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3篇
  免费   272篇
  国内免费   381篇
林业   291篇
农学   315篇
基础科学   242篇
  662篇
综合类   1209篇
农作物   226篇
水产渔业   223篇
畜牧兽医   1022篇
园艺   197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2篇
  2022年   166篇
  2021年   232篇
  2020年   225篇
  2019年   180篇
  2018年   160篇
  2017年   231篇
  2016年   155篇
  2015年   212篇
  2014年   239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331篇
  2011年   331篇
  2010年   281篇
  2009年   246篇
  2008年   233篇
  2007年   208篇
  2006年   153篇
  2005年   143篇
  2004年   94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7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4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3篇
  1974年   3篇
  1972年   4篇
  1971年   2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61.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湿地退化与土壤的关系,为湿地生态修复和有效利用湿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对黄河三角洲退化湿地不同演替阶段的土壤酶活性、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特性及土壤酶与养分和微生物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湿地由白茅群落到光板地的逆向演替,土壤脲酶、蛋白酶活性呈逐渐下降趋势,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与其相似;不同演替阶段土壤酶活性表现出差异性,各种酶之间蛋白酶活性最高;土壤养分质量含量基本都随着湿地逆向演替的进行而递减,不同演替阶段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差异显著;退化湿地土壤中各种微生物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性,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细菌数量所占比例最大,在各类微生物中占绝对优势,其次为放线菌,真菌数量最少;白茅群落阶段细菌和真菌数量最多,柽柳群落阶段放线菌数量最多;土壤酶与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存在密切正相关关系;细菌与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有密切关系,真菌与脲酶、过氧化氢酶和碱性磷酸酶都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2.
空间自相关性对冬小麦种植面积空间抽样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空间抽样是实现区域农作物面积高效估算的重要手段,农作物分布受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普遍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但以往针对空间相关性对农作物面积抽样效率的影响研究明显不足。该研究选取安徽省凤台县为研究区,通过2017年4月4景GF-1全色多光谱影像(Panchromatic and Multispectral, PMS)与Google Earth高空间分辨率影像相结合提取研究区冬小麦。设计10种抽样单元尺度、3种抽样外推方法、2种相对允许误差和5种样本布局方式,构建多种冬小麦面积空间抽样方案。利用全局莫兰指数(global Moran’s index)评价不种尺度下抽样单元内冬小麦面积比的空间自相关强度,分析空间自相关性对冬小麦面积抽样效率(抽样误差、样本容量和空间布局)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抽样单元内冬小麦面积比的空间自相关强度随单元尺度的增大而减小,全局莫兰指数相应地由0.75降至0.50。无论在何种尺度下抽样单元内冬小麦面积比都呈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抽样外推冬小麦面积总体的误差随空间自相关强度的减小呈先减小后明显增大的趋势。在10种抽样单元尺度中,当抽样单元尺度为2000m且抽样比为5%时,无论采用何种抽样方法外推总体的误差均为最小(简单随机抽样、系统和分层抽样外推总体的相对误差分别为17.94%、9.48%和1.82%);当相对允许误差设计为5%时,简单随机抽样外推总体所需样本容量随空间自相关强度的降低从660降至56。而分层抽样的样本容量不受空间自相关性的影响;5种样本布局方式中,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外推冬小麦面积总体的平均相对误差、平均变异系数和均方根误差最小,分别为1.82%、3.19%和0.11×108 m2。该研究可为有空间自相关存在下的农作物面积空间抽样方案合理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3.
黄迪 《广西畜牧兽医》2007,23(6):261-262
2005年7月,梧州市长州区倒水镇某村猪群暴发以高热、皮肤发红,腹下及四肢下部出现出血斑点为主要症状的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等综合诊断,确诊为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混合感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4.
重金属存在下微塑料对环丙沙星的吸附特征及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微塑料在重金属与抗生素共存体系中的吸附特征,以聚酰胺(PA)、聚氯乙烯(PVC)为典型微塑料,以环丙沙星(CIP)作为目标抗生素,以Cu、Cd为重金属代表,通过批量吸附试验研究了重金属存在下微塑料对CIP的吸附行为及机理。结果表明:PA和PVC两种微塑料对CIP的吸附同时符合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由Langmuir方程拟合得到的CIP对PA和PVC的最大吸附量分别为1.846 mg·g~(-1)和1.862 mg·g~(-1)。不同pH下两种微塑料对CIP的吸附呈现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pH为6时吸附量达到最大。重金属Cu、Cd存在下的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方程,Cu的存在显著促进了微塑料对CIP的吸附,而Cd的存在抑制了微塑料对CIP的吸附,Cu、Cd没有改变吸附量随pH变化的趋势。PVC对CIP的吸附以物理吸附为主,PA吸附CIP的机制包括酰胺基与羰基间氢键的产生,此外静电相互作用、极性作用也是两种微塑料吸附CIP的重要机制。研究表明,重金属Cu、Cd存在下,可以改变微塑料对CIP的吸附量,但不会对PA、PVC吸附CIP的机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65.
