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1篇
  免费   89篇
  国内免费   121篇
林业   68篇
农学   59篇
基础科学   59篇
  194篇
综合类   808篇
农作物   80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246篇
园艺   102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71篇
  2020年   62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9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89篇
  2013年   113篇
  2012年   137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88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80篇
  2005年   42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21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6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气候变暖对石家庄冬小麦主要生育期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29,自引:12,他引:29  
通过对石家庄近50年来气候资料和20多年来冬小麦主要生育期变化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家庄冬春季升温明显,与之相适应的,冬小麦春季各生育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提早,特别是1998年以后,各生育期提早更明显;通过对冬小麦各生育期与不同时段气温的相关分析可见,各生育期与春季气温呈反相关,对大多数生育期而言,它与返青到该生育期之间平均气温的相关性最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适应气候变化的冬小麦栽培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992.
单季不施氮肥对太仓水稻土的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氮肥的过量施用在浪费资源的同时也污染了环境,单季不施N肥是太仓地区探索的减少N肥施用量方法中的一种。本文通过比较短时期的单季不施N肥区和常规施肥区中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和群落水平的功能多样性指数来研究单季不施N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在两种施肥方式下没有显著差异;BIOLOG平板法获得的平均吸光度、多样性指数Shannon指数H’和Simpson指数的变型G在两种施肥方式下没有显著差异;主成分分析(PCA)在95种因子中提取的3个主成分因子,尽管主成分因子2在两种施肥方式下略有差别,主成分因子1和3却无法区分两种施肥方式。这说明短时期的单季不施N肥不会对土壤中微生物数量造成影响,对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也仅对细微有影响。  相似文献   
993.
应用PCR-RFLP和rRNA分析法研究了户用沼气池厌氧活性污泥细菌的多样性。采用直接提取法提取了户用沼气池微生物宏基因组DNA,构建了细菌的16S rDNA克隆文库。随机挑取了144个准确含有16S rDNA的阳性克隆进行PCR-RFLP分析,聚类得到46个OTUs(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其中3个OTUs是优势类群,分别占14%,10%和9%,21个OTUs只含有单个克隆。随机挑取了26个克隆进行测序,并构建了系统发育进化树。结果表明:农村户用沼气池中细菌种类较为丰富,占优势的类群分别为Firmicutes(28%)、Delta-proteobacteria(18%)和Bacteroidetes(17%),大多数16S rDNA序列与GenBank数据库中未培养细菌相似性最高(91%~99%),为进一步研究、利用沼气池能源提供了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94.
长期施肥对红壤性水稻土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吴晓晨  李忠佩  张桃林  车玉萍 《土壤》2009,41(4):594-599
土壤微生物及其活性是指示土壤增肥过程和土壤环境变化的灵敏指标.本文研究了红壤荒地开垦为水田后不同施肥制度定位施肥 16 年后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与活性特征,结果表明:经 16 年水稻耕植,不同施肥措施下土壤的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还处于较低水平.施肥制度显著影响了水稻土的微生物生物量 C 和基质诱导呼吸,但对基础呼吸的影响还不明显.只施用 N、K 肥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活性没有显著效果,在不施肥或施用化肥的基础上配合有机循环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的生物量、代谢活性和微生物呼吸的温度敏感性,N、P、K 肥配合有机循环的施肥制度对提高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代谢活性的作用最好.  相似文献   
995.
采用田间试验、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潮土区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干物质生产、产量形成及钾素吸收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化肥(NPK),有机无机肥配施(MNPK),无机肥配合秸秆还田(SNPK)均能显著提高冬小麦茎蘖数、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籽粒产量及钾素积累量,但三者之间并无显著差异。冬小麦吸钾量在整个生育期内呈"低-高-低"单峰曲线变化,在扬花期至灌浆前期达最大值,拔节期吸钾量与冬小麦生长关系最为密切,与产量、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穗数、穗粒数、株高及穗长均呈显著正相关。冬小麦在生育后期存在钾素外排现象,外排的钾素量达43.05~114.81kg/hm2,是冬小麦成熟期钾素积累量的1.55~3.09倍,冬小麦生育后期钾素管理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996.
潮土累积磷的供磷能力及其有效磷消耗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长期过量施肥极大地提升了土壤中磷的累积量.研究土壤累积磷的有效性及其消耗特征,可为发掘土壤中的磷资源,保持土壤磷肥力的可持续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依托"国家潮土肥力与肥料效益长期监测站"26年的长期定位试验,从中选取5个磷地力水平地块,其土壤基础Olsen-P含量分别为1.2、14.3、27.6、55.4、7...  相似文献   
997.
对鼠李科植物酸枣仁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得到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苷类化合物.研究流程如下:药材的70%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乙酸乙酯部分再经过反复硅胶柱层析后得到一个黄酮苷类化合物.经酸水解和波谱分析,其结构确证为一个新的角型呋喃黄酮鼠李糖苷,命名为spinorhamnoside.  相似文献   
998.
植物多样性在园林病虫害生态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探讨植物多样性与害虫、天敌发生的关系,提出以提高植物多样性为基础,采取多种生态控制措施,达到预防、控制园林病虫害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9.
从农村土地银行的运营流程、资金保障、外部制度、主要业务和应急机制5个方面将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农村土地银行进行对比。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中国农村土地银行的发展策略,创造有益于中国农村土地银行业务开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000.
玉米瘤黑粉病的化学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宏伟  车庆成  董海 《杂粮作物》2010,30(3):240-241
通过拌种与田间药剂喷雾防治玉米瘤黑粉病试验,认为拌种处理较田间药剂喷雾防效明显提高。三唑类杀菌剂拌种防效在61.87%~73.11%,喷雾处理防效在40.65%~52.17%,明显高于苯并咪唑类杀菌剂多菌灵的防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