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林业   4篇
综合类   7篇
园艺   1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滑子蘑菌渣粗纤维素酶浸提及其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水浸提法浸提滑子蘑菌渣纤维素酶,选取浸提时间、液料比和温度做单因素试验,然后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滑子蘑菌渣纤维素酶的浸提工艺,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浸提时间、液料比和温度对纤维素酶浸提均有极显著性影响,最佳浸提条件为温度30℃、时间1.5 h、液料比50∶1。滑子蘑菌渣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滤纸酶活力最适pH为6.0,最适温度为60℃。  相似文献   
12.
3种食用菌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部分酶学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食用菌菌糠中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pH和温度条件,为其应用提供参考。[方法]以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为原料制备粗酶液,在不同pH和温度条件下测定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结果]猴头菌糠、平菇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8,最适温度为60℃;滑子蘑菌糠木聚糖酶最适pH为4.4,最适温度为70℃。猴头菌糠、平菇菌糠和滑子蘑菌糠滤纸酶活最适pH分别为4.4、6.0、5.6,最适温度分别为50、60、60℃。[结论]在pH值6.0左右和温度60℃左右,平菇菌糠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滑子蘑菌糠纤维素酶、猴头菌糠木聚糖酶具有较高的酶活。  相似文献   
13.
[目的]综合利用猴头下脚料和残次菇,筛选出超声波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方法]通过粉碎、超声提取、浓缩、Sevag法除蛋白、醇沉纯化等得到多糖,采用硫酸-蒽酮法测定多糖含量。在设计单因素试验优化多糖提取工艺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多糖的最佳工艺。[结果]pH值在5.0~6.5范围内,经正交试验所得超声波法提取猴头下脚料中多糖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体积比)为1∶70,超声功率为最大功率的80%,提取时间是45min,提取温度为60℃,此时多糖提取率可达9.56%。[结论]该工艺条件综合利用下脚料和残次菇,多糖得率较高,有一定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山楂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山楂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主要介绍了山楂在食品、制药工业的应用,简单论述了存在的问题,并对可能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5.
鸡腿蘑液体培养基配方筛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对鸡腿蘑研究一般采用发酵料培养的方法,劳动强度大,且料发酵技术不易掌握,不易获得理想的产量,同时易遭虫害,更不能工业化生产。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充分开发和利用液体培养这一个很好的渠道。本试验旨在寻找合适鸡腿蘑液体培养的培养基,为今后液体培养鸡腿蘑提供一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高温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怀良  龚振杰  陈欢  郭文学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3987-13988
[目的]为研制堆肥高温菌剂和生产高温纤维素酶奠定基础。[方法]从牛粪自然堆肥中分离出高温纤维素分解纤维素菌,并测定其外切纤维素酶活(C1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活(CMCase)、FPA酶活(FPase)。[结果]从5种高温纤维素分解菌中,筛选出分解纤维素较强的高温细菌HB4和高温霉菌HM。[结论]高温细菌HB4的C1酶、CMCase、最高,分别为0.016 1 IU/ml、0.923 8 IU/ml;高温霉菌HM的FPA酶活最高,为1.053 5 IU/ml。经初步鉴定HB4为热酸菌属(Acidothermus),HM为链孢霉菌属(Neurospora)。  相似文献   
17.
木耳菌糠袋栽平菇技术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以木耳菌糠替代部分木屑栽培平菇,分别以15%、30%、45%菌糠代替木屑制成培养基,与未加菌糠的常规培养基进行产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木耳菌糠代替部分木屑袋栽平菇是可行的,并且第3种配方:木屑55%、菌糠30%、麸皮12.5%、石膏1.5%、糖1%、pH值自然、含水量60%的产量最高,为菌糠替代木屑或棉子壳最适宜比例.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食用菌生产相关标准的出台,生物防治在食用菌生产过程中的应用广泛受到重视,在食用菌绿色标准化栽培中生物防治方法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简要介绍了滑菇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主要真菌、细菌病害及虫害的危害特征,并对生物防治在各类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龚振杰  潘永明 《食用菌》1996,18(3):21-21
香菇栽培因材料、条件的不同而方法各异。除传统的段木栽培外,目前代料栽培香菇广泛采用熟料、半熟料的袋栽法、棒栽法及块栽法。根据我市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笔者在栽培方法上加以改进,经多年的实践与推广,结果表明,露地生料香菇栽培技术适宜林区和农村大面积栽培。该栽培法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不要高温高压灭菌,不需特殊的设备,农村的房前屋后闲散地块、果树行间、绿化林带里都可作为栽培场地,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方法容易掌握等特点。用该法栽培的香菇个大、肉厚,香味浓郁,单产鲜菇8~10kg/m~2,花菇率30%以上,优质菇率70%以上。现将该技术要点总结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黑木耳菌糠粗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浸提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其它浸提条件一致的情况下,分别选取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不同料液比进行粗酶液制备,测定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和木聚糖酶活力为指标,进行三因素三水平L9(33)正交试验,研究浸提黑木耳菌糠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菌糠在高速组织捣碎机内10 000 r/min匀浆2 min,可使菌糠中的菌丝断裂,有利于酶的释放;羧甲基纤维素酶浸提最佳条件为温度30℃、时间1.0 h、液料比40∶1;木聚糖酶浸提最佳条件为温度25℃、时间2.0 h、液料比5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