固定道垄作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固定道垄作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中缺乏合适播种机具的问题,研制了固定道垄作小麦玉米两用免耕播种机。与之配套的拖拉机轮胎和机具地轮均在垄沟中行走,不压实播种带;播种作业时避开根茬,减少机具的堵塞,同时节省功耗;利用修垄装置对原垄进行修复,修复后松散的垄沿及播种带用组合镇压器镇压。通过调整、更换部分部件可以实现小麦、玉米两用播种。田间试验表明:避茬率达92%以上,对行性能好;修垄圆盘前进偏角为20°~45°时修复效果较好;所播种的小麦苗齐苗壮。该播种机可一次性完成施肥、播种、修垄、镇压等作业,满足在原垄上进行避茬免耕播种的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166.
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迪  段舜山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380-2383
为了探讨经济微藻之间是否存在化感互利效应的问题,进行了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之间的化感作用效应试验。试验设置了氮、磷营养限制和正常营养2个水平,普通小球藻和雨生血球藻分别作为受体被培养在相对应的供体藻滤液中的处理,测定了藻细胞密度、生物量和叶绿素a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①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的生长具有化感促进效应,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同时存在化感促进或抑制效应。②在正常营养条件下,2种微藻的细胞密度均呈现较明显的互利促进效应,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细胞密度的增加量为5.5%-15.8%;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0%-16.8%。③在营养限制条件下,普通小球藻滤液对雨生血球藻具化感促进作用,细胞密度的促进量为2.3%-13.0%;而雨生血球藻滤液对普通小球藻却产生化感抑制效应,细胞密度的抑制率为10.0%-14.1%。  相似文献   
167.
不同栽培模式对兴义市特色烟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设置了3种烤烟栽培模式,研究其对兴义市特色优质烟叶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当地栽培措施栽培其产值和产量能达到较高水平,但烟株株型特征及部位结构不够合理,生育期较长,烟叶落黄不够好,加大了烘烤难度;而采用扩行缩株、高密度低施肥水平等技术措施栽培的烟叶株型及等级结构合理,烟叶落黄良好,烤后烟叶上中等比例高,产值、产量也能达到一定水平,且烤后烟叶物理外观性状良好,内在化学成分协调;缩行扩株技术栽培效果则不佳.  相似文献   
168.
从天津市等地的菜园土中筛选出6株具有较强反硝化能力的菌株,可使柠檬酸盐培养基中硝酸盐浓度降低30%~80%,其中以F1401效果最好。对F1401在农田灌溉水中的硝酸盐降解能力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静置条件下,随着YB培养基培养的F1401菌液投入量的增加,硝酸盐降解效果越明显,并且对于硝酸根浓度为150 mg/kg的农田灌溉水,2mL菌液是最佳投入量。  相似文献   
169.
对新型专利—沼气型厌氧好氧一体生化反应器处理农村生活污水进行了实际应用研究。在平均气温7℃,处理量20t/d,HRT2.9d,厌氧段水力负荷0.571m3/(m3·d),生物球装填率15%;好氧段水力负荷1.143m3/(m3·d),弹性填料(YDT)装填率依次为50%、40%和25%,跌水充氧,连续稳定运行8个月,监测结果表明:该工艺出水中的COD和BOD的去除率分别为:73.7%和76.5%;出水水质均值为COD34mg/L、BOD15mg/L、SS6mg/L和粪大肠菌群数5200个/L,可用于农业灌溉和观赏性景观用水。  相似文献   
170.
[目的]分析小尾寒羊、德国美利奴、德国美利奴(♂)和小尾寒羊(♀)杂交一代(简称DF1)共204 只个体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其与产羔数间的关系.[方法]以绵羊BMPR-IB 基因作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 检测方法.[结果]B等位基因在小尾寒羊、德国美利奴、德寒杂交一代中的频率分别为0.660、0.532和0.600,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在3个群体间的分布差异不显著(P>0.05).BB、B+、++型的产羔数分别为2.86、2.27和2.08,BB 型显著高于B+ 和++ 型(P>0.05),B+ 型显著高于++ 型(P>0.05).[结论]在以小尾寒羊为母本的杂交育种过程中,B等位基因是有效的辅助标记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