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52篇
  免费   471篇
  国内免费   665篇
林业   527篇
农学   384篇
基础科学   337篇
  740篇
综合类   3248篇
农作物   577篇
水产渔业   225篇
畜牧兽医   959篇
园艺   388篇
植物保护   403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53篇
  2022年   356篇
  2021年   319篇
  2020年   329篇
  2019年   318篇
  2018年   215篇
  2017年   350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355篇
  2014年   345篇
  2013年   382篇
  2012年   614篇
  2011年   571篇
  2010年   584篇
  2009年   486篇
  2008年   450篇
  2007年   44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95篇
  2004年   157篇
  2003年   113篇
  2002年   113篇
  2001年   110篇
  2000年   66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3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桂西南地区黑木相思生长规律、生物量及生产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标准地平均木树干解析法对桂西南地区9年生黑木相思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生物量、生产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黑木相思人工林树高、胸径的生长高峰期出现在2~4年生时,树高、胸径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相交年龄分别是在4、5年生,材积的数量成熟期在8年生以后。9年生时,胸径(带皮)、树高、单株材积、立木蓄积分别为14.9 cm、15.8 m、0.13368 m3、189.15 m3.hm-2;平均木单株各器官的生物量所占比例大小分别为树干枝根干皮叶,干材所占比例达到58.18%;乔木层总生物量为173.32 t.hm-2,净生产力为19.26 t.hm-2.a-1。  相似文献   
992.
杂交榛子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粉病是杂交榛子的主要病害,感病后的榛树长势衰弱,果实产量与品质降低,严重的甚至会逐渐死亡。通过在抚顺市进行杂交榛子白粉病药剂防治试验发现,杂交榛子白粉病在抚顺市始发期为6月上旬至7月上旬,盛发期为7月中旬至9月下旬,末期为10月上旬至11月。杂交榛子白粉病有效防治药剂及使用浓度为15%三唑酮400倍液,45%石硫合剂200~400倍液。  相似文献   
993.
以花药培养选育的富士品种"华富"组培苗的叶片为试材,研究了离体叶片诱导再生不定芽过程中不同激素种类与组合、暗处理时间等因素对不定芽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继代培养3~4代,取顶部嫩叶3~4片,剪除叶片边缘,叶片以近轴面接种到最佳诱导再生培养基MS+TDZ 2.0mg/L+IAA 0.75mg/L+蔗糖30g/L,pH值5.8,黑暗培养10~15d后,转入光照培养条件下,再生率达83.3%~86.7%。再生不定芽分化15~20d后转接到增殖培养基MS+BA 0.5mg/L+IBA 0.1mg/L上,当不定芽长度约2cm时再转接到生根培养基1/2MS+IAA 1.0mg/L+蔗糖2%,15d后,生根率可达95.0%以上。  相似文献   
994.
放线菌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作用及草莓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液体培养及温室连作草莓土壤修复试验,从自毒物质降解角度研究了4株放线菌对草莓连作障碍的修复作用及对草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条件下,7 d后4株供试放线菌对对羟基苯甲酸的降解率达到97.6%~98.7%。同样,在温室连作条件下,4种供试放线菌制剂对草莓根区土壤中的对羟基苯甲酸有明显的降解作用。与对照相比,在草莓种植结束时,251、252、40号菌剂处理的草莓根区土壤中对羟基苯甲酸含量显著下降。供试放线菌接种处理后,草莓根系总重量及新根较对照分别增加28.5%~50.4%及25.7%~80.2%,表明其对草莓根系生长和新根形成有明显促进作用。菌剂还能有效降低草莓植株死亡率和发病率,相对防效达到51.9%~56.3%。但他们对连作温室草莓植株总重量、叶面积及叶片PPO活性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5.
我国华山松遗传改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了我国华山松引种、种源试验、新技术遗传改良、遗传测定及种子园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今后华山松遗传改良的策略。  相似文献   
996.
黄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的离体和活体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选取蔬菜上常用的17种杀菌剂,运用离体抑菌活性筛选和药剂拌土盆栽活体筛选两种方法,测定了供试药剂对黄瓜枯萎病的生物活性。离体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抑菌活性较高的为己唑醇、氟硅唑、腈菌唑、福美锌、福美双、代森锰锌、嘧霉胺、甲基硫菌灵、多菌灵,其抑菌率在69.61 %~100.00 %之间;盆栽活体测定结果表明,嘧菌酯、醚菌酯、烯肟菌酯、嘧霉胺、多菌灵、甲基硫菌灵的防效在61.50 %~95.90 %之间,可作为土壤处理剂防治黄瓜枯萎病。  相似文献   
997.
以生物菌肥拮抗细菌、解磷细菌、解钾细菌和黄绿木霉菌为实验材料,通过盆栽番茄试验,研究不同生物菌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绿木霉菌的处理,土壤养分含量均高于清水处理与化肥处理。跟踪测定番茄不同生长时期土壤中的脲酶、磷酸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处理土壤中的脲酶与磷酸酶在番茄不同生长时期有相同的变化趋势,即由发芽期至开花期,酶活性逐渐增强,而后下降;而比较不同处理的酶活性,其中以解磷细菌、解钾细菌、拮抗细菌和黄绿木霉菌混合处理效果最为明显。所有使用生物菌肥的处理,脲酶与磷酸酶的活性均高于化肥处理与清水处理,其中混合处理比化肥处理在番茄不同生长时期的土壤脲酶活性均高出30 %,磷酸酶活性均高出27 %;但比较番茄收获后土壤过氧化氢酶与纤维素酶的活性,不同处理间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98.
为了探讨不同培养基、碳氮源、温度、pH值、光照对Pilidium concavum(Desm.)Hohn.菌丝生长及分生孢子产量的影响。试验采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丝生长量,用血球计数板法测量产孢量。结果表明:该菌在PDA上生长最适,在PYA上产孢最多。在最适培养基上培养,菌丝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30℃,最适温度为25℃,产孢最适温度为30℃;在pH值6~11范围内该菌均能生长和产孢,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6,pH值为11产孢最多;光照对菌丝生长、产孢无显著影响;在供试的碳氮源中,菌丝生长及产孢以葡萄糖、酵母膏最适。  相似文献   
999.
鲜食枣新品种‘石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光’是从‘临猗梨枣’中发现并选育出的鲜食枣新品种,综合性状优于‘临猗梨枣’。果实扁圆,平均单果质量34.3g,最大108g,果肉致密,汁多味甜,鲜枣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6.3%,硬度为14.48kg·cm-2。早果丰产,较抗裂果,适宜性广,果实发育期105~115d。  相似文献   
1000.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黑暗贮藏后的西瓜种苗质量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从处理时间来看,短期黑暗(2 d)的西瓜幼苗在随后6 d的光照恢复中生长较好,而黑暗6 d的种苗在光照恢复过程中地上部干重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虽缓慢增加,但始终显著低于对照水平。从恢复时间看,短期光照恢复(2 d)降低了叶片电解质渗透率,其中80μmol.m-2.s-1的弱光恢复效果优于300μmol.m-2.s-1的正常光照;之后随着恢复时间延长(6 d),300μmol.m-2.s-1的处理显著降低了幼苗叶片的电解质渗透率,促进地上部物质迅速积累,种苗质量及生理活性都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由此可知,略高于光饱和点的弱光对由黑暗转入光下的西瓜幼苗具有明显的光保护和缓苗作用,但实际生产操作中应注意调控适宜的弱光恢复时间,及时转入正常光照下以保证种苗的恢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