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1篇
农学   3篇
基础科学   11篇
  4篇
综合类   64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3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病例:女,28岁,农民。因“发热、头痛伴恶心呕吐3天,少尿、间断抽搐1天”,在当地疑诊为急性白血病,对症治疗无效,于1999年10月27日入院,近期有野外涉及史。查体:T 37.8℃、P 106次/分、R 36次/分、BP 0/0kpa,神清,酒醉貌、巩膜无黄染,球结膜水肿,咽明显充血,软腭见多处出血点,双上臂皮肤可见瘀点,心肺正常;腹软,肝脾肋下可及,双肾区叩痛,无神经病理征。尿查:尿蛋白3+,镜检见透明管型及大量红细胞;血常规:血红蛋白148 g/L,红细胞4.9T/L,白细胞56G/L,其中早幼粒0.02,中幼粒0.02,杆核0.21,分叶0.48,嗜酸0.02,淋巴0.05,异淋0.12,另见晚幼红5个,血小板15G/L;骨髓增生活跃,粒:红=2.24:1,粒系示轻度左移,部分粒细胞胞浆内见中毒颗粒及空泡,异淋4.4%,巨核细胞易见;血尿素氮31 mmol/l,血肝酐400.1umol/l,二氧化碳结合力25mmol/l,肝功能仅示乳酸脱氢酶增高;DIC全套正常。入院后按流行性出血热常规治疗,血压一度回升至12/9.3kpa,但持续少尿30ml/16h,拟行血液透析,患者突发抽搐,血压再次为0,呼吸心跳停止,抢救无效死亡。 讨论:本例患者有发热、出血、休克、少尿、中枢神经症状,结合流行病学资料(有野外涉及史、正值发病高峰期),血、尿检查,且患者发热期与少尿期、休克期重叠,并有中枢神经症状,属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其突出特点是外周血白细胞特殊增高达56G/L,除见重度异淋外并有幼粒幼红细胞出现,故诊断为重型流行性出血热并类红白血病反应。类白血病反应国内虽有报道,但此例合并类红白血病反应,近10年来国内鲜有报道,一般见于重型患者,预后多不佳。同时因合并类白血病反应,易误诊为急性白血病。应早期作出正确诊断,以免延误治疗。  相似文献   
42.
目的了解荆州市城区高三学生肥胖流行病学情况,并与本市相应人群及全国青少年的情况进行比照。方法2005~2006年对中心城区的7659名18~19岁的高三学生测定身高、体重等,并计算体重指数,筛检出超重及肥胖率。回顾性分析2002~2004年本市112487名高三学生一般人群体检资料及全国不同城市青少年的情况。结果2005~2006年本市城区高三学生肥胖率为2.6%,超重率为10.7%,且男生均较女生为高,并明显高于本市高三学生一般人群。超重率明显高于湛江市及四川城市,接近河南城市,低于北京市和上海市。结论高中青少年肥胖症的发生率在我市城区较高,超重率在全国属中等水平。应积极改善高三学生生活方式及学习压力,以提高该组人群的身心素质。  相似文献   
43.
针对《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实践证明,将案例教学法引入课程教学中,收到很好的效果,同时能够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及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44.
慕课是对本科院校图书馆服务的挑战.以切身的课程体验了解慕课下图书馆资源环境及用户需求的变化,从一名学生用户的角度思考图书馆服务的创新,通过学科服务、信息素养教育以及如何保证教育资源的公平获取等服务变革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45.
对黑紫色叶紫薇品种‘赤红’叶片进行高通量测序,并利用Trinity(2.8.6)对测序数据进行从头组装,共获得23 791条unigene,其中91.86%的序列在NR、GO、COG、KEGG等5大数据库中得到注释;NR数据库比对到的unigene数量最多,占比91.93%,随后依次为SWISS(67.95%)、COG(60.43%)、GO(51.37%)和KEGG(35.43%)。在NR数据库中,‘赤红’紫薇所有的unigene仅比对到1个物种——石榴(Punica granatum L.),表明同属于千屈菜科的紫薇和石榴亲缘关系较近。从转录组中共筛选到4 775个SSR位点,包括6种核苷酸重复类型,其中A/T和AG/CT类型占比最高。对色素合成相关通路基因进行分析,共挖掘到18个与类黄酮和花青素相关的基因,其中花青素合成通路中的UGT79B1、BZ1、UGT75C1可能是‘赤红’紫薇形成紫黑色叶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46.
