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56篇 |
免费 | 50篇 |
国内免费 | 5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55篇 |
农学 | 134篇 |
基础科学 | 61篇 |
61篇 | |
综合类 | 832篇 |
农作物 | 124篇 |
水产渔业 | 67篇 |
畜牧兽医 | 378篇 |
园艺 | 88篇 |
植物保护 | 6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65篇 |
2022年 | 73篇 |
2021年 | 86篇 |
2020年 | 77篇 |
2019年 | 84篇 |
2018年 | 96篇 |
2017年 | 65篇 |
2016年 | 49篇 |
2015年 | 64篇 |
2014年 | 124篇 |
2013年 | 114篇 |
2012年 | 111篇 |
2011年 | 93篇 |
2010年 | 105篇 |
2009年 | 75篇 |
2008年 | 63篇 |
2007年 | 85篇 |
2006年 | 101篇 |
2005年 | 76篇 |
2004年 | 50篇 |
2003年 | 55篇 |
2002年 | 30篇 |
2001年 | 29篇 |
2000年 | 26篇 |
1999年 | 19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17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12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9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7篇 |
1990年 | 7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3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3篇 |
1982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62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9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甘肃省马铃薯坏疽病病原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Koch’s法则以及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甘肃省兰州市马铃薯坏疽病进行病原鉴定。从马铃薯坏疽病标样中分离得到5株形态特征一致的产生分生孢子器的腔孢纲真菌,其代表菌株GSAA-0232对马铃薯块茎具有强的致病性,用该菌接种马铃薯块茎,可引起与自然发病相同的坏疽病症状。该菌的培养物生成代谢物"E"(NaOH斑反应显示出特有的紫红色)。利用引物Phoma-2/Phoma-7可扩增出474bp的Phoma foveata特异条带。根据其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GenBank登录号:JQ963624),将菌株GSAA-0232鉴定为Boeremia foveata(Foister)Aveskamp,Gruyter&Verkley。这是Boeremia foveata引起马铃薯坏疽病在我国的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72.
【目的】完善花生离体再生繁殖体系,为花生的遗传转化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桂花系列花生品种为材料,以胚小叶为外植体,MS+10mg/L2,4-D为体细胞胚诱导基本培养基,MS+3mg/L6-BA+0.8mg/LNAA+(0~15mg/L)GA3为苗诱导基本培养基,研究光照、赤霉素和基因型对花生体细胞胚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在光暗比14∶10条件下,花生体细胞胚诱导率明显高于全黑暗培养,体细胞胚诱导率增加7.5~37.5个百分点。在不同花生品种中,桂花26体细胞胚诱导率最高,达62.8%,桂花833最低,为21.7%。在成苗培养基中添加5~15mg/LGA3利于提高体细胞胚的成苗率。桂花26和桂花771在5mg/LGA3处理下成苗率最高,分别为42.8%和35.3%;桂花836、桂花1026、桂花833在15mg/LGA3作用下成苗率最高,分别为38.7%、33.3%、26.4%。所有品种与GA3组合中,以桂花26与5mg/LGA3组合成苗率最高,其次是桂花836与15mg/LGA3组合。【结论】适宜的光照条件有利于花生体细胞胚的发生;成苗培养基中添加GA3利于促进体细胞胚诱导成苗;桂花26和桂花836是体细胞胚诱导植株再生较理想的材料。 相似文献
73.
74.
重组牛皮蝇素A蛋白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由毕赤酵母表达的皮蝇素A(Hypdermin A,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牦牛,了解该蛋白免疫效果。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重组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1次和2次,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50KD蛋白免疫效果较30KD蛋白好,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其中50KD的重组HA蛋白分别在7月和9月免疫自然感染牛皮蝇蛆病牦牛,观察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7月免疫组与9月免疫组感染率分别为83.3%和36.3%(对照组为55.5%);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6.5和4.2(对照组为13.0),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3个月后缓慢下降。9月免疫组免疫效果较7月免疫组好,三组抗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研究结果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疫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5.
采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建立了草莓潜隐环斑病毒(Strawberry latent ringspot virus, SLRSV)检测方法。根据SLRSV外壳蛋白编码基因上的8个位点,共设计了6条引物,通过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得到特征性的瀑布状条带。特异性试验表明,引物对SLRSV的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灵敏度试验显示RT-LAMP的灵敏度比普通RT-PCR高出100倍。该方法无需特殊的试剂和设备,只需在水浴锅中65 ℃等温扩增,整个检测周期约1.5 h,结果采用SYBR green I染色显示,易于观察和判定。 相似文献
76.
隐孢子虫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用于检测隐孢子虫的方法,包括卵囊分离与纯化方法、卵囊染色镜检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根据文献中表述的不同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本文对所述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以便广大寄生虫病学工作者参考,在具体实践中选择比较适合的隐孢子虫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77.
78.
白缘(鱼央)的血液指标测定与血细胞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常规血液指标测定方法和血细胞涂片法,测定野生白缘鱼央血液指标并分析血细胞形态。结果表明:野生白缘鱼央RBC=1.18×1012/L、WBC=70.2×109/L、PLT=41.5×109/L、MCH=56.5 pg、MCHC=395.3 g/L、HGB=66.3 g/L。白缘鱼央血细胞在细胞形态上更加趋于圆球形,而且细胞和细胞核均相对其它鱼央属鱼大,红细胞分裂相较多、不规则核较多。红细胞可见5种形态(即普通红细胞、原红细胞、幼红细胞、分裂中的红细胞和有丝分裂的红细胞),白细胞可见6种形态(即单核细胞、淋巴细胞、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分叶核粒细胞和嗜酸杆状核粒细胞),而血小板只有1种形态。 相似文献
79.
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