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2篇
农学   8篇
  27篇
综合类   76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蟛蜞菊对花生和其它作物的化感作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蟛蜞菊对花生和水稻等作物生长及对花生、水稻、菜心、大豆、白菜等作物种子萌发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 ,蟛蜞菊浸提液使植株变得矮小 ,生长缓慢 ,叶子枯黄 ,出现病斑和虫害 ;对作物种子的萌芽也具有抑制作用 ,使发芽势和发芽率降低 ,胚根和胚芽变短 ,甚至使种子腐烂。蟛蜞菊不同器官的浸提液对作物种子萌芽和幼苗生长有相同的效果 ,但影响程度却各不相同 ,效果最明显的是叶片浸提液 ,其次是茎 ,再次为植株 ,最后为根  相似文献   
82.
[目的]验证古农书中记载的芝麻化感作用,筛选出适宜推广的芝麻品种。[方法]选择10个常规芝麻品种,采用实验室生物培养测定与大田种植相结合的方式,构建综合生态价值评价体系。[结果]赣芝3号对稗草抑制作用最强,与对照相比稗草根长减少了20.270 mm,差异显著;S05小区有8种杂草未被发现或极少发现,对杂草品种抑制效应最强;品种间大田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大;芝麻产量最高的品种为武宁里;间种增产效果品种间差异不显著。[结论]10个芝麻品种间化感作用存在差异,综合生态效益最大的为武宁里黑芝麻。  相似文献   
83.
蜘蛛是茶园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天敌群落。为了了解英德茶区不同生境管理对蜘蛛群落组成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选择小乔木生境茶园(Ⅰ)与常规生产茶园(Ⅱ),采用拍打法与陷阱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样。结果表明:茶园Ⅰ共采集到蜘蛛1 551头,隶属于16科、40种,蜘蛛物种丰富度、多度明显高于茶园Ⅱ;两类茶园蜘蛛优势种以草地鼬蛛的个体数最多(占16.39%),其中茶园Ⅰ优势种的种类和个体数相对较多;此外,多样性指数中,茶园Ⅰ与茶园Ⅱ达到显著差异(P<0.05);优势度指数中,则茶园Ⅱ数值较高。由此可知,茶园生境结构植物丰富,人为干扰少,有利于改善天敌栖息环境,保护蜘蛛种类多样性。  相似文献   
84.
生物炭配施微肥对菜园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生物炭配施微肥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采用室内模拟试验,向重金属污染的菜园土壤中添加皇竹草生物炭、咖啡渣生物炭、花生壳生物炭和微肥(铁肥、锰肥和硅肥),分别在处理14和28 d时测定土壤中5种重金属(Cu、Pb、Zn、Cd和Ni)的有效态含量。【结果】添加了生物炭或微肥土壤中的有效态重金属含量均比对照组低。其中单一钝化剂处理中,皇竹草生物炭和硅肥的钝化效果较好。在复配试验中,皇竹草生物炭+铁肥对土壤重金属Cu、Pb和Cd的钝化效果较好,处理14 d后其有效态含量的降幅分别达32.94%、31.26%和21.21%,对土壤有效态Zn含量的降幅为6.82%,但对土壤Ni的钝化效果不明显;处理14 d后咖啡渣生物炭+铁肥对土壤重金属Ni和Zn有效态含量的降幅也分别达22.64%和10.35%,钝化效果显著;处理28 d后,花生壳生物炭+铁肥对土壤重金属Cu钝化效果最好,有效态Cu含量降幅达49.06%;咖啡渣生物炭+硅肥对土壤Ni和Zn钝化效果最好,有效态含量降幅分别达23.73%和9.72%。【结论】生物炭配施微肥对土壤有效态重金属含量降低的效果优于单施生物炭或单施微肥,其中,皇竹草生物炭配施铁肥可用于土壤重金属Cu、Pb、Zn和Cd复合污染的钝化。  相似文献   
85.
