇
基础科学   225篇
  530篇
综合类   961篇
农作物   181篇
水产渔业   101篇
畜牧兽医   359篇
园艺   127篇
植物保护   303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98篇
  2021年   139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113篇
  2018年   87篇
  2017年   110篇
  2016年   115篇
  2015年   175篇
  2014年   136篇
  2013年   180篇
  2012年   166篇
  2011年   214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99篇
  2008年   159篇
  2007年   192篇
  2006年   193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79篇
  2003年   60篇
  2002年   59篇
  2001年   6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87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74篇
  1996年   66篇
  1995年   60篇
  1994年   41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35篇
  1990年   28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北京市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划分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北京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山洪、泥石流灾害时有发生。根据防护目的、土壤侵蚀强度和土壤侵蚀潜在危险度等,应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采用人机交互判读分析方法,将水土流失防治区划分为重点预防保护区、重点监督区和重点治理区,并提出北京地区水土流失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2.
通过在坡面不同位置布设REE示踪元素来研究坡面的侵蚀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坡面的侵蚀分布符合Weibull概率分布模型。其中形状参数m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和径流深相关,而已度参数a与平均雨强、I30相关。坡面的平均侵蚀强度基本上位于从坡脚向上的28~55m内;与我们假设的平均侵蚀强度位于坡面的下2/3处基本一致。但由于侵蚀过程的复杂性与影响因子的多样性.有些问题尚未解决,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3.
菌根桑能与石漠化地区贫瘠、干旱等主要生态障碍相耦合,有利于减轻贫瘠干旱胁迫,成为喀斯特石漠化生态治理的一种新的有效措施。在综述丛枝菌根真菌的结构、生理生态功能的基础上,初步探讨了石漠化恢复过程中菌根桑的可利用性以及在调查桑树根系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影响丛枝菌根真菌多样性的关键因子、筛选优良抗性菌株、丛枝菌根真菌与喀斯特石漠化地区桑树的共生机制等几个方面开展前期研究工作,旨在从全新的角度探讨菌根桑对喀斯特生境的适应对策以及为岩溶生态系统退化与恢复机理奠定基础,从而保证菌根桑在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4.
 淤地坝是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关键措施。大规模建设淤地坝,不仅对于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减少入黄泥沙,确保黄河安澜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基于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分析淤地坝数量、淤地面积和拦泥量按区域、流域的分布特征;针对淤地坝建设中存在的设计不合理、设计标准偏低、坝地非点源污染加剧、无效蒸发大等问题,提出了淤地坝单坝系统和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概念,以及建设节水生态型淤地坝的基本方法和保障措施。还分析了节水生态型淤地坝建设的案例,以期为淤地坝工程建设提供有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5.
以转拟南芥AtNPR1基因的恢复系品种桂99T3代纯合株系为材料,考查其农艺性状及其抗病性,并比较转基因植株与桂99侵染水稻白叶枯病菌后的农艺性状。结果表明:转基因植株表现出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抗性显著增强77%以上;穗长、剑叶长、有效穗数、一次枝梗数、每穗实粒数、单株产量和谷粒宽等农艺性状与未转基因桂99无显著差别。在受到水稻白叶枯病菌侵染后,转基因植株的一次枝梗数、每穗粒数、每穗实粒数和单株产量等方面均比对照桂99高出13%~78%。说明AtNPR1基因增强了水稻的抗病能力,从而降低了病害引起的产量损失。转基因植株的恢复力不受影响,稻米品质比桂99更加优良。本工作为转基因水稻抗病育种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6.
血清冻融次数对猪瘟抗体效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反复冻融是否对猪瘟抗体效价产生影响,选取了60份不同抗体水平的猪瘟抗体阳性血清,每份血清分装6管作不同冻融处理。对不同冻融处理的血清进行物理性状观察和ELISA检测,并采用随机化区组设计资料秩和检验方法对检测OD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不同次数冻融处理的血清物理性状观察无明显差异,ELISA检测OD值无统计学差异,表明短期内可完成ELISA检测的血清可直接于4℃冷藏保存或-20℃冻存,多次冻融不会造成血清猪瘟抗体效价的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7.
为选育优质中晚熟粒用高粱新材料,本试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以4份不同杂交组合高粱亲本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组合杂交种的生育期、农艺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差异,筛选最佳的中晚熟粒用高粱组合.高粱组合杂交种的生育期存在差异,但相差不大,生育期最长的高粱组合23A×014-52,生育期为134天,生育期最短的高粱组合147A×0...  相似文献   
48.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49.
棉花群体叶面积载荷量与产量关系及对源的调节效应研究   总被引:16,自引:6,他引:16  
通过对棉花单位叶面积负载的生殖器官量的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叶面积载荷量[以单位叶面积负载的果节数(个/m2叶)、结铃数(个/m2叶)及生殖器官干重(kg/m2叶))能够促进棉花群体叶片光合强度提高和养分向棉铃输送增多,因而群体成铃数增多,产量提高。同时由剪叶、疏蕾试验揭示了,当群体叶面积系数控制在适宜范围内,可通过提高叶面积载荷量使产量进一步上升,群体叶面积系数过大时,通过减少叶面积,提高叶面积载铃量可以使产量增加。而当叶面积过小时,虽叶面积载荷量增大,但终因光合面积太小,产量下降,因此叶面积载荷量可作为反映棉花群体源库是否协调及改进栽培技术的依据。  相似文献   
50.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total dietary fiber level on nutrient digestibility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of total dietary fiber, and soluble dietary fiber,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and available energy. Sugar beet pulp was as the only fiber source. The experiment was designed as a 6 x 6 Latin square with an adaptation period of 7 d followed by a 5-d total collection of feces and urine. Feed intake tended to decrease (P =0.] O) as total dietary fiber level increased. The apparent total tract digestibility of dry matter, crude protein and gross energy decreased (P 〈0.0]) when total dietary fiber increased but the digestibility of soluble dietary fiber and insoluble dietary fiber increased (P 〈0.01). The digestible energy and metabolizable energy content of diets decreased (P 〈0.01) as the total dietary fiber increa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