对黄瓜根际土壤假单胞菌进行分离纯化,并经16S rDNA序列测定及比对获得20株可能分属不同种的产氰假单胞菌,除筛选获得前人已报道的产氰假单胞菌外,还发现若干与Pseudomonas frederiksbergensis、P.koreensis、P.plecoglossicida、P.taiwanensis等亲缘关系最近的假单胞菌也具有产氰能力;研究20株产氰假单胞菌培养过程产氰动态,发现不同种类假单胞菌产氰水平及产氰峰值时间存在明显差异,培养24~48 h为多数假单胞菌产氰高峰期;选择4株产氰假单胞菌研究蛋氨酸、磷酸盐、pH、温度等营养及理化因子对菌株生长及产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适量蛋氨酸可提高菌株产氰水平,提高磷酸盐浓度可抑制产氰假单菌的生长及产氰水平,较高的pH值不利于产氰菌生长并抑制产氰过程,而环境温度对不同菌株产氰作用的影响存在差异,其中部分菌株在15℃仍具有较强产氰能力,暗示其在气温较低的季节可能仍具有拮抗土传植物病原真菌的能力。  相似文献   
47.
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发展低碳经济,正在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课题。然而在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将长期制约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城镇化进程和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将使二氧化碳排放成为不可避免的刚性需要。最近,吉林石化研究院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天然气—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气技术开发取得了成功,为破解该难题提供了技术上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8.
[目的]明确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及其优势物种,为广西涠洲岛渔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及科学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5年10月—2016年9月,采用三重刺网结合潜水和垂钓的方法逐月对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5个采样点进行鱼类采样调查,通过相对重要性指数(IRI)确定优势物种,并采用相似度指数(Sc)、非加权平均聚类法(UPGMA)及无度量多维排序(NMDS)比较分析不同珊瑚礁海域的鱼类物种组成结构.[结果]从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共采集鱼类标本2051尾,经鉴定隶属于2纲12目49科84属114种,其中,软骨鱼纲有2目2科2属2种,硬骨鱼纲有10目47科112种.硬骨鱼纲中以鲈形目种类最多(85种),占采集物种总数的74.56%.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四季的鱼类物种数存在一定差异,春季有88种、夏季有63种、秋季有76种、冬季有50种;从鱼类栖息水层来看,底层鱼类有53种,中下层鱼类有45种,中上层鱼类有16种,分别占采集物种总数的46.49%、39.47%和14.04%;该海域鱼类以暖水性鱼类为主(102种),暖温性鱼类仅12种,未见冷温性和温水性鱼类.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组成与同纬度徐闻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最高,与海南岛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相对较低,而与西沙赵述岛珊瑚礁海域的相似性最低.[结论]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以暖水性为主,四季鱼类物种组成存在一定差异,以底层和中下层鱼类为主,但鱼类物种相对丰度较低且数量相对偏少,与受人类活动干扰有一定关系.因此,为更好地保护广西涠洲岛珊瑚礁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建议有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减缓过度捕捞或旅游区开发等人类活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49.
高温是影响当前农业生产的重要不利环境因素之一。当植物受高温胁迫时会产生应激反应,降低正常基因的表达,并启动热激基因产生热激蛋白,以使植物顺应高温环境。热激蛋白在进化上是高度保守的,可以分为五大类,其中低分子量的热激蛋白是植物热激反应所特有的。很多热激蛋白的表达都受到转录因子的控制,目前已清楚热激蛋白基因的功能及表达调控机制。与耐热性相关的信号传递途径,以及整个信号传递网络系统的机理将是今后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50.
<正> 除草剂的使用提高了农业产量,节省了大量的劳力。但施用后的除草剂除了进入目标杂草体内发挥作用外,也能进入非目标作物体内。与其他农药一样,除草剂在植物体内也会经历一系列的代谢反应,但代谢特点各不相同。本文就除草剂在植物体内常见的代谢反应及其意义作一概述。一、氧化反应氧化反应通常是除草剂在植物体内转化的主要方式,其结果或是去毒或是活化。反应形式较多,主要的有: 1.β13一氧化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对许多植物的选择性是以这一反应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