输变电工程建设及其营运对变电站场和线路工程区及周边局部区域的水土资源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就输变电工程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生物、水土保持的影响,工程活动可能带来的外来物种入侵生态风险等进行综述分析,并通过地处亚热带地区的广东沿海某500 kV输变电工程项目的实际案例,总结了防控输变电工程土壤侵蚀等环境影响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86.
固氮蓝藻的农业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可固氮固碳的自养光合微生物,固氮蓝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关于固氮蓝藻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始于1939年印度首次报道用固氮蓝藻肥田,之后一段时期虽然受到国际广泛关注,但最终并未实现规模化推广应用。究其原因既与化肥在世界范围内的大规模使用有关,也与自身技术相对复杂、成本高和可靠性低有关。对于前者虽然化肥的农业增产作用巨大,但其对农业自身和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日益凸显。而对于后者,新的固氮蓝藻规模化生产技术和新的接种技术的发展正在逐步消除这些缺陷。在当前国家要求农业"减量化"和"低碳化"发展的背景下,固氮蓝藻作为生态环保的生物肥料可能迎来新的发展契机。同时,除了作为生物肥料,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固氮蓝藻具有多重农业应用价值,可能在作物生长调节剂和生物农药开发、农业环境污染防治和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发挥作用。因此,本文就国内外近5年(2013—2017年)关于固氮蓝藻的农业应用进展进行了全面综述,并就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做了展望。今后固氮蓝藻作物生长调节方面需深入研究藻激素的代谢和调控机制,藻接种技术方面需深入研究生物膜中藻类和其他微生物的互作关系,抗病虫害方面需要进行更多的田间试验以评估其实际应用效果并阐明抗性机制,降解有机农药方面需深入研究降解关键酶、降解途径和大田应用技术,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需评估固氮蓝藻抗旱抗盐碱实际应用效果并阐明其机理。  相似文献   
87.
高密度老旧城区海绵化改造难度大,为定量评价其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以深圳市罗湖区建筑小区、口袋公园和道路项目为例,在2020年雨季(6—9月)连续在线监测各项目排泄流量,评价其径流总量控制和径流峰值控制2项生态效益定量指标.结果表明,径流总量控制率和径流峰值控制率大小排序均为道路>口袋公园>建筑小区.其中:雨水回用设...  相似文献   
88.
四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类群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了4种常用的稻田除草剂(丁草胺、苄嘧磺隆、丁苄混剂、氯酸钾)在不同施用剂量下对稻田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除草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从其影响时间来看,其影响大小依次为:氯酸钾>丁草胺>苄嘧磺隆>丁苄混剂;从其影响程度来看.丁苄混剂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是这4种除草剂中最小的.从微生物类群的生物多样性指数来看,施药后各处理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呈现先下降后恢复上升的趋势,而同一浓度的不同除草剂的处理比较,丁草胺对Shannon-Wiener指数影响较大,而丁苄混剂对其影响比较小.总之,从除草效果及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来看,丁苄混剂成为这几种除草剂的首选,其次为苄嘧磺隆,再次为丁草胺,最后为氯酸钾.  相似文献   
89.
氯酸钾污染对蚕豆根尖细胞的遗传毒性效应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研究了氯酸钾细胞遗传毒性和污染效应。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氯酸钾均会对蚕豆根尖细胞分裂产生遗传毒性,在一定浓度处理范围内,随着氯酸钾处理浓度增大,其强氧化性能诱导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指数、微核率、染色体畸变率和污染指数的增加;但浓度过高时,反而会抑制蚕豆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和微核的数量。氯酸钾具有明显的环境污染效应,利用蚕豆根尖微核技术对其污染效应进行监测和评价既简便又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90.
华南蔬菜产区的环境问题与生态农业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华南蔬菜产区的基本情况和生态环境状况,提出了菜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基本思路,认为菜区面临的地力衰退、环境污染等问题,可通过发展无公害蔬菜、推广复种轮作或猪—沼气—菜等生态模式,结合环境综合整治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