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66篇
  免费   740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林业   1022篇
农学   608篇
基础科学   637篇
  1333篇
综合类   6398篇
农作物   955篇
水产渔业   596篇
畜牧兽医   1767篇
园艺   1012篇
植物保护   503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26篇
  2022年   526篇
  2021年   503篇
  2020年   457篇
  2019年   490篇
  2018年   308篇
  2017年   553篇
  2016年   394篇
  2015年   547篇
  2014年   623篇
  2013年   799篇
  2012年   1116篇
  2011年   1165篇
  2010年   1157篇
  2009年   1031篇
  2008年   1037篇
  2007年   987篇
  2006年   780篇
  2005年   665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228篇
  2002年   247篇
  2001年   191篇
  2000年   222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3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将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引入路边生态系统,选择纵向岭谷区大保(大理-保山)和思小(思茅-小勐养)两段高速公路作为案例工程,采用生态系统距离指数、协调指数和健康指数对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进行了尝试性评价,进而分析了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其影响范围可能在200m内,且距离高速公路越近,其影响强度越大;不同地理位置和地貌条件下高速公路建设对沿线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强度不同,大保高速公路的影响作用强于思小高速公路(除山腰路段沿线0~50 m),不同地貌条件下其影响程度的强弱比较满足:山腰>山顶.  相似文献   
992.
沂蒙山区土壤侵蚀强度的垂直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具北方土石山区的典型特征的沂蒙山区为研究区,以TM影像和地形图为源数据,借助GIS和RS技术,根据全国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获取1986和2004年2期土壤侵蚀强度数据,在垂直分布上分析了土壤侵蚀强度等级间转化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986—2004年期间,土壤侵蚀强度转化以向微度和相邻级别转化为主;土壤侵蚀强度加剧的面积为810.7km2,占总面积7.15%,侵蚀强度减缓的面积为1913.8km2,占总面积16.88%,在海拔150~400m间土壤侵蚀加剧和减缓的面积分别占其总变化面积的81.51%和73.43%。各等级土壤侵蚀强度面积随高程均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且其峰值出现的高程随着侵蚀强度级别的增加而升高。微度、轻度和中度等级发生变化的高程范围随着转向侵蚀级别的增大呈升高趋势;强度、极强度和剧烈转向微度等级的高程范围位置相对较低,极强度和剧烈等级转向轻度和中度侵蚀的高程范围位置相对较高。  相似文献   
993.
辽宁地区近50年无霜期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结合GIS技术、气候倾向率以及突变分析方法,利用近50a辽宁省52个气象观测站的逐日气温资料对无霜期初日、终日以及持续日数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区域平均无霜期初日以2.2d/10a的速率提前(P0.01),在1989年前后发生突变;终日和持续日数分别以1.9d/10a和3.9d/10a的速率延后和增多(P0.01),终日在1975年前后发生突变。辽宁大部地区无霜期日数以3~4d/10a速率增加(P0.01)。(2)不同基准年的气候平均值(A时段:1961-1990年,B时段:1971-2000年)有明显差异,B时段较A时段初日提前、终日延后、无霜期日数延长。(3)从年代际变化来看,无霜期日数在20世纪70年代的高值和低值区域较60年代有所扩大,80年代高值区再次扩大,低值区缩小,90年代较前者空间格局变化不大,2000年以后高值区已覆盖辽宁大部地区,低值区明显缩小。  相似文献   
994.
多氯联苯微生物降解途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综述了当前国际上多氯联苯的微生物降解研究现状,详细论述了PCBs的厌氧和好氧代谢途径及机制。  相似文献   
995.
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虾蟹中残留的氯霉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酶联免疫法测定了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和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中残留的氯霉素。比较了用不同方法处理样品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通过对检测范围、精密度、回收率等项目的测定,验证了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氯霉素标准液为50~4050ng/L时,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板问变异系数小于16.4%,样品测定的变异系数为9.4%~13.8%;用乙腈水溶液方法提取的回收率(84%~116%)比用乙酸乙酯提取的回收率(62%~92%)高。  相似文献   
996.
李彩蓉  蔡飞  杨晓  朱忠华 《茶叶科学》2005,25(4):307-310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脂(EGCG)对高糖培养的系膜细胞(GMCs)增殖及周期素激酶抑制剂p27蛋白表达的作用。方法:以大鼠肾系膜细胞为实验对象,将GMCs分成6组,分别刺激48h后,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测定GMCs增殖情况,Westernblot法测定p27蛋白表达。结果:作用48h后,高糖明显诱导GMCs增殖并上调p27蛋白表达,不同浓度的EGCG能抑制高糖诱导的细胞增生,并抑制p27蛋白表达。结论:EGCG能抑制高糖诱导的GMCs增殖,并下调p27蛋白表达,提示EGCG可通过抑制p27表达而减少细胞外基质的积聚,延缓糖尿病肾小球肥大和肾小球硬化。  相似文献   
997.
采用感官审评、比色法、全量法及茚三酮法对复合苦丁茶、纯苦丁茶及所拼配绿茶的化学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复合苦丁茶的氨基酸和黄酮类含量高于绿茶,且综合了纯苦丁茶和绿茶的比较优势。  相似文献   
998.
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的发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噬菌体展示技术自身建库、筛选方法等方面的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科学的许多领域,特别是噬菌体表面展示技术在蛋白质相互作用方面的成功应用,为筛选新的结合蛋白提供了一种简单、有效的手段,还为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该技术还在药物研制和疾病机理方面显示出很大的应用潜力,目前已成为筛选对人类疾病有诊断和治疗价值的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手段,并已广泛用于癌症、艾滋病、心血管病、组织器官移植、神经性疾病等领域药物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999.
人类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疾病的研究离不开动物模型,它是进行发病机制、药物治疗和疫苗研究的必需条件之一。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研究方面的新进展,包括了灵长类动物和非灵长类动物,并对建立艾滋病动物模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00.
膜下滴灌棉花土壤温度的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试验研究田间膜下滴灌棉花根际土壤的温度变化表明,覆膜能使土壤明显增温,温度梯度变化使地膜覆盖具有提墒作用。在一日内和棉花整个生育期的温度,膜中明显比膜边和垄沟都偏高,土壤浅层温度增加较快且变幅很大。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出现最高温度时间随深度增加而延迟。地温变幅与深度可以拟合成指数函数关系,且膜中14∶00时两者相关性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