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夏季是鸡群一年中最难过的季节。因为鸡没有汗腺,不能通过汗腺来帮助散热,以维持体温恒定,只能通过张嘴喘气带走热量。在高温、高湿的环境里,鸡群的饮水量增加而食欲下降。采食量的降低以及随之而导致的营养物质摄入量减少可快速地影响到产蛋量和蛋壳质量,使蛋破损率上升;对于繁育种鸡群,高温可以降低胚胎的孵化率及种公鸡的生育能力。所以应该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来缓减热应激的影响。 相似文献
32.
优质地方鸡种选育效果测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七五”科研成果之一由优质黄羽肉鸡杂交配套产生的“浦江优质肉鸡”,在上海及临近省市已占有相当市场,并不断扩展。为满足不同层次消费需要,本课题组在原有品系的基础上加强选种和改良工作,拟生产出更好的新杂交配套系供应市场。本试验旨在对几个供配套杂交用父系鸡种,特别是原生产“浦江优质肉鸡”的父系(C系)选择改良效果作一检验。 一、观察材料 观察包括霞烟(S系)、石歧杂(CⅠ系)、清源麻鸡(MⅠ系)三个亲本选育群及CⅡ、CⅢ、MⅡ三个选择改良 相似文献
33.
喂给较多的精料和青贮料,可导致酸性物质产生过多,打乱了正常的瘤胃微生物区系,从而影响了奶牛生产性能的发挥。据报导,在高精料日粮中加入碳酸氢钠可改变瘤胃的发酵,能促进乙酸盐的形成和抑制丙盐的生物合成以及防止乳脂率的下降。美国康奈尔大学等四个单位,共同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泌乳牛的整个泌乳期内喂 相似文献
34.
矫小型黄羽肉鸡配套杂交组合研究(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矮小型种母鸡生产肉用仔鸡具有许多优点,正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重视。本次测试的主要目的是寻找具有较高繁殖性能和一定生长速度的矫小型杂交组合,供二级杂交测试作亲本。共有八个矮小型杂交组合和 亲本参与了测试。结果表明,育雏期各杂交组合成活率较高,均在90%以上;各杂交组合66周龄入会母鸡产蛋量达到较高水平(147.5-170.0枚),其中BC组最高,JH组最低,欠为BC、JC、JS、JR、BS、BR、 相似文献
35.
36.
单抗夹心ELISA检测免疫鸡群新城疫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SPF鸡胚将送检的免疫鸡群泄殖腔棉拭样品盲传一代,再用新城疫单抗夹心ELISA对F1代尿囊液进行新城疫病毒(NDV)快速检测,同时用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推荐的NDV分离及鉴定的方法加以验证。通过对3423份样品的检测,检出阳性样品453份,阴性样品2959份,可疑样品11份,两种方法的阳性符合率为99.3%,阴性符合率为99.7%。对全部阳性样品进行病毒分离,经血凝(HA)和血凝抑制(HI)试验证明均含有新城疫病毒(NDV),再将全部阳性样品分离物进一步作毒力鉴定,结果有强毒力株、中等毒力株及弱毒力株,因此用新城疫单抗夹心ELISA检测免疫鸡群泄殖腔棉拭样品F1代尿囊液新城疫病毒快速、准确率高,呈阳性者不全是NDV强毒力株感染,还有NDV中等毒力株或弱毒力株感染。 相似文献
37.
1 种质资源与历史回顾我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资源丰富 ,各地的饮食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南方沿海城市素有喜食优质黄羽肉鸡的特点 ,这些鸡具有肉质鲜美、风味独特的优点 ,个体重一般在 1~1.5kg左右 ,日龄在 6 0~ 10 0天 ,性成熟早。羽色以黄、黄黑、黄麻为主。从 6 0年代广东中山市优质黄羽肉鸡出口港澳地区开始 ,我国国内优质黄羽肉鸡的研究、开发、生产也逐渐兴起。70年代我国的养禽界前辈为编制国内地方品种志 ,发现了许多在自然生态和经济条件影响及人为长期选择形成的特性多样、遗传丰富、品种繁多的鸡种 ,如霞烟鸡、清远麻鸡、北… 相似文献
38.
鸡人工授精技术已为不少单位采用,尤其是在蛋鸡的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而在肉种鸡特别是在肉鸡育种工作中较少采用,报道也少。我们于1982年起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在“七五”攻关项目《优质黄羽肉鸡品系选育及配套研究》的品系选育中,运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了四个品系的始祖建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一、材料与方法1、材料:经羽性测试的鹿苑快羽系(L_1)、慢羽系(L_2)和海佩科快羽系(H_4)、慢羽系(H_3)四个基础群。2、方法:在四个基础群中,通过采精训练,选择具有各自品种特征且采精良好的公鸡各1羽作为系祖.L_1为108号公鸡,L_2为115号公鸡,H_4为148号公鸡,H_3为144号公鸡。选择产蛋好且具有品种特征的母鸡作种母鸡,计有:L_1系31羽,L_2系23羽,H_4系39羽,H_3系18羽。公鸡精液根据采精量作2~3倍稀释,每羽母鸡的输精量为0.05毫升。开始时连续输精2天,以后每周输精2次。母鸡编号后实行一鸡一笼单独饲养。种蛋每2周入孵1次,共入孵4次。二、结果与讨论 相似文献
39.
采用林地散养的方式生产优质黄鸡,延长了饲养周期,提高了肉质和风味,又利用了林地的空闲资源.通过鸡吃虫、吃草,可减少树木病虫害的发生,降低林地(果园)生产成本,鸡粪又能满足树木的生长需要,从而起到减少污染、改善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同时又降低了肉鸡饲养成本,也是致富农民、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据市场调查,居民对食用饲养期长的散养鸡的需求越来越多,因此推广林地(果园)散养技术,规模化生产安全卫生的优质黄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本试验的目的是综合比较和分析平养和散养两种饲养方式下,其生产性能、肉质风味、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等指标,探讨两种饲养方式的适宜上市日龄. 相似文献