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林业   2篇
农学   7篇
综合类   3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1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61.
<正>白星花金龟子(Potosia brevitarsis Lewis)俗称白星金龟子、铜克螂、白纹铜花金龟,近年来在新疆北部向日葵种植区为害较为严重,已成为向日葵生产的主要虫害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其传播蔓延,我们根据白星花金龟子的发生为害特点,结合新疆自身的气候特征,总结出一套适宜新疆地区应用的向日葵白星花金龟子综合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62.
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 mosaic virus, TeMV)是对西番莲危害较大的一种病毒病原。根据病毒末端结合蛋白(VPg)序列设计引物, 建立了以Vpg-334F/506R为特异性引物, 退火温度54℃, 引物浓度0.6 μmol/L的SYBR Green Ⅰ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该方法可特异性扩增TeMV基因组6 483~6 675 nt区域, 所得标准曲线扩增效率为102.77%, 决定系数为0.996 1, 最低检测浓度为2.370×10 2 拷贝/μL, 灵敏度是普通PCR的1 000倍。应用该方法对接种TeMV的西番莲进行检测, 发现接种3 d后可在叶片中检测到TeMV, 定量分析不同温度下TeMV在叶片中的积累, 发现26~28℃下病毒积累速度最快, 且植株症状表现与病毒积累量密切相关。对赣南地区采集的76份西番莲田间样品进行检测, 共检出71份阳性样品, 检出率为93.4%。综上, 本研究建立的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适于TeMV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63.
为给中华鳖种质研究和染色体操作提供理论依据。以中华鳖太湖种群为材料,采用淋巴细胞培养、空气干燥法制片、Giemsa染色,对中华鳖染色体核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淋巴细胞培养法可以得到良好的染色体制片;中华鳖太湖种群具有33对染色体,其中6对是大型染色体,27对是小型染色体。  相似文献   
64.
喀什地区,地委行署决定从2002年冬播开始正式启用以"两圃提纯",县、乡两级供种为主要内容的"1-2-5"小麦种子工程。即:1万亩小麦要有1亩穗行圃,20亩原种圃,500亩一代扩繁田。到2005年,全地区小麦大田的纯度达到98%以上,并且要达到国家规定标准。  相似文献   
65.
<正> 苏南是我国土地实行适度规模经营的先行地区。自80年代中期以来,该地区由于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大批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就业,且收入比较稳定,致使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性大大减弱,从而出现了农田“抛荒”、“半抛荒”现象,农业生产一度徘徊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苏南地区的基层群众积极探索新的发展途径,将农民不愿种的土地集中起来,实行多种形式的规模经营,  相似文献   
66.
哈密垦区大面积地膜花生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属豆科,蝶形花亚科,合萌族柱花草亚族.在我国油料作物中,花生面积低于油菜居第二位,但单产、总产和折油量均居首位.  相似文献   
67.
为掌握柑桔碎叶病毒(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侵染对"纽荷尔"脐橙光合作用及酶活性的影响,探讨CTLV对寄主植株的致病机理,测定了"纽荷尔"接种感染CTLV 18个月的病株与健康植株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  相似文献   
68.
阐明长期耕作下农田土壤碳氮含量动态特征及消长趋势,不仅可为我国固碳减排的国际环境谈判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沃土工程和地力培育计划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本试验以我国典型的稻麦两熟稻作模式为研究对象,借助田间长期定位监测资料,分析了1985~2004年间江苏省环太湖稻田土壤碳氮及速效磷钾含量的动态特征。结果发现近20年该区稻田土壤碳、氮含量呈递增趋势,与1985年相比分别提高了8.85%和10.23%(P<0.05);土壤速效磷也呈递增趋势,但土壤速效钾呈递减趋势,与1985年相比速效磷含量增长了50.66%(P<0.05),速效钾含量下降了11.82%(P<0.05)。结果还显示该地区稻田近十年土壤碳氮的递增幅度呈递减趋势并趋于稳定,两者的区域差异(变异系数)也稳步下降并保持在20%和19%左右。上述结果表明该区稻田已经出现土壤碳饱和现象,要进一步提高土壤增碳保氮效应,必须进行种植模式与技术的突破,以打破目前的碳饱和平衡状态。同时在土壤质量培育过程中,要注意土壤钾素的投入,采用保护性农作技术体系,走增碳保氮稳磷补钾技术之路。  相似文献   
69.
蓬垒雌雄配子体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蓬垒的雄蕊发育早于雌蕊,雄蕊多数,排列成3轮或4轮,各轮之间的花药发育不同步,具有向基性;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产生四面体型四分体;成熟花粉粒为2-细胞型,雌蕊屡离生单雌蕊,着生在凸起的花托上;子房内着生两枚胚珠,后期只有一枚发育成熟,另一枚退化;胚珠倒生,单珠被,厚珠心,蓼型胚囊。  相似文献   
70.
本文根据已报道亚洲柑橘溃疡病菌基因组上的14个SSR位点,以分离自赣南18县(市)的508份柑橘溃疡病菌样品为材料分析赣南地区柑橘溃疡病菌遗传多样性。结果共选出7个位点用于赣南地区溃疡病菌种群多样性研究,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介于0.66—0.83,表明赣南地区柑橘溃疡病菌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通过这7个位点分析赣南18县(市)不同地理来源的样品,发现大余县样品多态性较高,而定南县样品多态性较低。Structure 3.25和PowerMarker 2.3.4软件均发现赣南18县(市)的柑橘溃疡病菌样品分成两个组群,且其中某些县、区群体结构构成单一,信丰、定南和章贡区群体构成一组群,兴国、会昌、龙南和宁都群体构成另一组群,其他县区样品为两个组群菌株不同比例混合构成。本研究通过SSR分子标记的方法探索赣南地区柑橘溃疡病菌遗传多样性,为研究柑橘溃疡病的发生和流行规律提供有价值的线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